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策略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新课标;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正文
写作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事物,并且可以激发其思考能力。为了提高写作教学的质量,初中语文教师应该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手段,通过多种形式的写作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学生提升写作技巧和能力。
一、初中写作课堂的教学设计要点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很多初中语文教师习惯于沿用传统的思路和策略,导致写作课堂的教学形式并未完全依照教学对象展开,造成学生在写作中难以获得思维的发散,进而在写作中也显得文字用语缺乏创造力。在多元化教育大行其道的今天,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起对多种教学引导手段的研究和利用,相应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改革也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初中语文教师要让学生们在愉快的心情中完成学习。所以,身为一名初中语文的老师,必须重视教学创新的价值,激发写作兴趣,学生的想象力才会真正得到发展,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思维发散能力都能进一步得到锻炼,学习兴趣浓厚,学生从心中意识到写作中包含了丰富多彩的元素,愿意自主探析写作素材,不断磨炼自身的写作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拓宽写作学习的路径,获得更多的想象空间。所以,通过培养写作兴趣来完成发展写作能力的教学任务,帮助学生了解写作学习的价值,并带给学生最为优异的教学指导,在此阶段对学生教学讲解时,一定要将核心素养的理念与语文写作融为一体,将写作视作为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实践平台和检验平台。
(二)为学生提供写作灵感和素材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少初中语文教师对于写作教学的认识都比较片面,没有真正将其当成一项可以适用于较大范围、较多形式文字材料的有机习作训练形式来看待。传统教学中,课堂的空间和时间限制让作文的教学始终存在一定局限,但如今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这些传统初中作文教学的限制也不复存在了,教师可以利用多样化的作文活动来帮助学生获得写作灵感。但是初中生知识层面相对较浅,无法利用自身的观察或者思考去找到写作的切入点,这是初中语文教师需要着重去指导的地方。写作的素材积累对于提高写作水平非常重要。一篇好的文章一定是在优秀的素材基础之上进行创作、加工,并结合学生的思考、想象,最终呈现出一篇完整的作品。因此需要教师辅助学生整合写作素材,将整合归纳的知识为自己所用,帮助学生摆脱写作困难。教学优化的另一个要点就是通过包含多种元素的写作资源,引导学生去发现可以进行创作的内容,这样学生才能知道如何从身边观察、寻找写作的素材,避免学生经常下笔无物的尴尬情况出现。同时学生还从各种创设情境的影像资源中获取词汇和富有内涵的语句,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这样能够促使学生在写作中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内容,为以后强化高阶写作做好铺垫。
二、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意义
初中阶段是学生语言、思维、文化等素养发展的关键期,而语言作为其他素养的基础,必须成为教学的首要目标。写作教学不仅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在运用过程中还兼顾学生思想的熏陶、情感的培养以及文化的渗透。由此可见,写作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写作是语言运用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语言运用方法时能更好地掌握技巧、深入理解内涵,并且在实践运用中感受丰富的语言、积累独特的感受。久而久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能有效提升。
其次,增进学生的审美情趣。写作是思维外在的体现,学生怎么想就怎么表达。由此可见,作文是诠释学生内心的载体。而学习写作不仅帮助学生学习语言技能,还能引导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与生活经验中积累丰富的精神涵养,进而在生活中发现美、理解美,从而增进良好的审美情趣。
最后,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语言文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学生在运用过程中不仅能有效地锻炼思维,还能深入其中,感受其中蕴含的优秀文化,继而接受熏陶,提升文化素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良好的语言技能、审美能力以及文化素养下不断提升。
三、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一)采用游戏教学模式,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采用简单的口述讲解写作知识点和写作技巧,以及大篇幅地进行写作练习,学生会觉得疲惫和麻木,导致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降低。
要想解决这一状况,教师要认识到在写作教学环节增加趣味性有着怎样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创新写作教学形式,以此来增强写作教学的趣味性。因为游戏具有轻松、愉快、有趣的特点,教师可以采取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减弱写作给学生带来枯燥的感觉,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锁住,潜移默化地将知识点渗透给学生,让学生在玩乐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带领学生开展三个游戏活动。第一个是“人物素描——初级挑战”活动,让学生在班级内选择我最熟悉的一个同学,抓住对方的特点,用50字左右给他“画”一幅肖像,并且在描述的过程中不能将对方的姓名说出,以小组为单位,看一看小组内部人员是否能够猜出你们各自说的是谁。第二个是,“例文引路——寻金钥匙”活动,让学生根据《皇帝的新装》,寻找性格或者品质特点写作的金钥匙,引导学生得出写人,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然后选择典型的事例,通过描写、记叙、议论等多种方式进行表达,促使人物的形象生动鲜活起来。第三个是,“速写PK——高级挑战”活动,让学生在班级内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同学,抓住同学的一个突出特点,选用一件典型的小事,通过描写、记叙、议论等多种方式进行表达,写200字,给予完成任务的时间是10分钟,然后会评选“速写”小明星。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地将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出来,潜移默化地促使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二)注重素材输入,萌发写作灵感
