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姚俊煜

中共潮州市委党校 广东省潮州市 521000

摘要

紧紧围绕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以党建为引领,扭住“基层党建”发力,通过“提高认识、压实责任、转变作风、凝聚合力、清廉勤政”,为乡村振兴注入“组织动能”、擎启“火车头动能”、汇聚“标兵动能”、厚植“惠民动能”、垒实“保驾护航动能”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建成“乐山乐水乐业”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键词

赋能 动能

正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涉及面广、层次深,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要有担当作为,要会抓、真抓、敢抓、善抓、常抓,一抓到底推动各项任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针对目前各县区的工作很不平衡,一些地方领导重视的程度、工作的力度、任务实施的进度不够理想;县镇两级的领导力量相对薄弱,干部队伍配备不足,村两委引领力不强,“精气神”不足,勤廉意识不浓,致使诸如产业带农增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创新、赶超的内生动力乏力等等问题,结合当下实际要牢牢坚持党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以基层党建为阵地,有效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建强基层党组织覆盖,切实将党建引领优势转化为发展效能,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一、建强基层党组织为乡村振兴注入“组织动能”

坚决落实省关于农村领域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提升“四力”,强化组织教育功能,充分发挥组织在乡村振兴的战斗堡垒作用。一要提升政治领导力。从村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入手,严格执行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员教育管理;从完善制度机制发力,落实好“两个联席会议制度”,对村的重大事项进行民主决议,推行其他组织定期向党支部报告工作等机制,强化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二要提升组织覆盖力。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的组织体系,规范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提高组织威信。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和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负责人“一肩挑”,推行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力戒“争吵、扯皮”等不和谐声音,营造“团结、高效、向上”的工作氛围。提倡由非村民委员会成员的村党组织班子成员或党员担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村民委员会成员、村民代表中党员应当占一定比例。建立县镇党委书记抓农村基层党建责任清单,出台党建督导员队伍工作制度,建立各级党建督导员人才库,加强业务培训,强化对基层党建工作的督导。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稳妥有序推进在村民小组(自然村)、村集体经济组织设立党组织。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打造一批先进党组织,提升一批“中流”党组织,整顿一批“软弱涣散”党组织,打造有力有为的基层党组织,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三要提升组织号召力。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村党支部要用好用活为民服务专项经费,办好一批“民生微实事”,在“一站式”服务窗口设置“共产党员先锋岗”、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志愿者之家,党员家门口悬挂“党员之家”等,推动党员亮身份、谨言行、作示范,争当政治上的明白人、能致富的带头人、转作风的勤力人、重治理的公道人、树正气的热心人、守规矩的明白人、知冷暖的贴心人,竭力实现表率带头及群众反映“有求必应”。四要提升组织保障力。选优配强一支政治坚定、办事公道、能力突出的“两委”班子,规范落实各项基层组织保障经费,开展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实现党支部办事“有人有钱有阵地”,并创设“支部(党员)+合作社(协会)+农户”的模式,整合整村力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强村“造血”功能。同时,进一步强化组织教育功能。抓培训,树立信心、转变观念,激发干部群众的内生动力,以释放创造活力。树立“只要肯下功夫,乡村能振兴,振兴一定行”的信心和干劲。成立乡村振兴的培训学院、讲习所,进行全员培训,让基层干部对乡村振兴到底怎么搞有了更清醒地认识,既充分肯定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克服悲观厌战情绪;既学会统筹推进,问题导向,确保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通过组织集中培训、外出参观培训、现场观摩等,快速帮助转观念、换方法,引导大家不守旧、不懈怠,不满足现有,“撸起袖子加油干”,积极用奋斗改变命运,为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

 

二、建强基层党组织“头雁”工程为乡村振兴擎启“火车头动能”

“火车跑的快,关键车头带”。充分发挥火车头”的示范引领作用聚焦重点任务突出精准发力彻底根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基层党组织优秀书记要在培养选拔、教育培训、管理监督和激励保障等环节下功夫。一要借“外力”。以“红色村”、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为重点,每年从市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选派优秀党员干部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实行统筹选派、统筹管理、统筹使用,既作为锻炼培养县处级、科级后备干部队伍的重要平台,又能整合各方资源快速提升乡村发展“手把手”示范引领快速彰显。二要固“根本”。对现任的,开展“去劣存优”摸排活动,通过逐村摸排和分析研判,对那些“政治不过关、 经济上廉洁有存疑、能力难胜任、不尽职尽责的村党组织书记坚决撒换调整。对新任的,严格按照思想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服务群众能力强的标准,把好“入口关”以配强配优农村党支部书记;积极实施“农村党员人才回乡计划”,重点从本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在村创业致富带头人、返乡大学生、县镇(退休)干部、军转干部、教师等群体中,动员培优秀党员担任村党支书。辅之实行“村推镇选县考察”的培养选拔制度,建立党组织书记储备人选队伍。在日常,要加强对农村党支书的管理监督,制定村党组织书记年度考核办法、任职资格审查办法、备案管理办法和任期审计办法等,进行“常态化”管理。要严格落实省专项招录优秀村党组织书记纳入乡镇 (街道)事业编制、进入公务员队伍和乡镇(街道)领导班子的办法。三要强能力。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全轮训,要定好地点、时间及人次,确保全轮训“真落实”和学习效果有大提升;加大组织农村党组织书记外出培训力度,拓宽视野,提升能力;推进“书记论坛”常态化,加大互相学习力度和深度,在思想交流和碰撞中产生“火花”;要多渠道继续抓好年轻村党组织书记学历教育培训,增强知识厚度,培根固本。

