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文旅融合、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正文
随着文旅融合的不断深化,旅游行业对于高素质、创新型的人才需求日益增长。然而,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这一需求。本文旨在研究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
一、文旅融合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知识结构及能力要求的转变
随着文旅融合的兴起,人才培养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交叉学科知识。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注重的是对旅游业基础理论和管理知识的学习,而在文旅融合时代,学生需要具备跨领域的知识,如文化、艺术、历史、地理等,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文旅融合背景下的问题和挑战。
(二)创新思维及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升
文旅融合不仅仅是行业之间的融合,更是文化之间的融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具备创新思维能力,能够提出新的理念和解决方案。同时,由于文旅融合涉及到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学生还需要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有效地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沟通和合作。
(三)实践操作及项目管理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注重理论学习,而文旅融合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操作的训练,掌握实际工作中的技能和技巧。此外,由于文旅融合涉及到复杂的项目合作和管理,学生还需要培养项目管理能力,能够有效地组织和管理文旅项目,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四)创业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文旅融合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需要具备创业精神和创新思维的专业人才。学生需要培养创业意识,能够发现商机并创造价值。此外,学生还需要具备创新思维,能够提出新的商业模式和产品概念,推动旅游行业的创新发展。
三、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一)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脱节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侧重于理论学习,实践环节相对较少。学生缺乏实践的机会,导致他们在真实场景中的应用能力较弱。
(二)课程设置单一、模式僵化
如果存在实践环节,往往只限于简单的实验和模拟,无法真正提供学生面对实际问题的机会。这样的实践内容无法满足学生所需的综合素养和应用能力培养。
(三)缺乏产学合作与国际交流机会
传统教学往往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自主思考和实践的机会。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
四、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加强实践性课程设置,夯实文旅项合作模式
增加实践课程和实习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实践能力。通过项目学习的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实际项目中锻炼能力。
(二)融合学科教学,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为学生提供导师指导和跟踪,帮助他们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项目,让学生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和问题,加深对实践的理解。
五、 具体实施方法
(一)实践性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首先,确定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应该具备的文旅实践能力和知识其次,选择合适的实践性活动,如实地考察、模拟旅游实践等,以提供学生实践的机会。然后,设计并组织相关的教学活动,如实践性课堂教学、实地导览等,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旅游实践的关键概念和技能。
(二)文旅产学合作模式的建立与运营
建立合作关系:与旅游行业的相关企业或组织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可以通过签订合作协议或合作框架协议,明确各方的权益和责任,并确立合作的目标和方向。
需求调研: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展需求调研,了解旅游行业的人才需求、技能要求和职业发展方向。根据调研结果,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使其更符合产业需求。
课程设计:基于行业需求和合作伙伴的实际情况,设计与旅游行业相关的教学课程。确保课程设置能够覆盖旅游行业的不同领域和职业路径,并包含实践性教学活动,如实地考察、实习和实训等。
实践机会提供:与合作伙伴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包括实习、实训、项目合作等。通过参与真实项目和业务操作,学生可以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升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导师指导:派遣导师或企业辅导员,与合作伙伴共同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导师可以提供实际案例、经验分享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为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旅游行业环境,提升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同时,合作伙伴也能从中受益,为企业培养具备实践经验的高素质人才。
(三)旅游管理跨学科教学的实践与成果
课程整合: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内容和方法,设计文旅相关的跨学科旅游课程。例如,将地理、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学等学科融入到旅游课程中,让学生了解旅游业的多个层面。
教师团队:建立跨学科的教师团队,包括从各个学科背景中招募的教师。他们可以在教学中共同合作,结合各自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和视角。在实践中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跨学科活动:组织跨学科的学术研讨会、工作坊、论坛等活动,鼓励旅游从业人员多学科交流和合作。这些活动可以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创新能力。
跨学科实施旅游教学的成果包括:
提升学科综合能力,从多个角度理解和分析文旅问题,提出综合性解决方案;具备跨界的思维方式和能力,能够从不同学科的视角审视旅游现象,开启多元思考和创新思维;从而达到软实力提升,在团队合作、沟通、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适应团队工作和复杂环境的需求,提高就业竞争力。
跨学科实施文旅教学不仅丰富了知识内容和学习方式,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和适应能力,满足旅游行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推动文旅教育的发展,并促进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经验与成果
近年来,旅游教学成为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交流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首先,我国积极推进文旅教学项目的合作。通过与其他国家的高校、旅行社、文化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促进了文旅教学项目的开展。将自身独特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资源等优势进行整合,打造出丰富多样的旅游教学线路,吸引了许多外国学生参与。
其次,我国注重拓宽文游教学相融合模式。除了传统的实地考察和观光旅游,还积极探索创新的旅游教学方式,包括主题旅游、社区旅游、实习实训等形式。通过多种方式的旅游教学,可以提供更全面、多样化的学习体验。
最后,我国通过旅游教学促进了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来自不同国家的旅游学术人员可以通过旅游教学项目,亲身体验中国的风土人情,了解我国的文化和历史。同时,我国从事文旅游工作的从业人员也有机会与外国进行交流互动,拓宽了双方的视野。总的来说,我国在文化与旅游教学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在推动国际间的教育交流中也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六、结论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势在必行。通过实践性课程设置、产学合作、跨学科教学以及国际交流等创新模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出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对这些创新模式的研究与推广,并与实际工作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宋瑞.2021世界旅游经济趋势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2021(01)发布会.
2.黄小芬.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文化性融入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21 (06) 26-27.
3.崔英方.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2021 (12)111-112+116.
4.林青.导游业务课程目标和方法探讨[].神州教育,
2021 (10): 87.
5.白长虹文旅融合背景 下的行业人才培养-_ 实践需求与理论议题[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1(06): 36-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