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小学语文读写能力的策略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张清辉

江西省抚州市东临新区岗上积镇中心小学 江西 抚州 331805

摘要

在语文学科中,阅读与写作是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侧重点不同,却存在相互联系,有效整合阅读和写作,会发挥彼此促进的作用。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将阅读与写作分开教学,难以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只有达成阅读与写作的有效整合,才能够帮助学生突破在阅读、写作中的难关,提升学习成效,提高语文素养。文章围绕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密切关系进行分析,也对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效整合的重要意义、问题以及实施策略进行探索,希望能够有效整合阅读与写作教学,优化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得阅读及写作能力的发展,达成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写作 

正文


一、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效整合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教学水平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教学成效的提高,此为教育目标。采取适合的语文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将阅读与写作有效整合,会改善课堂教学环境,促使学生阅读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书籍,使学生直观感知相应资料,课堂教学具有趣味性特点。在这种学习模式中,学生会真切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在其积极参与中构建高效课堂,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得到锻炼与提高,提高教师驾驭语文课堂的能力。

(二)培养综合素质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科学指导,引导学生阅读对自己发展有利的课内外阅读书籍,使学生开展对书籍的深入分析与思考,也让学生记录自己阅读的真实感受,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阅读中,用心感知、体会阅读的乐趣,为语文教学增添活力,促使学生实现对更多知识的掌握,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且,学生的语文鉴赏水平也会在大量阅读中得到锻炼。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有效整合还会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准,让学生在充分阅读中获得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也在名家作品中学习语言表达的正确方法及技巧,使学生在进行表达时呈现更为生动、形象的内容,提高文章质量。

(三)发散学生思维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师应结合当前教育要求重视对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将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效整合,会达成课堂教学环境的改善,使学生在实际阅读中获得相应写作素材与方法的积累,也会使学生在进行写作训练的过程中深化对阅读素材的感悟以及理解[1]。教师为学生科学布置学习任务,会使学生在知识探索中发散思维,进行想象、思考等,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四)锻炼读写能力对小学生来讲,阅读是提升其语文素养与积累素材的主要途径,对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影响。在教学中将阅读与写作教学整合,需在教学中联系写作任务设计,正确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材料阅读。通过此方式,学生阅读学习的效率会获得提高,也能够推动学生读写能力的发展。

二、小学语文读写能力能力培养现状

(一)阅读教学内容不够丰富教学内容是否丰富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阅读教学内容不够丰富,是学生阅读能力无法有效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对于事物的理解能力稍有欠缺,语文阅读能力有待提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因素。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由于各地的教师资源不同,受到场地、资金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教师仍然是按照教学大纲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这也使得学生在小学阶段能接触到的阅读内容较少,若是教师和家长不对其加以引导,或者是不为学生选出正确的读本,会导致学生无法获得丰富的课外阅读。同时,部分学生对阅读产生较浓的兴趣,但由于其自身辨别能力不足,无法选出适合自身阅读的教育读本,则会使其阅读学习效率较低,对未来的语文学习产生消极影响。

(二)学生在课后缺少及时复习每个人在学习过程当中都有属于自己的遗忘曲线,这对其学习内容有所影响。同样地,语文阅读也存在遗忘曲线,遗忘曲线的出现使得学生在学习时,由于尚未对知识进行反复记忆,会出现对于一些内容记忆混乱的问题,阅读能力的提升也会因此受到一定阻碍。如果学生在课后可以得到良好的复习,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巩固阅读学习到的内容;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当中减少错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缺乏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关注部分学生无法积极应对写作练习,但是对于教师布置的写作任务又不得不完成,所以,学生为了完成任务,会采用摘抄各类文章等方法,没有重视文章的逻辑性,同时部分学生没有开阔的思维,也没有在阅读时进行思考,不重视积累写作素材[2]。所以,难以写出生动、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还有一些学生的文章存在口语化问题,在写作期间,大量重复利用同一词语,缺乏丰富的知识积累和词汇积累,所以难以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也会导致文章变得更加冗杂。

三、小学语文读写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指导读写方法,促进学生读写能力提高小学生若想掌握良好的读写能力,则必须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掌握良好的写作技能。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读写方法指导,将有效促进学生读写能力提高。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阅读文章的结构特点,观察作者的语言表达技巧。此时,教师再适当地布置一些随文练笔,指导学生先进行仿写练习,逐步熟悉优秀文章的结构布局,摸清写作思路,从无到有,一步步掌握写作技法[3]。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养成记笔记习惯。每一篇阅读文章都有好词好句,有可引发思考的句子,学生可进行摘抄,也可针对阅读文章书写阅读感受。在书写阅读笔记时,并无特定格式和要求,要质量,不要数量,不要求学生每日都要写阅读笔记,但要养成阅读记录习惯,记录内容要真实有意义。这样才能在不断的阅读积累与记录中,摸索出阅读方法,掌握写作技法,提升读写能力。例如,教师在开展《昆虫备忘录》教学时,本文以轻松而又随意的笔调,描写了昆虫的复眼和花大姐、独角仙、蚂蚱的外形与习性等,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探索昆虫世界的大门。这篇文章所在单元以感受多彩的春天为主题,主要是想要借助优美的文字,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同时,此年龄段的学生对昆虫的学习兴趣较为浓厚,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阅读时观察文章是如何布局的,可以从段落划分中得知具体的布局方法,也可以从具体的阅读内容中了解;与此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对文章中优美的字句、段落进行摘抄。并且,通过备忘录的形式,学生可以充分体会昆虫的外形、习性等方面知识,便于学生产生阅读兴趣。教师可预留出一部分时间,在学生对本篇文章全面学习结束后,鼓励学生模仿文章中的写作方法,写一写自己了解的昆虫或者小动物。比如小蚂蚁、蜻蜓、蝴蝶等,都是非常适合小学生的写作对象。在阅读与写作方法及习惯培养下,学生的读写能力将得到有效锻炼和提高。

