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Seasons 构建小学英语以读促写诗意课堂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孙丹

河南省焦作市学生路小学,河南省焦作市 454000

摘要

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及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跨学科学习理念,提倡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双减”政策要求充分发挥小学课堂的主渠道功能。就小学英语学科而言,因为《课标》理念要求诗性、核心素养指向诗性、所以建构诗性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英语诗性课堂的建构主要通过理解、欣赏、展示、创编四个层面的教学过程来实现,让学生的诗性得到激活、熏陶、体验和升华。其次诗歌理解、诗歌欣赏、诗歌展示、诗歌创编形成了和谐的小学英语诗性课堂。


关键词

正文


依据《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对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有关规定,本文分层角度对小学英语以读促写教学策略进行了实践探究。并以绘本SeasonsWe fly kites in spring.为例,具体阐述小学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策略,在具体的教学实例中探究英语阅读教学与写作中的隐性分层规则以读促写,力求提升教学效率

以读促写对构建小学英语诗意课堂的主要意义

    现在,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施要求构建“诗意课堂”。这意味着创设一个富有诗意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理解和应用。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可以通过愉悦并富有乐趣的学习氛围,培养对英语的兴趣,提升他们的语感,并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以读促写”是一种构建小学英语诗意课堂的重要方式。小学英语“以读促写”是指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来促进写作能力的发展。这种教学方法认为,通过大量阅读英语文本,学生可以积累词汇、提高语法和句型运用能力,并且借鉴他人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从而提高自己的英语写作水平。

以读促写对小学英语“诗意课堂”的打造来说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提高英语学习的乐趣,并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改善传统英语教学当中枯燥、刻板的印象,让学生真正地爱上英语学习,并有效地提高小学英语课堂的效率。

传统教学当中常见的问题

    1.教育观念的滞后:通过对“核心素养”概念下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证研究,发现目前仍有相当部分的小学英语教师只关注学生的英语成绩。在课上,教师逐字逐句的讲解,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处于被动的状态;在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也是不足的。这一点与新课改的教育思想相违背。

2,教学活动的单调乏味:新课标对小学英语教师提出了“通过听、说、读、写、表演等多种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方面的要求。但是不少教师在这方面是很不足的。比如,在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中,一些教师只注重提高学生的英语书面能力,却不怎么注重提高学生的英语口头能力,还忽略了引导学生对英语阅读材料中所蕴含的信息的提炼和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很难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而且还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英语发散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的提高,甚至制约了英语写作的发展;制约了学生整体英语语言应用水平的提高。

下面结合具体的案例,对于“构建小学英语以读促写诗意课堂”进行讨论。

教学目标设定隐形分层

绘本的话题是讨论Seasons季节,季节的气候特征以及人们经常从事的活动。阅读板块以图片和诗歌的形式呈现了四个季节的气候特征,儿童常做的活动,表达了儿童对自然的热爱。

本课通过对学生进行隐形分层,分成4人1小组,分为A,B,C三层。A为基础层,B为拓展层,C为拔高层。各层均分别赋予有差异性的教学目标;同时,通过隐形分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和自主学习技能,更有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水平的提高。

1.教学目标:

(1)学习理解

对于A学生(后进生):

1.能听、说、读、写单词spring, summer, autumn, winter并对这四种季节所象征的意义做简单描述。

2.掌握下列单词和短语hot, warm, cold, cool ,go swimming, go fishing, go climbing.

对于B学生(中等生):在此基础上,能在Seasons的情境中,听懂、读懂并朗读核心句型In springit is warm.能根据有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尝试运用句型We fly kites.

对于C学生(优等生):在此基础上,加大应用范围,比如向同学,朋友提问交流,能根据实际情况运用What do you do on spring/summer/autumn/winter?这一重点句型进行提问。

(2)应用实践

组织教学情境,安排A层,B层和C层三个层次四个学生模拟真实会面场景。

(3)迁移创新

培养学生热爱班集体,团结同学,尊敬老师的积极情感,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2.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阅读方法与技巧引导和渗透。

(2)了解季节的有关知识,感受每个季节独有的美,体会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3.学习策略:

能在课堂交流中注意倾听,积极思考、参与讨论。能利用学习资源,通过讨论合作交流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

课堂教学简例:

)文本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孩子们形成结构化记忆,对目标词块加深印象

我们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等方式,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体现板书的支架功能。思维导图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一种重要方式。

Seasons一课中,笔者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和学生一起完成板书的内容,突出本课的重难点,帮助学生梳理所学内容,构建知识框架。

本诗歌呈现的是spring, summer, autumn, winter四个季节,并逐步深入介绍了每个季节的气候特征、儿童活动等。通过阅读,引导A学生采用思维导图呈现目标词汇。例如:

 

 

课后反思:这样的呈现方式,注重整体呈现,帮助孩子们形成结构化记忆,对目标词块加深印象

引导A层的学生熟练地认读目标词汇,并熟练地进行拼写。

引导B学生将目标词汇组成句子。这样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结构,有利于让学生感知诗歌的文本之美。

引导C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运用目标句型自编小绘本。

(二)引导学生发现英语思维之美

1.语言生成的机智美。

语言生成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外在表现。Seasons中阅读板块通过以小诗的形式让学生体会每个季节所呈现出的不同的美。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言语生成,抓住话轮,展示语言的机智美。以教学“We have picnics.”为例,引导A学生用英语成句回答,引导B学生用短文中的句子回答,引导C学生在短文中找出答案。

如下:

A层学生Look at this picture. What can we do? SWe have picnics.

