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及控制探究
摘要
关键词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控制
正文
1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实施意义
首先,有利于确保工程的成功开展。在建筑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中,有关施工企业为了更好地保障工程品质,可能对施工方案进行时刻变更,这极易影响到资金的正常运转。因此有关部门需要强化相关管理工作,制定出合理、科学的预算策略,以此来减少资金的投入,确保建筑工程可以顺利施工。其次,有利于实现资金的合理化。有关员工能够采取明细账簿的手段对工程支出的账单开展分类整理,如此能够提升造价方案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并且经相关部门严格审核后将其进一步编制成行之有效的投资方案。在同一时期,施工企业与投资方在签约合同的过程中要认真规划工程,在确保工程的施工进度与品质的前提下降低资金的投入,从而呈现出一个很完善的造价方案。最后,有利于提升工程资金的综合使用率,为了更好地控制工程成本,有关部门能够采取工程造价预算的手段来实现,对施工的各项步骤进行合理控制,力争可以用最低的造价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工程项目超预算的主要原因
2.1工程预算问题
在编制预算中,没有综合考虑影响工程预算的相关因素,出现费用失算或者费用漏算等问题。预算编制人员没有深入到现场核实数据的真实性,导致预算编制与工程实际存在较大偏差,在执行预算中容易发生超预算情况。预算管理制度缺陷,技术人员凭经验进行估算,没有造价工程师参与预算编制审核。
2.2设计变更问题
设计人员在前期设计中没有进行实地勘察,或者勘察结果不合理,获取的数据和信息与现场施工不符,导致设计图纸存在较大纰漏。有些项目建设工期紧,基础设计深度不够。施工图与基础设计(招标图纸)工程量差异较大,设计变更多。由于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发生变化,不得已进行设计变更,这一情况会对工期带来较大影响,从而影响费用。受现场条件限制,设计图纸与现场施工环境不符,导致设计变更,增加预算。
2.3设备材料价格问题
工程项目所需大量的材料、设备,尤其在大型工程建设项目中,材料的型号、类型以及数量较多,而工程建设属于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结合施工需求采购材料。但是建材市场的价格波动较大,其受到政策因素、市场供需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如果市场价格在短时间内上涨,则会导致工程造价增加,进而出现超预算情况。同时,部分建设单位对建材市场波动缺少分析,或者将工程建设视为一个静态、独立的过程,没有考虑市场价格变化,也是导致造价超预算的重要因素。
2.4尚未对工程造价预算全面把控
造价预算通常涉及很多环节,当前,进行预算编制期间,没有对各个环节当中的工程预算进行全面考量,针对项目设计 招投标 施工与后期维护 绿化养护这些环节,没有进行合理预算,致使后期出现造价超过预算问题 上述各环节构成了项目整体,其中任一环节产生纰漏,必然会对项目整体产生较大影响,故此,应严格把控工程造价预算,这对于后续各项造价环节的实施意义重大。
3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策略
3.1科学编制工程预算
预算编制工作人员不仅要全面了解环境、市场、政策以及施工现场,还要深入研究预算的编制工作。从若干个方面降低预算的综合编制难度,获得的预算编制才会愈发合理、科学。市场自身处在持续的变化过程中,建筑施工材料在价格、样式以及规格方面都有较大的区别。因此编制工作人员都要充分考虑以及理解品种性能、价格设备以及材料规格,以此来客观研究市场。按照市场的实时变化与施工的现实情况来调整差价。深入了解以及掌握如今建筑项目的具体收费标准,国家对有关政策、法规的出台、设备与材料的基本定价等。合理预算价格的变化,并且在预算的实施过程中还应该对项目留有相关的余地调整。按照形势的具体变化,推动理论与实际的相互联系。
3.2强化工程设计变更控制
大部分情况下,工程设计产生变更会引起造价的变化,为了防止造价超预算现象的出现,就应该严格控制设计变更。比如对设计变更的审批机制进行完善,充分挖掘当前审查制度进一步存在的问题且实施更改,最大限度地保证设计变更的科学性,降低设计变更行为带来的消极影响。建筑单位应该采用创建审查小组的方式对方案审查工作进行设计,设计方案的相关审查内容应该涵盖设置部分的科学性、机构设计功能以及方案条目信息等,强调内容的完善性,防止由于赶进度而导致设计方案内容缺失;在强化设计方案的综合审查力度的过程中,也应该重视风险评估制度的有效编制以及深入实施。考虑到设计变更时会造成工程材料与施工方案的变化,一定要将风险评估体制有机结合起来,在第一时间了解设计变更引起的各种信息的具体变化,以此对变更之后也许会引发的风险进行评估,实现提前防控的终极目的。同时,这一机制还拥有对设计变更后所涉及内容进行有效识别的功能,假如设计变更涉及了很广泛的范围,一定会快速增加某个范围内建筑材料的使用量,这会造成建筑成本的飞速扩增,从而引起造价超预算问题的产生。强化工程设计变更控制的核心内容是判断需开展设计变更的科学性,需严格审批设计变更情况,就是一定要由工程师签字且获取有关部门的同意后才可以实施。
3.3提升预算人员的业务能力
第一,建筑企业应该对预算人员实施培训工作。建筑企业能够邀请相关专家为员工开展培训,让员工与专家共同探究建筑工程造价的现实案例,以从中收获知识以及拓展经验,进而让员工深入了解与认识预结算工作。第二,应该让预算人员在施工现场充分体会建筑工程造价以及施工造价预结算的整个过程,这有利于预算人员可以愈发清楚地掌握造价预算时的相关注意事项,还有计算时所包含的方方面面,进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员工的预算能力。第三,建筑企业也能够与高校开展深入的合作,让企业内部员工学习有关的技术,扩充其理论知识,为员工后续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4将监督控制落到实处
第一,在监督以及控制建筑工程造价的过程中,应该建立奖惩体制,按照员工的现实工作表现,提供对应的惩罚与奖励,并且再经过开展对应的培训,持续提高监督管理者的专业能力 , 如此能够很好地避免由于人为因素进一步引起的造价超预算问题。第二,应该强化各部门之间的深入交流,按照交流与建筑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建筑工程造价,以此确保施工项目成本之间的协调性,从而有效防止造价超预算情况的出现。除此之外,在监督以及控制建筑工程造价的过程中,需落实到具体的施工项目中,探究每一项施工项目是否合理,如果出现施工问题,应该在第一时间与施工人员开展深入的沟通,以此防止出现造价超预算情况。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工程项目的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造价管控作为施工管理的核心内容,预算管理是重要的措施和手段。建设单位要给予高度重视,并且采取科学的措施将工程造价控制在既定的预算内,提升工程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凯.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控制措施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下),2022,20(02):133-135.
[2]王宏业.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探究[J].四川建材,2022,48(02):227-228,230.
[3]杨兴柏.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及解决办法[J].工程技术研究,2021,6(11):139-1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