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融入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策略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陈宇锋

黑龙江省高级技工学校,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150039

摘要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主要反映的是从业者在所从事的岗位上的价值取向以及他的行为表现。现如今工匠精神不再只是某一个特定行业的代名词,而是所有职业的从业者都应当不断去追求并且学习的方向。在对一个人职业的前期培养中就需要不断强调工匠精神,强调一个人在从事一项职业时必须要表现出来的敬业、精进、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本文将围绕工匠精神这一名词展开论述,提出四点策略以深度探讨如何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教育,体现这一精神更加深层次的内涵。


关键词

工匠精神;计算机课程;中职教学

正文


    对于中职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学校当中的学习实际上更多的是为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做直接准备,所以他们学习的内容是更加系统并且更加具体的有关职业的内容。在这一时期,学生的社会观以及职业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因此教师可以在这一方面为他们进行更多的塑造,培养更多有利于其职业发展的优良品质,其中就包括对学生的工匠精神的培养。

一、学习工匠精神,摆正职业态度

(一)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

学习工匠精神的第一步,首先就是要了解它的内涵,任何内容的学习都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职业精神的学习也是如此。因此,教师首先就需要在理论学习上为学生们打好坚实的基础,首先要有关于工匠精神的基本概念,然后才能够将它转化为更加可感的实际行动。将工匠精神传授给学生,教师自身就需要有充分的了解与准备,在教育前期,教师可以自己在网上查阅一些资料,明确工匠精神的准确定义以及所涉及到的范围,然后结合自己在工作中受到的启发与教育不断地完善授课内容,如果在课堂上需要一些案例来辅助论证的话,教师也可以积极的开展实地考察,采访在某一个行业做出贡献的模范人物,让他分享一些自己的职业感悟。教师可以将以上的一些备课经历集中成一份材料,然后进行系统性的整理,这样在上课的时候就能够节省很多找资料的时间与精力。在正式地为学生们授课时,教师要做到全面并且有条理,先从工匠精神的定义出发,再到所涵盖的范围,从最表面最简单的内容出发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其次,教师要有顺序有条理地为学生安排讲课顺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工匠精神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它主要可以从哪些行为中体现出来等这些更加深层的内涵。最后,教师应当有所总结与分析,针对学生们当前所学习的计算机课程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出计算机行业所应当具备的工匠精神有哪些表现,方便学生明确自己的行动目标。

(二)引导学生严肃对待职业

在上文教师带领学生们初步学习了工匠精神的内涵之后,紧接着教师就需要让学生们将这些内容联想到自己未来的就业中去。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并不仅仅是将它们记在脑子里,同样还需要有更加深刻的体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要努力通过对工匠精神的教育,培养学生对于职业更加严肃认真的态度,让他们明白只有摆正自己的职业态度,才能够完成自己的任务,在未来发展中拥有更多的可能。首先,教师可以从案例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们向案例当中的优秀模范学习,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将他们作为自己前进道路上的引路人。其次,教师除了让学生不断地向外界进行吸收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有适当的输出,例如从工匠精神当中的敬业这一角度出发考虑,教师可以让学生主动对于这一精神展开探讨与思考,引导其说出在自己的心目中,怎样的行为才能够称得上是敬业,而哪些不敬业的行为是自己日后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努力克服并且避免的。最后,在学习了工匠精神相关的理论性内容之后,教师还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制定与自己未来职业相关的一系列目标,学生学习与计算机相关的内容,可以让他们围绕计算机这一行业展开思考论述,认为在该行业从事相关的工作需要具备哪些优良的品质以及职业道德。教师通过在系统性的学习之后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启发与引导能够逐渐让学生形成向外界学习和自己主动思考工匠精神的意识,从而帮助学生们有效地摆正自己的职业态度,使其在岗位上展现更加优秀的自我。

二、紧跟时代脚步,深挖精神体现

(一)在时代发展中创新

现如今,任何事物想要在时代发展中存活并且进步,都必然少不了创新,工匠精神的内涵也是如此。随着时代的变迁,工匠精神这一名词也在不断的更新过程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有了更多的诠释。因此,为了让学生的学习也能够跟上时代的脚步,教师必须要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将工匠精神的新内容以及新范围持续地向学生跟进更新。例如在以前,工匠精神指的是从事一些工艺品制作的匠人,由于他们对于自己制作的作品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不断追求精细化,不断追求完美,因此将他们的这种认真严谨的精神称作是工匠精神。但是如今工匠精神值得不仅仅是匠人,它的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已经涵盖各行各业所有的从业人员,成为个人职业发展的指标之一。当前,对于中职学生所学习的计算机专业来说,在本职岗位上仅仅只是做到精益求精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可以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以及学生们当下的职业形式对于工匠精神教育进行一定的创新。例如当学生现在所掌握的职业技能仅仅只是最为基础的部分,如果想要在行业中有更加突出的表现就需要不断精进深化自己的技能,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创新”就是现代工匠精神的要素之一。教师要鼓励学生创新,不断活跃思维,发展灵活的头脑。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工匠精神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跟紧时代发展的脚步,坚守工匠精神,完成个人价值的实现。