B层学生Where can you have picnics? SWe can have picnics in the park.

C层学生What do you need for picnics? SWe need some breadapples…

教师不能只管自己预设的教案,要重视引导学生的语言生成,机智幽默地处理好课堂的语言生成资源。如:利用追问,形成话轮,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2.思维训练的逻辑美。

在第一次整体呈现课文时,针对A层学生设计浅层思维训练的问题: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pring/summer/autumn/winter?(春夏秋冬的天气是什么?)引出It is warm/hot/cool/cold.

阅读教学中,分层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文本内容,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让学生体会文本内在的逻辑美。

在第二次整体呈现课文时,指导学生观看课文动画,设计B层学生思维训练任务,让学生找出文本中描述每个季节孩子们活动的词组或句子,设计C层学生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感知文本,熟悉诗歌内容。

引导C学生发现英语文化之美中外文化的差异美。通过英语学习,包容不同的文化,体会中外文化之美,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如Seasons这一话题,不同国家的季节特征是不同的,所在的月份也不尽相同。如We are in summer now, but it is winter in Australia.因为南半球的澳大利亚与我们的季节正好相反。学生通过在阅读中了解中西方文化异同,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本诗歌非常优美,为学生呈现了每个季节的天气、活动的有关特征。

在阅读教学时,不仅要完成教材文本更应该拓展延伸教材内容,实现情境迁移,让学生学以致用。设计了一个小诗创编的环节,首先通过展示一则案例,引导学生组内编chant引导A学生查找基础资料,B层学生创意C层学生组织语言。如一小组合作完成的小诗,描写“spring”Oh, spring, you are coming./I love you, love you, love you./Do you know why? Oh, because I like flowers./Do you know why? Oh, because I like boating./I like boating. Boating with my friends.(啊,春天,你来了!我爱你,爱你,爱你啊!你知道为什么吗?哦,因为我爱花朵。你知道为什么吗?哦,因为我爱划船。我爱划船,和我的朋友们一起啊!)

多么了不起的创造!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诗人。我们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从儿童的立场出发,充分挖掘教材的深度,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保护他们的创造精神。

关注差异性,设计开放性作业

开放性作业是在新课程理念下,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开放性,生动性,创造性它的特点是作业答案不那么追求“整齐划一”,给予学生一定的自我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释放自我潜能,从面获得生动、全面、自由的发展。这正是对传统作业方案的一种突破。

Seasons这一课当中,我们设计了一次开放性的绘本阅读,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体验、去研究,然后把阅读的过程或者用思维导图记录,或者绘成图画,或者让孩子仿写绘本,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

引导A学生用思维导图记录,B学生绘成图画,C学生仿写绘本。

(四)学用结合,学科融合

紧扣2022版《新课标》英语核心素养及文化意识形态这一理念,我们将英语学科与语文中四季的古诗相融合,同时还融入了科学知识,努力让孩子们对传统文化产生共鸣,践行了英语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提升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在课文最后,教师根据课文提出:Why are there four seasons? (为什么会有四季呢?) 进而通过播放英语与科学的融合视频,使学生明白四季的由来。T: Nature is amazing. Study hard to explore the mysteries of nature with knowledge.(努力学习用知识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还要做到1)教学目标分层的合理性。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这些学习任务本身需要体现出由低到高、层次不同的要求,从而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完成不同层次要求的学习任务而获得充分的进步与成长。A层学生基础薄弱,反应相对迟缓,以听、说为主线,在图片、简笔画、动画歌曲和课件等教学辅助手段呈现阅读内容,结合插图理解文章大意,充分培养A层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使孩子们轻松获取目标词汇,绘制思维导图,帮助孩子们快速理解文章结构,形成知识体系,完成教学目标。B层学生善干模仿,有的学生善于动感表演,善于口头表达,让孩子将目标词汇内化成句子,在具体情境中会运用目标句型,会表演对话 都能够充分适切地融人课堂学习活动之中C层学生善于笔头表达,有的学生善于想象并创造发挥,试着编写小短文,小诗,小绘本,孩子们完成的较好,语言产出很丰富。

指导方法。面对不同学习基础与资质的学生,面对课堂上学生表现出的不同层面上的学习困难,教师同样需要运用不同层次的学习方法对学生子以针对性的指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有不同要求,让学生在渐进的学习过程中达成目标。

(3)样的课堂鼓励学生走进四季,感受大自然的美,体味英语诗歌及英语语言的魅力,提高了同学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是跨学科整合的一次有效实践,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年版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