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阅读阶梯式教学法在提高初中生语文素养中的应用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余维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太窝中学 341400

摘要

经典阅读阶梯式教学法在提高初中生语文素养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综述分析经典阅读阶梯式教学法的相关研究成果和理论基础,探讨了该教学法的优势和不足。调查了初中生语文素养的现状和问题。进一步探究了阶梯式教学方法在不同教学环境下的适用性,分析了不同学生群体的接受度和效果对比。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针对不同程度的初中生进行差异化教学,以提升语文素养。研究发现,经典阅读阶梯式教学法在提高初中生语文素养中具有显著的效果,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并为教师提供了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探讨了经典阅读阶梯式教学法对不同程度初中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效果,并提出了有效的教学策略,为初中语文教育提供了实践与理论的指导。


关键词

经典阅读;阶梯式教学法;初中生;语文素养

正文


1经典阅读阶梯式教学法综述

1.1经典阅读阶梯式教学法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背景

经典阅读阶梯式教学法源于教育学大师杜威的学习理论和教学方法论。杜威认为,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精神。在此基础上,教育学者结合教学实践,逐渐发展出了经典阅读阶梯式教学法。该教学法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并通过逐步增加难度的阅读材料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1.2经典阅读阶梯式教学法的教学原理和关键要素

经典阅读阶梯式教学法的教学原理主要包括启发性教学、个性发展和情感态度的培养。该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通过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潜能。同时,该教学法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感。

经典阅读阶梯式教学法的关键要素主要包括教学环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教学环境应该是一个积极互动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水平。教学内容应该有针对性地选择经典文学作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包括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潜能。教学评价应该是一个全面客观的过程,包括学习成就和学习追踪等多个方面的评价内容。

1.3经典阅读阶梯式教学法的教学步骤和方法

经典阅读阶梯式教学法的教学步骤主要包括预习、阅读、讨论、写作和评价等。在预习阶段,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指导学习,了解阅读材料的背景知识和阅读目标。在阅读阶段,学生通过精读和泛读,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和结构。在讨论阶段,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整体讨论,交流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在写作阶段,学生根据阅读材料的内容和自身的理解,展开写作练习。在评价阶段,教师通过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过程反馈,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和鼓励。

经典阅读阶梯式教学法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导入法、引导法、探究法和合作学习法等。在导入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播放视频等方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引导阶段,教师通过提问、启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在探究阶段,教师鼓励学生进行个别或小组的研究和尝试,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合作学习阶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整体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学习效果。

2初中生语文素养现状

2.1初中生语文素养水平调查

为了了解初中生的语文素养水平,我们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工作。调查包括测试、问卷和观察三个主要方式。通过测试,我们可以客观地了解学生的阅读、写作、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问卷调查则能够了解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程度、学习方法和自我评价等情况。而通过观察班级或学校的语文课堂,我们可以获取更直观的信息,比如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情况和表现。

2.2初中生语文素养问题分析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了解到初中生语文素养存在一些普遍且突出的问题。首先,阅读能力普遍较弱,学生在理解文本、提取信息和分析文章结构等方面存在困难。其次,写作表达能力有待提高,许多学生缺乏清晰的思路和组织能力,写作风格也较单一。此外,语法和拼写方面的错误仍然比较常见,影响了文章的质量和可读性。

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可以从教学、学习和评价等方面进行思考。首先,教学方法可能存在问题,对于初中生这个年龄段的特点和需求,我们需要设计更加适应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其次,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因此需要针对不同学习能力和兴趣程度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再者,现行的评价体系可能偏重于知识记忆,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2.3初中生语文素养困难原因分析

初中生语文素养问题的存在并非偶然,而是深层次因素的结果。我们认为以下原因可能是导致初中生语文素养困难的主要因素之一。

家庭环境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家长的语文教育态度、阅读习惯和语言环境等方面都会对学生的语文素养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其次,学校语文教育的质量和教学方法也是学生语文素养困难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教学水平、教材的选择和教学资源的利用等方面都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3阶梯式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研究

