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的小学数学精准教学策略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卢爱梅

南宁市西乡塘区石埠中心小学 广西 南宁 530008

摘要

实施精准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素养。所以,在大数据的环境下,小学数学老师要改变自己的观念,对精准教学进行研究,在掌握了它的实质之后,结合学生的特殊认识,不断地探索和实践精准教学的有效实施方式,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从而促进他们更加综合地发展。


关键词

大数据;小学数学;精准教学;策略

正文


大数据与精教育的结合,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了彻底的突破,它的运用为老师们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革新起到了支持的作用,它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先导,它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率。在此背景下,通过精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措施,进行恰当的数学精确教学,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提高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后,在小学数学的精确教育中,一定要对大数据信息技术的运用给予更多的关注,对现有的教育方式进行持续的改革,为学生们创造一个科学和谐的数学课堂

一、大数据背景下小学数学精准教学的开展价值

(一)制定个性教学方案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的知识内容和教学大纲来制定个性教学方案,实现精准教学,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效。根据各阶段学生的学习特征来设计合理的方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如在学习人教版教材小学五年级“确定位置”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画出自己平时上学的路线,对位置、方向等概念形成初步的认识,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活化知识点。教师借助这种方法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实现针对性的精准教学。

(二)实现因材施教目标

精准教学的一大目标就是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目标。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来分析学生的学情,找准学生的强项和薄弱之处,从而实现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各种线上学习平台可以帮助教师快速掌握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从而了解其学习状态,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线上学习的数据来设计分层次的教学目标和作业,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有益于学生数学学习效益的提升

提升学生学习效益,是一切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目的,更是推进学生实现可持续数学发展的关键,这是传统数学教学无法做到的。而大数据背景下的数学精准教学则可以充分把握学生的实际能力、数学基础,制定出精准、科学的数学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形成学生容易接受的数学课堂,更能推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这不仅能加快学生接受数学知识的速度,而且还能促进学生自主构建数学知识网络,学生数学学习效益自然会得到一定的提升。

、小学数学教学的开展现状

(一)教学目标模糊

教学目标是指导整个数学教学的根本,直接关系到学生最终的数学学习质量。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仍然不明确。通过观察发现,大部分老师还在坚持应试教育的观念,一般都比较重视基础数学知识的讲解。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教师只把传授数学知识作为数学教学的唯一目标,而忽视了对学生其他方面的训练和培养。

(二)教学方法单一

据不完全统计,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使用频率最高的数学教学方法就是口头形式,很少创新或者改革,进而出现数学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无论是数学概念的讲解,还是数学公式的运用,教师通通采用这一种形式。虽然说,这种形式可直接将数学知识呈现在学生眼前,避免其他因素对学生数学学习造成干扰,但过于枯燥,难以吸引学生。再加上,数学课程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复杂,长期面对这样单一的数学课堂,学生更是不愿意主动参与。

(三)教学评价匮乏

就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数学教学评价始终没得到及时的完善,导致该环节的真正价值无法凸显出来,甚至会对学生的数学进步造成阻碍。在教师看来,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更为重要,所以只会针对学生最终数学成绩进行评价。即使评价,也只是给出类似“你很好”“很棒”的简单评价。这样不完善的数学评价比较片面,不能切实了解学生的多个方面,难以发挥出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的价值,更别说推动学生实现良好的数学发展了。

三、大数据背景下的小学数学精准教学策略

)精准教学目标

不管是大数据的应用,还是精数学教学,在实施前,都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数学教学目标,不然下一步的数学教学就会杂乱无章,学生最后的数学学习收益也会越来越低。为此,在大数据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师必须重视对数学教学目标进行精确化设计。这就需要老师对一节数学知识有一个深刻的分析与理解,并与学生大数据平台相结合,设计出适当的精确目标。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取向,又能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从而使其真正的价值得以体现。

比如,在学习“毫米、分米的认识”这一节数学内容时,为了保证后续数学精准教学的开展效果,教师需运用大数据精准本节的数学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正确认识毫米、分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并建立一毫米、一分米的长度观念;要求学生能通过量一量活动加深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的理解。接下来,只需围绕以上数学目标设计和开展数学课堂即可。与此同时,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反馈,或者是学生没能掌握哪一部分数学内容,以及时调整数学学习目标,使其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通过这样精准毫米、分米的数学教学目标,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向更加明确,保证学生最终的学习实效。

)精准教学内容

在小学时期,学生的本性就是喜欢新鲜的东西,长时间面对单一、枯燥的数学知识,学生们很可能会感到疲倦,从而影响到他们的数学学习成绩。为此,在大数据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特定的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兴趣,利用大数据导入有趣的、有趣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数学教学的兴趣,迅速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为接下来的数学学习提供保障。在精准教学内容的时候,一定要牢牢地把握住这些知识,不能因为追求丰富而忽略了原有的数学知识,不然的话,学生就很难专心于自己的数学知识了。