有效的写作要以丰富的素材作为支撑。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素材不够丰富,学生在写作时就会感到无话可写。因此,日常积累非常重要。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丰富的生活是他们写作的灵感来源地,同时广泛的阅读也是写作灵感的有效输入。因此,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素材,在生活观察中积累,在阅读品味中积累,以此触发学生的写作灵感,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以“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写作教学为例,该单元以生活为主题,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读懂生活,表达生活的点点滴滴。据此,教师在教学时要从素材输入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这样才能丰富学生的思想,孕育出良好的写作灵感。例如,在以“成长”为主题的写作实践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想曾经经历过的难忘的事情,还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细心观察,思考哪些事情给自己带来不同的感受,哪些事物让人产生不同的思绪。如父母为“我”做的一件事,上学路上看到的一个令人震撼的行为等。在观察和思考的同时,学生可以将其记录下来。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阅读与成长有关的主题作品,如《平凡的世界》《城南旧事》等,从读者的角度学习并积累有关成长主题的素材,这样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灵感。
(三)融入生活元素,拉近与写作之间距离
在日常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写作素材,通过将生活元素融入语文教学,语文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写作技巧,并与之建立联系,从而学生会对写作产生亲近之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写作知识点以及技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对生活的感受表达出来,将日常生活当成写作素材,有效地推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发展。
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吹泡泡”为主题进行写作,让学生想一想自己在小时候吹泡泡这一段经历,引导学生将自身的写作和日常生活融合在一起。或者让学生以花、草、树、木自然环境中的事物为主题进行写作,让他们寻找生活中的常见的花、草、树、木或者与花、草、树、没有关系的物品,在这基础上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花、草、树、木在日常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由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并且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都受到了各种各样的影响,所以对事物的感知也是不同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一种完全不同的具有自己浓厚特色的花、草、树、木,去寄托自己的感情。这个时候教师要做的不是让学生去寻找某一种特定的花、草、树、木,而是让学生借助自己所喜欢的花、草、树、木去将自己的想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在学生寻找或者思考的过程之中,对于学生日常生活的观察能力有着提高的作用,并且学生找到了自己喜欢的花、草、树、木,对其进行描写的过程,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四)通过读写结合,激活学生想象力
读写本就是密不可分的教学组成。老师要想让学生们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进行对写作的有效掌握,就要和多媒体结合起来,促进思维发散,让学生写出的作品更加有创意。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阅读是初中生完成初步写作技巧启蒙的基础,作文指导结合阅读的内容,立足于孩子的全面发展需求,将作文指导的教学内容渗透进阅读课堂中,实现阅读知识与写作指导的完美结合,让学生们以积极、正确的态度面对读写训练。部分教师更加重视升学考试,主张功利化程序化学习,过分重视最终的结果,对读写一体化教学的功能没有充分的探索深挖,对读写训练出现轻视的态度,造成学生在语文阅读中并未得到写作技巧的提升,这是短视的表现。初中生本身视野相对狭窄,阅读是初中生建立文本认知的重要素材,语文教师在这一时期内,必须针对读与写的结合进行优化,对学生进行思维启迪。
举例来说,在《太空一日》的阅读指导中,教师可以在网络中找出一些与太空生活相关的微视频来增加学生的视觉体验。比如太空中的各种行为,吃饭睡觉的感受,在贴近实际和生活的教学影像观看中,可以释放学生的天性,真正将太空生活带入到课堂中,学生的思维立刻被激活,深度理解课文中对于太空生活的描写。通过这种真实的元素和适合的素材能够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将一些短小精悍描写天空生活特点的句子融入到情境当中,这就无形中为学生增添了很多获取写作素材的渠道。将课文中的内容以全新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提升学生的求知欲,把单调的语文学习变成信息化的趣味内容。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学习素材,自身想象力得到锻炼,让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带动学生去从影像中、阅读中寻找写作素材,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写作思路,使学生在听课中能够吸收非常多的知识,同时也可以将读写结合教学由教材阅读拓展到课外阅读,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去查找与太空生活,或者航空科技、太空探索有关的资料,接着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站在一个“参观者”或者“讲解者”的角度上,结合文章中的主要内容来撰写一篇不同视角的仿写文章。然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片段的情景描绘演讲比赛活动。这样,既能保证学生们喜欢,又可拓展其运用、创作能力并进行有效写作训练练习。
四、结语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变革。写作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语文课堂上占据主要地位。写作具有良好的综合性与实践性,能有效地推动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而传统写作教学关注的是学生写作技巧及语言的运用,忽视了写作综合性的特点。因此,教学效果无法有效提升。2022年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听说读写的内在联系,追求语言、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发展的综合效应。”基于此,语文教师应当从综合的角度考虑写作教学的开展,进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宋佳琪.核心素养视域下教科书知识转化方式研究:以初中语文学科为例[J].汉字文化,2021(4).
[2]潘斌军,吴凤翔,杨泽林,等.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对策探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
[3]李娟.统编版初中语文审美教学探析:以朱自清《春》为例[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3).
[4]邸荣云.初中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有效结合的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1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