(二)合理地进行仿写训练,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仿写训练也是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进行融合的一种常见教学方法,是连接二者的桥梁,无论是阅读课程还是写作课程,都可借助仿写训练的形式来展开。教师应当借助仿写训练,使学生更加真切地理解相关文学作品的内涵,了解相关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和创作手法,从而在进行知识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更加高效。然后教师可以传授一些相关的写作技巧,让学生在仿写训练的过程中加以应用,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风格。仿写训练也能够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写作素材,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不至于无从下手。有效的仿写可以帮助学生改善写作能力,提高写作水平[4]。比如,在教学部编版《落花生》一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认真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文章中将花生比喻成人,启发读者做人不能只追求体面,更重要的是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有价值的人。讲解完该课知识之后,教师可以选择文章中的相关片段,让学生进行仿写训练,引导学生发挥个人的想象能力,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从而将其与人的行为进行关联,凸显人的优秀品质。某些学生可能会由花生联想到竹子,竹子弯而不折,也很像做人的准则,应当柔中有刚,坚持自身的原则,做一个有韧性、有毅力、正直的人。借助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楚文章的内涵,提高个人的文学鉴赏水平以及观察能力。

(三)依托深度互动,促进读写结合.教师要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明确自身在教学中的定位,退居至点拨位置,并灵活转换引导者、活动组织者、教育者和共同参与者等多个角色,使学生保持课堂的主体位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考虑到读写结合的重要性,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了解学生的真实喜好与成长过程中的实际需要,从而对读写结合教学方案进行实时调整,使其与学生各成长阶段的需要相符合,促进读写结合更加深入,通过互动构建出新型师生关系。学生在轻松与舒适的环境中进行大胆创新与积极实践,有利于其有效利用在课堂中积累的经验,从而促进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同步提升。为此,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高阅读与写作指导的针对性与合理性,实现读写深度结合,同时有助于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打造出高质高效的读写课堂。例如,在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共同完成句子解析。教师提出问题:第一,“长长的”,表示雷锋叔叔走的路如何?第二,“泥泞”是什么意思,在文中使用有什么用意?第三,“抱着”“冒着”突出了什么?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了解到雷锋助人为乐的品质,提升阅读分析能力,学生也能够明白写作过程中选词的重要性,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实现读写教学有效结合。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将所学文章中不同的人与事进行汇总,归纳到相应素材库,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掌握与人物相关的写作技巧,进而提高写作能力,为写出情节生动、内容丰富的习作打下基础,提高读写教学的整体质量。

(四)发挥技术优势,实现读写融合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在读写教学中,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改善传统阅读教学的问题,丰富教学的形式。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选取更灵活的内容形式,深化对重点知识的训练。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例如,在理解文本的时候,可以播放与文章相关的视频,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观看影视作品,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文本体现的时代内涵,并且与现在的生活实际进行有效的对比,引发学生的思考,深化学生的理解[5]。除此之外,将不同学生分成小组,然后设定不同的任务目标。教师之所以要这样做,也是为了便于完成任务,落实教学的基本要求。不同小组间学生存在一定的认知差异,能力水平也不相同。利用小组的模式就是为了让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与此同时,小组间也会存在信息差,利用信息互通的模式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为了适应新的读写方式和手段,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从教授者变成参与者和引导者,这样才可以提高读写教学的效果,强化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等历史故事的时候,学生需要明确这些历史人物的特点,即这些故事是如何体现出历史人物的精神的,然后通过有效的写作表达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在讲解这样的篇目时,教师可以围绕着某一中心进行问题的设定。例如,在评判历史人物时,我们要抓住哪些方面?对于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我们又该对他做出什么样的评判?结合这些问题,学生可以在文本阅读的时候进行细致充分的思考,并将自己的结论与其他同学分享,最终得出答案。学生阅读的文本可以不限于教师课堂教学中所提供的文本,他们可以在课下到网络平台上去搜集相关的文章或是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和分析。

四、结论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阅读和写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而且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丰富的阅读以及针对阅读进行的思考,能够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有了丰富的素材,学生在写作时才会更有内涵,写文章的质量才会更高。小学课堂需要应景求变,开展学生写作实践训练虽然有困难,但是也要迎难而上,充分发挥写作的作用和价值。文章针对写作实践与小学语文阅读相结合、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融合、与语文实践活动相联系等方面阐述实践策略,希望真正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丁群.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J].当代家庭教育,202127):143144

[2] 燕红艳.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措施[J].课外语文,2021(22)125127

[3] 李秀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策略[J].天津教育,202120):148149

[4] 马战武.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措施[J].天津教育,202110):140141144

[5] 吕雪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措施分析[C]∥2020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20202182218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