比如,在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节数学内容时,为了提升小数内容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参与学习,教师则可尝试运用大数据引入丰富的内容,为学生播放国庆阅兵的视频,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与传统教学不同,不是直接要求学生接触小数,而是从视频入手,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而在播放阅兵视频的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观察视频中出现的小数,像国旗升到28.3米、在385.5米的标兵线上,等等。等到视频播放结束之后,再让学生分享他们发现的小数,由此引导学生逐渐接触和认知小数。与此同时,还可让学生谈一谈他们身边的小数。通过这样精准小数内容,可将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小数的学习上面。

(三)精准教学方法

精准地选择合适的数学教学方法,可以最直接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必须重视数学教学方法的精准性。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利用这种技术,可以把单调的文字转化为丰富多彩的图像、视频等形式,对学生的多种感官产生强烈的影响。这不仅可以迅速地引起学生的注意,还可以提高数学精确教学的新颖性,从而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主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最终的数学学习效率一定会得到提高。

(四)精准教学问题

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学生提出疑问是教师构建高效课堂、推进精准教学的契机,是教师引导学生精准理解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积极提问,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精准设计问题,以问题促进教学,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解答不断加深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有效方法,实现精准、有效的学习。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部分内容时,为使学生准确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教师可设计相关问题:“生活中有很多具数学图形的物品,如三角形的红领巾、长方形的五星红旗、正方形的窗户,还有一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物品。你们能说一说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过平行四边形吗?”根据该问题,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创设生活情境,展示关于平行四边形的图片,如商场门口的停车位图片等,启发学生思考。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图片中都有平行四边形,进而将数学图形与生活场景对应起来,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的理解。

教师再提出问题:“平行四边形有怎样的特点?你们能利用身边的三角板研究一下吗?”根据该问题,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平行四边形学具,如用硬纸板裁切的平行四边形纸板等,引导学生对图形实物进行探究。学生经历思考、动手测量的过程,利用三角板发现平行四边形具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特点,产生“如何描述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还能怎样解释平行四边形对边之间的关系?”等疑问。

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很好,你们已经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这是我们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之一。你们还有其他疑问吗?”教师肯定学生的发现,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引导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进行精准讲解,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精准复习指引

数学课程具有整体知识结构,需要学生一步一步学习,才能逐渐建构出稳固的数学知识网络。可以说,前面的数学学习是后续数学学习的基础,后续的数学学习同样也是巩固前面数学学习的有效方式。由此得出,数学复习对学生数学进步的重要性。因此,大数据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需注重数学复习的精准指引,帮助学生将所有的数学知识联系到一起。那么,教师可运用大数据,了解学生的薄弱之处,或者数学学习障碍,并带领学生进行复习和巩固。这既能让学生逐步形成扎实的数学知识基础,而且还能提升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效果。

比如,在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运用大数据开展精准的数学复习指引。第一步,运用大数据展示之前学习过的条形统计图,并让学生回想有关于条形统计图的内容,帮助学生复习、巩固。第二步,再次带领学生复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并尝试将这两者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复习,使学生尝试抓住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通过这样精准复习,引领学生巩固有关于统计图的知识,促使学生形成相关的知识网络。

)精准教学评价

大数据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需注重数学教学评价的精准性,精准到每一个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那么,教师可运用大数据设定出多维度的数学教学评价标准,包括学生态度、思维、能力等多个方面的转变,全程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从而促使学生数学学习质量不断提升。与此同时,还可给学生提供自我评价的机会,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更有利于学生的数学发展。

比如,在学习“三角形的特性”这一节内容时,教师要运用大数据评价学生的整个数学学习过程。故而,教师需针对学生学习三角形特性的过程进行仔细观察,并制定出多维度的数学评价标准,看学生能否认真思考三角形特性、能否主动探究等。当发现学生十分积极地思考三角形特征,教师则可以放大评价学生的这一优点,激励学生更认真地对待后面的数学学习。与此同时,再让学生自主评价他们学习三角形特征的过程。通过这样实现多维度的数学教学评价,带领学生从多个角度认知自我、改正自我,学生自然能得到较好的数学发展。

四、结语

教学作为一种被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在实际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精确教学可以简称为“针对性教学”,它既能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巩固学习、加强学习,又能使老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更准确地掌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学习中碰到的困难,使其得到充分的提高,达到高效的教学和高效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林雪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精准教学理念的应用与实践研究[J].教师,2023(12):51-53.

[2]苏玉惠.大数据背景下的小学数学精准教学策略探索[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7):119-121.

[3]李宇韬,刘东伟.小学数学“精·准”教学理论的构建[J].教师教育论坛,2022,35(6):44-47.

[4]余庆玲.大数据支持下的小学数学精准化教学路径分析[J].考试周刊,2022(14):91-94.

[5]李玉珍.混合学习环境下小学数学精准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J].新课程,2022(12):72-7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