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水文化”进入班级建设实践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如水文化 6S 班级建设
正文
班集体不仅是一种教育的对象、手段,更是一种特殊的学生主体,是学生个体和集体实现自我教育、发展的特殊方式。因此,班级建设是班级成员(学生)在学校教育、管理和集体主义价值观引领下,以促进集体每个成员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与交往中通过发挥学生个体和集体的主体性,形成和发展班集体的过程。中职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人文素养等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本文将致力于在实践当中积极探索中职班级建设新思路。
一、“如水文化”的内涵
历经半个多世纪,纳爱斯集团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如水文化”即:
“纳爱于斯, 善利万众”“居低不卑, 百折向东”“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源头活水, 川流不息”。纳爱斯企业打造了“以奋斗者为本”的机制平台,始终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敞开胸怀拥抱全球更多能人志士,一起共创美好未来。
“如水文化”融入班级建设,需要借助6S管理制度来实施。“6S管理”源于 2O世纪80年代日本的一种质量管理方法—“5s 管理”, 即整理 (Seiri) 、整顿 (Seition)、清扫(Seiso) 、清洁(seiketsu)、素养 fshik—sake)。 中国企业根据实际需要,增加第六个S安全(Safety ),“6S”是现代企业的主要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其核心和精髓是“素养”,它是一种突出执行力、强调纪律性的企业文化。实行“6S”管理,是理顺工作现场秩序和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管理手段,也是培养人的良好习惯、提升基本素养的有效方法。
将“6S”管理引入到中职学校的学生管理中来,实现企业管理和校园管理的无缝对接,是实现校园文化与“如水文化”有效衔接的最佳途径。它不但有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和素质全面提升目标的实现,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职业品行和职业素养。我们将“如水文化”通过具体的规章管理制度,清晰、全面而又准确的体现出来,从而继承和发扬“如水文化”的精神,真正实现利用“如水文化”来引导学生行为,达到提升班级管理效果的目的。
二、“如水文化”进入班级建设的必要性
“如水文化”教育是以“水”为核心的中职校园文化建设新愿景。这种文化教育旨在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百折不挠的好品质。
1、“如水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品质和态度,为未来的职业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2、“居低不卑,百折向东”的理念是居低位而不卑。学校通过开展各种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等,让学生体验生活及社会中的艰辛与不易, 培养学生攻坚克难,不卑不亢的精神品质,不断朝着自己的目标奋勇前进。
3、“如水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理念是“纳百川而不满”。学校开设
各种社会实践课程和实习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让学生学会要一直不断打破自我平衡,造成新的不平衡,不断开拓创新,向更高目标迈进。
4、“如水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
“如水文化”的核心是让学生在一个“不拼爹”的平台争做更优
秀的自己。“源头活水,川流不息”就是让学生明白只有通过自己坚持不懈地学习,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不断奋斗,才能改变自己的人生。
4、“如水文化”教育可以让班级文化建设实现创新
目前,对学生进行精神层面的教育,还停留在冰冷的条文与空洞的说教上,没有适宜的形式与载体,班主任制定管理措施疏于更新,学生不仅“审美疲劳”,还带来了得过且过、不求上进的消极影响。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要素,它直接影响着班级成员的思想品位和班级未来的发展方向 ,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需要经历一个积累 、沉淀与升华的漫长过程 ,且特别讲究“传承”。将“6S”管理理念渗透到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良好文化氛围的熏陶,可以有效地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效率,提升学生的思想素养,促进班风的良性发展,实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三、“如水文化”进入班级建设的途径
1、引入企业理念,营造文化氛围
文化载体是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通过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将文化理念广泛传播,才能将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学校仿照企业车间模式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并在生产、实习场所建立与企业相同的相关规章制度形成仿真环境。在学校公共区域建设“企业文化长廊”,着重宣传企业的先进理念、企业精神、价值观念;在教室布置“班级历史墙”和“名企记录墙”分别记录班级成长史和著名企业的成长史。并通过实物、标语、展板、易拉宝、文化墙的形式营造工作气氛和展现企业精神,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置身于企业文化氛围中,时时刻刻感受企业文化的魅力。
2、实行考核制度,规范班级管理 中职学生应该不仅仅局限于《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教育》,还应该注重汲取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文化,强化诸如严谨求真、团结协作等与企业文化有密切关联的教育内容。 将“6S”管理模式引入中职学校学生行为规范的制定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在班级管理中,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大多数学生普遍持有“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思想,真正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人很少。采用“6S积分”的形式在班级管理中实行量化考核。每周进行班级个人量化评比,对学生的学习工作做出定期的考核,并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大家各司其职,分工明确,使管理真正落实到人。通过考核制度管理班级,使每个学生都进入管理和被管理者的双重角色,人人都参与管理。“6S”管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过去懒散、脏乱、不守规矩的毛病有了较大的改观。
3、开展实践活动,促进班级建设 中职学生在课堂学习上比较被动,相对而言,实践活动更具参与性、广泛性、多样性、引导性、接受性。我们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和提高自身的知识和技能。我们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与企业加强文化交流活动。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会实践环境:“请进来”——邀请河北橡一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管座谈;“走出去”——组织学生到河北博岳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安波福电气系统有限公司芜湖分公司、北京翔宇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实习;带领学生到纳爱斯正定有限公司参观学习;还组织学生前往历届成功学长创业公司参观实习,以成功典型促进发展,增强信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仅能学以致用,还受到浓厚的企业文化的熏陶,锤炼了匠心,磨练了品质,提高了职业素养。
四、“如水文化”融入班级建设的愿景目标
1、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6S管理模式的嵌入,帮助学生规整自己的日常用品、规范行为举止、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等,并以此为切入点,使学生对自己进行重新认识,并适时地肯定、激励 ,激发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培养他们克服困难 、完成任务的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2、建设良好而富有特色的班集体
通过6S管理模式嵌入班级建设,加强了学生的“规则”意识和服从意识,引导和帮助学生有目的地规范 自身素养,使学生协调好自身素质目标的实现与班级目标实现的关系 ,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班级是学生实现个性化、社会化的重要平台,让班级成员自觉维护和建设一个具有良好班风和鲜明特色的班集体。
3、创新中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载体
中职学生确实存在着入学成绩低 ,学习习惯不好的问题。要充分发挥中职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实现自我教育,需要我们积极创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特别是班集体建设载体。以6S管理模式为载体,使学生通过参加以6S企业文化为依据的活动获得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学习的机会,从而提高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调节的能力。
4、确定了班级管理模式
通过课题组和班主任的努力,采用了6S管理模式的班级初步形成了凝聚力强、人文气息浓厚、创新能力突出的班级特色文化。这些班级为学校其他班级的建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由此我们也基本确定了以后班级的管理模式升级为“7S”管理。
水乃万物之源,刚柔并济,具备强大生命力和发展前景,“如水文化”建设需充分采纳水的特性,将基础学习框架建设理解为刚,精神文化建设理解为柔,润物无声的教育学生。
总之,班级建设是一项既具有挑战性又充满希望的工作。而“如水文化”教育则是一种新视角下的中职校园文化建设,以“如水文化”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品质和文化素养,为中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注: 此文系河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 2023 年度项目 《企业文化融入中职学校班级建设初探》项目批准号:JZY230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