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作业设计实践
摘要
关键词
初中英语;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正文
引言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的单元作业设置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探索。当前,我国初中英语作业设计普遍忽视了单元内各模块之间的逻辑衔接性,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导致作业设计效果不佳,本文提出了一些合理的作业设计策略,如游戏式作业,兴趣式作业,生活式作业,团体作业等,并建议学校应注重作业的趣味性、针对性和科学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一、单元作业设计的概述
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看,主要包括了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四维一体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这一要求下,教师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建构和整合,对英语作业进行单元设计,打破以配套练习册的分课时作业模式,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前提下,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建构,根据单元设计的教学目标,以课堂教学预设为导向,突出整体性和逻辑性。有利于学生对单元知识的整体学习和系统理解单元知识点。用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实现课程文本的解读与感知,发展他们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实现英语知识的应用和创造性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 当前初中英语单元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目标定位模糊,巩固性练习机械化。
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缺少对单元教学设计的整体性思考,欠缺对课堂教学目标的针对性,作业练习内容与学生原有知识结构衔接不紧密,与单元课堂教学的前后内容衔接不足,教师对于单元教学作业的创造性设计较少。当前的学生的巩固作业就是抄写、背诵大量的单词、句子和课文,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并将其内化,老师们相信“熟能生巧”,在课堂上会做大量的习题,也会用不同的试卷反复地进行机械性的训练。长此以往,学生自主学习的高效性与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矛盾日益突出,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实践中渐渐感到“索然无味”。
(二)作业设计的逻辑衔接不足,作业反馈不能有效地运用于课堂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英语基础、认知能力、个性等各方面的原因,英语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别,需要内容和形式分层化的作业设计,现有的“以教学任务安排作业的方法”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模块是构成单元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听说读写等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需要学生进行综合语境的考量与知识迁移。老师习惯性的重视书面作业这一模块,而忽视了非书面作业的实践功能。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对学生缺乏指导和评价,学生与老师的沟通也很少,遇到困难时不能进行分析,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并解决自己的问题。其结果就是老师接收到的讯息非常有限,无法评估和诊断学生状况,在课堂上不能有效地反馈和清除学习障碍。如此重复,形成恶性循环,作业设计的意义难以达成。
三、初中英语单元整体作业的重要意义
(一)综合能力培养
通过整体作业,学生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结合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等,完成一系列的任务,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这对于学生的语言学习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知识的巩固与延伸
整体作业通常是对某一单元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延伸,学生需要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回顾和整理已学知识,并进一步拓展和应用。这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系统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三)学习方法的培养
整体作业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系列任务,这对于学生的时间管理和学习方法的培养非常重要。学生需要学会合理规划时间、高效利用资源,培养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四)学习兴趣的激发
整体作业通常设计得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情境,通过情境化的设计和任务设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综合评价的依据
整体作业能够全面考察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学习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整体作业的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综上所述,初中英语单元整体作业对于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知识巩固与延伸、学习方法的培养、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综合评价都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该合理设计和组织整体作业,使其能够充分发挥这些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初中英语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策略探究
在“双减”的大环境下,初中英语老师应该认真贯彻这一方针,真正地走进学生中间,以降低他们的课业压力,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同时,也要全方位地改进他们过去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从单元整体教学的角度出发,进行综合的作业设计,保证作业设计的科学化、合理化,防止题海战术,从根本上符合双减政策的要求,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游戏作业,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主动性
初中生对英语作业缺乏热情,原因之一是初中生对英语学习缺乏热情。在这样的情境下,即便实施多种教学活动,初中生因为没有兴趣和爱好,也只是消极地被动完成作业,从而降低了英语作业多样化的效果。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以运用游戏式作业来激发初中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通过游戏式教学,使学生通过游戏来掌握所学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英语作业中来,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英语作业中来,进而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