(二)深度挖掘工匠精神表现形式

在深度学习了工匠精神的内涵之后,教师需要从更加实际的角度向学生们展示工匠精神的表现形式,明确工匠精神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有哪些具体行为的展示。在教育过程中,适当地引入一些实际的案例可以帮助学生更快的理解某一个精神或特质,直观地反馈到自己的实际行为当中去。教师为了培养学生们精益求精,在完成一项任务时若想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可以寻找类似的案例作为印证。例如火箭的火药切割师在人工切割火药时,需要百分之百的专注以及严谨,因为出现任何细小的错误都有可能引发爆炸,从而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工人在开始尝试对火药进行切割时,往往需要经过精密的测算以及长期的对于切割的技术以及手法磨炼与提升,付出无数的努力,最终才能够完成这一项任务。在这一案例当中,工匠精神得到了淋漓尽致体现,不仅有职业对于从业人员本身的高要求和高标准,同时也有工人本身对于这份职业严谨负责任的态度。教师通过这一案例的描述,非常直观地向学生们展现了精益求精的重要性,学生们在课堂学习之后会受到相应的感染,并且十分自然地反馈到自己的职业实践当中去。除此之外,很多方面对于工匠精神的表现都有具体的案例作为支撑,教师要善于寻找案例,善于在课堂上用现实感染和影响学生,让学生们能够获得更加长远的影响与成长。

三、实地探访考察,学习真人真事

(一)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一些意识形态方面的学习,除了在课堂上单方面地接受教师的灌输之外,更加高效的应当是开展实践考察活动,通过实际行为切切实实地去体验与感受,从而获得更多个人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这也是开展实践活动的意义所在。为了让学生对工匠精神产生更加深刻与长远的理解,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一系列的课外实践活动,走出课堂,走近更加真实的职场中去,近距离地与一些专业人员接触。从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的角度出发,教师可以在校外联系相关的计算机从业人员,为学生创造能够进行参观感受的机会。在正式参观开始之前,为了提高活动的效率,充分彰显出活动价值,教师可以做一些前期的相关准备:第一,规定好本次的实践参观流程,要会面的人员,参与体验的项目等等,教师可以适当提出一些不重要的内容,保留比较关键的部分,以方便学生们在庞大的信息中做出适当的删减;第二,如果设置有采访学习的环节,教师可以和学生们一起制定合适的采访问题,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能够获得更多想要的信息等等,问题的内容应当也是围绕着工匠精神展开的;第三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善于观察,不仅可以学习专业人员对于工作的态度,同时也可以学习他们在工作过程中与自己日常学习有差别的地方。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一系列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切身实地的体会到工匠精神在真正职场当中的展现。

(二)向具有工匠精神的榜样学习

在实践活动结束之后,为了发挥某一次活动更大的实际价值,教师可以在计算机课程上融入有关工匠精神榜样学习的相关内容。例如在计算机学习的过程中,通常都会涉及到一些相对来说比较复杂的操作环节。学生在计算机上的操作不仅要准确同时还要锻炼自己的速度,只有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才能够加快操作的速度。为了让学生在这一方面能够下定决心多练习多体会,教师可以在课外的实践过程中专门让学生接触相对技能比较高超的从业人员,从他的敬业精神精益求精的精神专注精神以及创新精神等等各个方面对他进行观察与学习。中职计算机课程当中,计算机学习对于学生们的技术操作要求相对比较高,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自己生活当中寻找上述的榜样,不仅是在技术上可以作为参照对象,同时在他的各种职业精神上也能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四、开展职业体验,考查学生精神

(一)学校组织相关计算机职业体验活动

为了提升学生在计算机操作方面的实务能力,使其将工匠精神融入到自己职业的方方面面中去,教师需要设计更加具有体验性的教学活动。计算机的职业体验活动有效融合了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锻炼以及工匠精神的学习,是中职计算机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实践环节。为了重点关注职业体验活动中有关工匠精神的体现,教师需要对活动的内容以及形式进行规范。从内容的角度考虑,教师需要在活动中包含工匠精神的不同要素,例如敬业、创新、精益求精等方面,同时也需要重视如何将这些内容与计算机相关职业联系起来。例如在职业体验过程中,学生需要完成一项综合性的计算机操作内容,教师不仅需要要求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的指标,同时也需要在工作的过程中时刻注意对工匠精神的展现。从形式的角度考虑,除了常规化的职业体验模式,教师可以在这一基础之上进行创新,例如两个学生在模拟职业过程中有所合作与交流,更加还原职场的环境。同时,学生需要在工作的过程中学会正确与他人合作,以便更快更高效地完成相关任务。总而言之,在相对比较真实的职场环境中,学生会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以及相关工匠精神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在体验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到自己还有哪些方面做得不到位,从而不断约束自己使自己得到进步和成长。

(二)在体验中考查学生态度

在职业体验过程当中,主要是学生参与,但是教师也同样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教师不仅要在前期为学生们安排好有关职业体验的各种环节,同时也需要在学生体验操作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并且做出相应的评价。教师对于学生的观察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第一,学生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有哪些工匠精神的体现,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已经具备的美好品质,在后续对于学生的评价过程中重点强调和表扬,让学生能够在后续真实的职场中长久坚持;第二,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对待工作的态度,从学生的状态表现中可以看出他们是否热爱这份职业,对于这份职业是否具有十足的耐心与积极性等。针对学生表现出来的不同的工作态度,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在后续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相关教育,帮助学生不断形成对于从事计算机相关工作的积极性;第三,从计算机相关学习内容的特殊性角度考虑,教师需要将工匠精神的教学重点放在创新与精益求精这两个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在后续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对于一项任务不断做到最好的精神。总而言之,在计算机课程当中融入工匠精神,有助于教学更加顺利地开展,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结束语:

    以上的四点论述主要是从工匠精神的学习理解感悟以及最终的实践这几个方面展开的。工匠精神的培养在中学教育阶段应当早做打算,尤其是对于即将步入到职场中的中职学生来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对于学生在思想道德上的培养越具体越能够让学生在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中有更加明确和长远的规划。

参考文献:

[1]项敏. 中职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探究[J]. 读与写,2020,17(12):4.

[2]王丽丽.浅谈工匠精神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世纪之星—交流版,2021(19):0132-0133

[3]吴锦秀. "工匠精神"对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的启示[J]. 数码-移动生活,2021(2):80-8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