3.1教学环境对阶梯式教学方法的影响

阶梯式教学方法在不同教学环境中的适用性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教学环境是指学校、教室、教材和学生等因素的组合,对教学过程和学习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在本节中,我们将分析教学环境对阶梯式教学方法的影响,探究不同教学环境下该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学校的教学理念和文化对阶梯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有重要影响。一所重视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学校,更有可能为教师提供创设阶梯式教学环境的机会和空间。教学环境充满活力,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和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可能限制了教师运用阶梯式教学法的可能性。

教室的布置和使用方式对阶梯式教学方法的实施也有一定影响。教室的布置应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例如采用小组学习和讨论的形式。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环境设计,营造出积极、互动和创新的学习氛围,进而推动阶梯式教学法的有效实施。此外,教室的设备和工具,如多媒体设备、电子白板等,也能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手段和资源,增强阶梯式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教材的选用和编写对阶梯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具有重要影响。教材应根据阶梯式教学法的特点设计,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科知识体系,合理设置难度和层次。同时,教材应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素材,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教师通过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教材,能更好地实施阶梯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能力也会对阶梯式教学方法的效果产生影响。学生的年龄、学习动机、学科基础和学习风格等因素都会影响学生对阶梯式教学法的接受度和学习效果。因此,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阶梯式教学法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在不同教学环境中,教学理念、教室布置、教材选择与学生特点等因素对阶梯式教学方法的适用性产生直接影响。教师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阶梯式教学法的有效性和学生的语文素养。

3.2学生群体的接受度和效果对比

阶梯式教学方法在不同学生群体中的接受度和效果也是本研究的重要内容。不同学生群体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不同,因而对阶梯式教学法的反应也会有所差异。在本节中,我们将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不同学生群体对阶梯式教学方法的接受度和学习效果进行对比。

我们将比较不同年级学生对阶梯式教学方法的接受度和学习效果。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科知识体系随着年级的增加而提高,因此他们对阶梯式教学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也会不同。经过实证研究,我们可以得出初中不同年级学生在阶梯式教学方法上的差异,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教学策略。

4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探究

4.1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进行差异化教学

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的核心在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初中生的语文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有些学生掌握的知识较多,能够熟练运用语言表达思想,而有些学生则缺乏基础知识,表达能力较弱。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策略,以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针对具有一定语文基础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更加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比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文本,提升自己的思维深度和表达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文本进行阅读和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需要更加细致耐心地进行个别指导。可以通过分层教学的方式,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根据他们的语文水平和学习需求进行分组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动力。

4.2教学策略的选择和使用

在有针对性的教学中,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教学策略是至关重要的。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和学习特点,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

一种常用的教学策略是问题引导法。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促使学生们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这种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一种常用的教学策略是案例教学法。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案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分析案例,让学生们进行讨论和思考。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此外,针对不同程度的初中生,教师还可以结合多种教学策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比如,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采用问题引导法和案例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既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采用分层教学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既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能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4.3差异化教学的实施和评估

在进行差异化教学时,教师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确保学生的学习任务既有挑战性,又能够适应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程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使之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体差异相匹配。

同时,在差异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及时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品评价、测验等方式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学习困难,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语文素养。

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对于提高初中生语文素养至关重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进行差异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并及时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以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不仅能够提高初中生的语文素养,还能够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为初中语文教育提供实践与理论的指导。

结束语

经典阅读阶梯式教学法是一种注重文学经典作品阅读的教学方法。通过使用这种教学法,学生可以接触到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经典作品,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更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同时,经典阅读阶梯式教学法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方面也具有先进性和创新性。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文体、思想和价值观念。这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思想观点,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沈伟玉.利用多元评价提高幼儿的艺术表现力——经典阅读《龟兔赛跑》教学解析.2014,91-91

[2]华东.小组合作提升经典阅读效率的反思与实践——以《水浒传》阅读教学为例.2014,127-128

[3]周亚宾,ZhouYa-bin,华进等.PBL教学法在《经典文献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19,44:144-149

[4]李安全.怎样教学经典阅读课文——兼评韩军老师《老王》教学公开课.2015,12-15

[5]王丽霞.把握时机灵活处理——浅谈经典阅读教材写作背景介绍的几种技法.2010,18-19

[6]付靖芸.高校人文素质选修课程的教学新探——以“经典阅读”课程为例.2010,290-29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