(二)微课教学,帮助学生完成作业
一些学生不能独立地完成英语课后作业,他们往往是英语学习困难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在班级授课的情境下,很难当堂消化课堂内容。无法独立地完成课后作业又会使得他们对英语学习感到厌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微课”来指导学生,把传统的英语作业讲解转换成“微课”,让学生通过“微课”有目的地选择要巩固的内容。微课是一种短片式的教学,它是一种将基础知识压缩到不超过5分钟的短片式教学。在观看微课的过程中,学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地学习,有针对性地高效掌握所学知识。
(三)设置分层英语作业
在“双减”的大背景下,教师要做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工作,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作业设计方式,以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因此,在实施《初中英语》课程的时候,老师们要采用“分层”的英语作业设计方法,即在单元整体作业设计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的英语作业设计。例如,当老师把“How do you get to school”这个单元的新授部分讲完后,老师就可以走进同学们中间,去了解他们的真实学习状况,然后再把他们分成ABC组,对于那些有较好学习能力的A组同学,安排一个比较难的任务,根据本单元的知识点,做一份“实中学生怎样上学”的调查,去撰写一篇英语调查报告;对于中等的B组同学,让他们把本单元的知识点用Mind map的形式呈现,强调作业形式的美感和书写的优美;对于普通的C组学生来说,教师把特定单元的词汇和句式作为主要的作业设计起点,让学生在课前5分钟进行“同一句跟读比速度”、“单词记忆风暴”等活动,这种作业的难度比较笼统,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巩固本单元基础知识。采用分级作业的设计方法,既能与“双减”的要求相适应,又能在整个单元的教学中,让孩子们能够进行全方位的学习与发展,从根本上提升了作业的实效性,减轻了孩子们的功课负担,从而推动了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四)设计表演类作业
在双减的情况下,教师在设计单元整体教学作业时,可以考虑将表演类型的作业纳入其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保证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这种“表演”类型的作业,都是在“单元”的大环境下,作为一种新型的作业,它可以让学生进入到“单元”,针对特定的内容,进行“角色”的扮演,不仅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还能够让他们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思想与观点融合到一起,从而运用协作的方法,实现“整体”的演出。在此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学员的口头语言运用能力,保证学员在持续的表述中,熟练地掌握特定的英语知识,从而达到对特定单元的深入研究和全面使用,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质。老师们在进行一个完整的单元教学时,如果一直采用过去的一种简单的作业设计,将会极大地削弱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与“双减”的精神背道而驰,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例如,当一个单元的知识点讲完以后,老师就可以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成若干组,让不同组的同学,深入到特定的单元,从难到易,就听力材料、B部分短文,进行角色扮演,保证所选课文不会有重复,这个作业就是让同学们在课余时间自己排练,这样既可以减轻同学们的作业负担,又可以激发同学们完成课文的积极性,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英语水平。
(五)设置情境作业,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氛围是确保学生语言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没有了良好的课堂气氛,语言教学就会变得死气沉沉,学生在掌握知识的时候也会感觉到无能为力。所以,英语老师一定要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并且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让他们尽快进入自我教育的状态,积极地进行创造性的思考,有效地完成英语作业,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英语的有关知识。在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的“Unit 9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课中,可以通过情境设计和访谈的方式,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老师把学生们分成几组,由当月过生日的同学作为组织者,其他学生作为被邀请者,围绕着文章的主题展开对话,在真实地情境中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英语语言的组织能力,进而加深他们对文章中语言知识的了解。在表达环节中,老师不需要太多的限制,而是要引导学生自由表达,从而提高学生表达观点的自信心。
(六)自我评估作业效果,做作业真正的主人
引导学生自我评估学习效果,实现单元学习的自我反思。后现代主义和建构主义主要的观点认为:会自我调节的学习者是理想、高效的学习者。会自我调节的学习者,一方面拥有非常有效的学习策略,另一方面还明确知道如何去应用策略。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收集本单元的错题,汇总后再以作业的方式巩固。教师的责任在于引导和帮助学生对学习进行具体计划、实施、反思、评价和调整。单元学习结束后,以组为单位,根据单元作业目标进行量化评估,引导学生评估和反思单元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结合学生评估结果,进行有针对性地调整学习。
结语
总之,单元整体作业设计要有连续性,可操作性,以及可检测性。在这一点上,也能增加一些趣味,有趣的单元题目,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本课程的主题作业,使每位同学都喜欢完成英语功课,从机械的完成转向积极的探索,从而在课堂上有效地加强了语言教学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岳志坚.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J].教学与管理,2021(32).
[2]俞良燕.素养视域下的英语单元作业设计与载体创新[J].教学与管理,2021(11).
[3]陈玮.初中英语主题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探究[J].教学与管理,2021(08).
[4]唐玲玲.“双减”落地 优化作业 减轻负担——“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J].求知导刊,2021(50).
[5]韩萌萌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J]中学生英语2021(44);
[6]张虹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 2021(32)
[7]王蔷,孙薇薇,蔡铭珂,等.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學设计[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1(1):17-25.
[8]唐红梅,马智慧.初中英语作业的设计与实施[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0(7):4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