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生物单元作业设计的应用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王永慧

天津市南开翔宇学校初中部,300480

摘要

伴随“双减”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作业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作业设计亟待创新和改进,应运而生的单元作业设计为一线教师提供研究的新思路。本文以人教版初中生物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为例阐述单元作业设计的应用研究过程,包括研读教材和课程标准、明确单元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制订单元作业目标、统筹设计单元作业和反馈优化单元作业等步骤。


关键词

“双减”背景;单元作业;作业设计;核心素养

正文


一、研读教材和课程标准 

人体的各个系统相互协调与配合,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健康是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良好的行为习惯对维护机体健康至关重要。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传染病的危害,理解人体免疫的基本原理,认识到控制传染病的基本措施。通过对传染病和免疫、医药与急救等知识的学习,认同生物学及医学伦理观念,养成健康生活的态度行为习惯,综合提升生物学核心素养。

二、明确单元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

1.单元内容要求(课标2022版)

概念6 人体健康受传染病、心血管疾病、癌症及外部伤害的威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医疗措施是健康的重要保障。

6.1人体具有免疫功能,通过计划免疫等措施能够预防传染病。

6.2 生活习惯与行为选择能够影响健康。

2.单元学业要求(课标2022版)

1)关注有关传染病的社会性科学议题,举例说明传染病的危害;辨别信息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并做出合理判断;尝试提出有效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2)关注常见疾病对人体和社会产生的危害,模拟展示特定情况下的救方法(如人工呼吸、心肺复苏、包扎止血)拒绝吸烟、饮酒和毒品;学会科学、合理地用药;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增强机体健康。

三、制订单元作业目标

1.能通过概念判断各种疾病是属于传染病。(生命观念)

2.区分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生命观念、态度责任)

3.借助图片等说出人体的免疫功能,分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由此说出计划免疫的意义。(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4.通过基础练习,握安全用药原则并学会运用一些急救方法。(探究实践、态度责任)

5.关注心脑血管病、癌症危害,能和他人分享不当的生活方式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6.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锻炼自主查阅、搜集资料的能力,并对上述标完成拓展延伸,进而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相关实际问题。(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

四、统筹设计单元作业

课题

学习目标

作业概述

类型

形式

难度

时长

1.能通过概念判断各种疾病是属于传染病。(生命观念)

2.区分传染病的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生命观念、态度责任)

1. 能够列举常见的传染病和病因。

基础巩固类

口头

2分钟

2.完成练习册中的选择题和综合题。

基础巩固类

书面

5分钟

1. 了解免疫原理和人体的三道防线。(生命观念)

 

 

2. 区分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1. 借助图片区分人体的三道防线。

2.将免疫系统类比成守城的军队,尝试说出不同防线在守“城”中的作用。

基础巩固类

口头

5分钟

2. 编排短剧,合作完成角色扮演,呈现抗原入侵后,淋巴细胞产生相应抗体和相同抗原再次入侵的免疫过程。

拓展提高类

实践活动

不限时

1.掌握安全用药原则。(生命观念)

2.模拟展示

特定情况下的急救方法(探究实践、态度责任)

1.根据家庭成员的健康需要,和家长共同设计和采购家庭小药箱中的药物清单。

综合实践类

实践活动

不限时

2. 以居住的地点为中心,绘制周围医疗机构的所在位置图,设计最佳路线图。

跨学科主题学习

实践活动

不限时

1.关注常见疾病对人体和社会产生的危害 

2.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增强机体健康。(探究实践、态度责任)

上网查找真实的吸毒案例,列举吸毒对个人、家庭及社会造成的危害,提高拒绝毒品的认识。

综合实践类

实践活动

不限时

五、一课书的具体作业设计

《传染病及其预防》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生物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主要研究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重点是能够理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并尝试在生活中运用。

1.基础类作业(5分钟):基础练习

1)下列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A.蛔虫病    B.新型冠状肺炎    C.贫血   D.龋齿

【参考答案】C   

【核心素养与设计意图】本题改编自课本P72的表格,检测学生对作业目标1的掌握程度,同时引导学生重视课本内容,培养学生生命观念方面的核心素养。

2)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来看,隔离新冠肺炎感染者属于(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消灭病原体

【参考答案】A

【核心素养与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作业目标2的掌握程度,引导学生结合知识理解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态度责任方面的核心素养。

3)在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党中央始终传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有序推进全民免费接种新冠肺炎疫苗。下列关于接种疫苗的叙述错误的是(    

A.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保护易感人群

B.接种疫苗能引发非特异性免疫

C.接种疫苗有助于第三道防线的建立和形成

D.接种疫苗能刺激人体产生相应抗体

【参考答案】B

【核心素养与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作业目标3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对政府防疫政策的认同感并了解防疫常识,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方面的核心素养。

2.应用类作业(8分钟):提升练习

如果小明同学患了流行性感冒,你要带他去医院,请问此过程中需要采取哪些措施?在去医院前,你还需要为他购买一些药物,对此有哪些注意事项?请查阅资料后完成。

【参考答案】戴口罩、避免接触他人等;注意购买的药是否属于OTC类药物;是否符合症状;是否有副作用;是否过敏等(言之有理即可)

【核心素养与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作业目标6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自主查阅、搜集资料的能力,进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综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3.探究实践作业(1-2周) 

如果你通过层层筛选成为学校的防疫宣传员,结合课本知识,利用身边资源查阅资料,项目组合作制作富有新意、温度且具有科学依据的手抄报、海报、宣传单等内容,也可以录制视频宣传与解释流行病学特点、传染病相关的预防措施,解释疑似病例、确诊病例以及轻型、普通型、重型等内容,向学校、社区等地进行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

【核心素养与设计意图】提升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锻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框架的能力,整合各种资源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综合提升核心素养。

六、作业设计的优化反馈

在作业完成之后,通过观察、采访、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学生对作业设计的反馈建议,对收集到的反馈进行深入分析,评估作业设计的优缺点,找到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将优化后的作业设计再付诸实践,不断调整和改进,提高作业设计的有效性,达到减负增效的效果,发挥作业应有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季虹.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评一致性的单元作业设计研究[J].考试周刊,2022(46):115-120.

[2]杨海燕,黄桂.“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生物作业的优化思路与实践——以“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为例[J].教育观察,2023,12(08):102-10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