谈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管理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朴延一

珲春市英安镇学校 133303

摘要

小学是学生开始集体学习生活的起点,这一时期的学生要有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同时也要有足够的基础知识。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许多小学课程中,体育的授课环境和形式都有其独特之处,如果教学管理不当,就会使学生不能理解和吸收教学内容,甚至出现事故。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维护学生的纪律和行为规范。


关键词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管理

正文

前言:体育是小学生的必修课,它能使学生既增加了运动技能,又得到了锻炼,形成了一个健全的身体,使他们有了更好的精神状态去面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然而,在体育课堂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安全地进行教学,而不会受到伤害。小学生的注意力比较分散,在体育课上很可能会因为走神而错过一些重要的知识,有的还会由于用力不当和过度打闹而受伤,所以小学体育老师要特别注意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管理,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人身安全。

一、进行规范化体育教学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真正提高小学体育教育的质量,就必须加强对教学活动的规范,特别是对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行为进行规范,这是因为小学生的自制力比较弱,如果老师在实践中对学生的行为不加以严格的规范,不但会影响到体育教学的质量,而且还会导致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出现一些危险的状况,从而影响到体育教学的效果。因此,体育教师要在开展体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严格按照有关的体育课程标准来开展体育实践,既要确保体育教学的质量,又要确保学生在体育实践中的安全学习。

比如,在做“跑-走交替300米-500米”训练时,老师要把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告诉学生,让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训练,防止他们在自己的练习中,发生奔跑、行走交替时碰撞等问题,引起安全隐患,老师要让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不遵守训练规则的后果,让他们主动地配合老师开展相关的体育训练,让他们在这种体育学习中有所收获。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进行有效教学管理

在小学阶段,教师要特别重视调节课堂气氛。由于学生年龄小,对老师有恐惧感,在上课时,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会变得很紧张。这样的情感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不利的,甚至会使他们忽略了老师所讲的内容。如果同学们不注意体育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就会出现事故,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另外,许多学生对老师过于严厉的要求有一种逆反的心态,这样的心态如果在班级里扩散开来,就会导致教室的秩序变得更糟,特别是在公开的环境下,这样的课堂秩序会增加教学管理的难度。所以,老师们要特别注意创造一个好的气氛。只有在一个宽松、快乐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们才会更乐意服从课堂纪律,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课堂上,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从而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和效果,从而让老师们能够切实地进行有效的教学管理。

“球类”课,老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足球、篮球和排球运动的规律和技术。许多老师都是首先给学生们讲解各种球类运动的规律和技术,再引导他们进行一些基础运动的训练。然而,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常常感觉到学习的压力太大,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水平,甚至因为老师的不断讲解,而出现思维混乱的现象。究其原因,就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由“学生”向“老师”转变,“老师”总是在“讲”。而体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比老师的单向讲解要重要的多。如果老师在讲解的时候增加了和学生的互动,就可以将他们的学习热情完全调动起来,让他们的体育课参与程度得到提升,使他们的注意力能够更好地投入到教学内容当中,实现更高效的课堂教学管理。

三、重视小组合作,改善学生心理

鉴于某些客观因素,部分农村小学生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学生成为留守儿童,缺乏来自父母的关爱。而部分学生祖辈的教育理念又比较落后,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些因素,都容易导致农村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出现问题。比如有的学生性格较为暴躁,人际关系紧张,又得不到良好的疏导,最终形成“刺猬型人格”等。众所周知,不管什么样的体育项目,想要在正式赛场上取得良好的成绩都不可能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而要靠团队的默契配合。因此,体育教师应该承担起这份责任,在体育课程上加入更多的合作因素,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培养起他们的团队意识,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发挥积极的影响。

体育课程上的团队合作,基本形式就是各种团队体育竞赛。球类运动在体育课堂上出现的比较多,虽然由于学生体力、校园面积等方面的限制,很难要求小学生进行一场完整的篮球或足球比赛,但是教师可以把这种比赛拆分开来。比如篮球传接球和投篮竞赛,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组排成一列,第一个同学拿篮球,传到第二个同学手里,逐次传接到投篮的同学手中,完成投篮,最后看哪组投中的多。比赛结束后,教师要带领学生总结,团队竞赛是需要合理的分工合作的。有的同学投得准,应该投球;有的同学体力足,就应该负责去拿球和传球,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一种分工合作、互相配合的意识。

四、教学中融入游戏活动

运动技能的形成需要大量的实践,而仅仅是对学生进行常规训练,则会让学生觉得无聊和疲劳,从而影响了学生练习的效果。所以,老师可以把运动练习和游戏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比较活跃的气氛中主动地进行锻炼。

举个例子,在做立定跳远时,要使两脚有力地蹬地,然后双腿弯曲,做缓冲动作,然后轻轻着地。而要使每个步骤都能很好的配合,就需要进行高品质的训练。老师可以让学生两人一组,石头、剪刀、布进行立定跳远,谁先跳到终点,谁就是胜利者。要赢得竞赛,除猜拳之外,跳距也是一项重要内容,学生必须先学会跳,然后再跳。所以在这种游戏活动方式下,学生能够在劳逸结合的基础上努力跳跃,也就是进行高质量的锻炼。

总结:在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管理效率的过程中,老师们不仅要在对学生的管理方式上下功夫,还要对课堂气氛进行调节,提高课堂质量,这样才能使学生们在体育课堂上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在提高自身的运动技能的同时,还能提高自身的体质。通过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体育管理,既能提高学习效率,又能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间的友谊,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体会到体育和体育的快乐,标准化的训练流程也能为他们今后长期的体育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德凤. 小学体育教学组织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8,33(5):25-27. 

[2]何明宇. 探析加强小学体育课堂管理的有效方法[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13):91-9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