 

三、建强南粤党员先锋工程,为乡村振兴汇聚标兵动能

乡村振兴是干出来的,要求党员同志要在实干担当上走在前列、作出示范,表率要干字当头,带头干、带领干,用辛苦指数切切实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一是明确分类实施“清单”管理。制定党员“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组织农村党员亮身份、作表率,推行农村党员评星定级量化管理,区别对待实施分类教育管理,以便更好发挥各自的优势和潜能,起先锋带头作用。在村在职党员,设岗定责,持证上岗,明确划定“责任田”链条,设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域(责任树、房前屋后小菜园、道路绿植等)、党员“急难”抢险小分队,党员全程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对村无职党员,要探索“无岗无责”的新路,合理安排这些党员力所能及的工作,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开展结对帮扶一对一活动等,链接好党员直接服务群众的端口,营造在村党员人人服务群众的氛围,体现先进性;对村外出务工党员,要利用多媒体等新技术及时掌握外出流动党员情况及落实各项规定性动作,进一步强化管理服务工作;要充分发挥外出党员“外引内联”作用及协助流入地对外出党员的管理服务工作。二是抓实制度规范化工作。要做好村“两委”换届选举监督执纪问责,把好“入口关”。严格按照入党标准,通过排查,对那些“带病入党”“弄虚作假”“近亲繁殖”“人情党员”的,严惩不贷,稳妥有序开展清退工作,净化队伍。市要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抓好日常培训工作,县镇两级要利用镇街党校抓集中轮训,支部抓“三会一课”的基层党员教育工作格局,抓“主题”教育活动常态化,组织村全体党员全员培训。进一步加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完善党内民主激励关怀帮扶制度,探索设立“党内关爱资金”,对在乡村振兴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处置突发事件中表现特别突出的优秀党员及时给予褒奖。

 

四、建强“党建+”高度融合为乡村振兴厚植“惠民动能”

聚焦乡村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建强“党建+”,全面推进“三治融合”,扎实打好乡村治理“组合拳”,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基础。一是“党建+自治”。修建村民议事室,村成立村老年人协会村民理事会爱心互助会等民间组织,由村党员负责日常组织管理,共同参与村的各项建设。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健全村级议事决策机制,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培育发展农村社区社会组织,出台村()民委员会工作职责事项指导目录、村()民议事决策工作指引。以党建为引领,创新自治的实现形式,走实“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路子”,形成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基层自治良好格局。推广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民主商议、一事一议”村民协商自治模式,大力推进“村民议事厅”“民主恳谈”协商机制建设。二是“党建+法治”。加强平安乡村建设,实施平安视频雪亮工程,在村主要场地、路口安装监控头,配备专职网格员,对收录网格事件要100%办结。在村居、学校、文化广场及企业等主要地,开展以禁毒、反邪教为重点的法制宣传活动。通过聘请村法律顾问,举办法律讲座,开展普法宣传,开展上门提供法律咨询,协助调解邻里矛盾纠纷,化解矛盾于“萌芽”状态。聘请法制副校长,推进平安校园建设,营造法制教育从娃娃、从学校做起的良好氛围。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法律进乡村”活动,广泛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开设法治讲堂,“法治廊道”,引导农民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构建社会“大调解”格局尝试建立“驻村检察员+调解”、“第三方工作室+调解”“律师+调解”、探索“村规民约+调解”、推行“互联网+调解”等新型调解模式。三是“党建+德治”。制定出台村规民约,发挥村规民约在乡村治理、村内公益事业和公共设施建设管护中的重要作用。党员带头遵守践行村规民约,促进村规民约逐步转化为村民自觉行动;在文化广场、公告栏及其他公共场所张贴宣传标语,进一步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实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干群融洽。强化道德教化作用,积极开展最美家庭评比活动以及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开展移风易俗活动,留住乡村古朴风貌。在党组织领导下发挥自然村村民理事会、新乡贤及其他社会力量的积极推动作用,激发内生动力。

 

五、建强党风廉政和反腐肃贪工作为乡村振兴激发“护航动能”

“公生明,廉生威”。党廉护航乡村振兴,才能保障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有“底气有干劲”,强力推进乡村振兴。以打好“干部思想作风转变”战役为抓手,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让崇廉尚洁、干事创业的新风正气不断充盈。一是建强“廉政”关。乡村振兴涉及面广、事项多,廉政建设的端口一定要前移。要把“清风讲堂”“廉政论坛”开设到村头巷口和田间地头,通过深入宣讲来解读党纪党规、剖析典型案例来解答疑难热点,严明工作纪律。给基层党员干部“打疫苗”“扯袖子”,提醒农村基层干部守住“底线”、不逾“红线”,确保防止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不会发生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二是建强“制度”关。健全和完善廉政建设制度,不断压实基层党组织乡村振兴主体责任、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完善监督管理制度,用“清廉力量”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进一步健全村财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让村里的每一分钱都花得清楚明白,特别要走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及“五步工作法”,让每项工程、每项改进村容整治施工方案,都能得到村民的支持顺利推进。三是建强“监督”关。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全程监督”机制。把乡村振兴项目资金管理、项目推进、经营成效的监督作为重中之重,通过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建立小微权力清单、建设党务政务财务公开平台、建设村级纪检监察岗等措施,为农村农业发展竖起一道道“清风”屏障,给一份“明白帐”,既起到鞭策的作用,又能树起党员干部干净干事的信心,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廉政基础严肃查处履职不力、消极腐败的党员干部,用“教育和震慑”来确保管理工作日益规范,强力推进乡村振兴。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