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摘要
关键词
情境教学法;高中化学;应用
正文
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高中教师面临着很多的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与时俱进,勇于接受时代的挑战,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思想,研究教育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将情境教学法运用于化学课堂教学,会助力高中化学教学效果的提升。文章针对高中化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应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情境教学法概述
情境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教学空间和教学用具模拟出来的场景教学,丰富的教学场景展示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理解和吸收。情境教学的关键是要通过仿真情景来调动学生的情绪,让他们主动学习、消化知识。在高中化学课堂上,恰当地应用情境教学,阐述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展示丰富的化学知识世界,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加大学生的知识构建。根据教材的内容适当增加一些化学拓展知识,融合情境教学,让高中化学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情境教学可以把学生置于一个既定的情境中,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会到生动、活泼的化学知识,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的构成,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价值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教师作为主要的知识引导者要采用激励的形式,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为以后的高中化学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情境教学能够改变传统讲授式的教学形式,根据教材知识模拟化学知识场景,让学生脱离教室,感受其场景变换形态,使高中化学的学习更加活跃。所谓的情境教学,就是将生活中的内容和化学实验场景融合在一起,极大地增强学生对化学的感悟,让化学思维根植脑海深处,拓展其知识构建能力。另外,高中化学教师还可以对一些简单易懂、容易记住的知识,开展情境化的模拟,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二)提高教学质量
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只需要教书,在教学中往往缺乏灵活性,无法形成高效的化学课堂。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让课堂变得没有生气,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导致高中化学教学质量参差不齐。而在情境教学中,可以把抽象的知识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让课堂充满趣味,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满足教学需求
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育人,以人为本,教师需要掌握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形式。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和运用的平台,学生可以理解和掌握知识,还可以提高自己的各种技能,学习和运用知识。因此,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课堂上,要以教学需求为中心,应用情境教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高中化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一)通过实验创设情境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神奇好玩的化学实验是学生最喜欢的环节。有趣的实验操作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够增强情境学习效果。在教学前,教师先向学生讲解有关的基本化学知识,让他们对实验背景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开展实验示范,帮助他们进行实验。教师要为学生准备好实验设备,并组织安排实验小组,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提高实验效果。例如,在化学实验“分液”的操作训练中,教师应向学生讲解实验所需的工具和实验的准备工作,提醒实验的注意事项,分析分液漏斗内外压力的关系和漏斗内液体体积的定义等,让学生掌握实验操作的要点。在此课程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在教学上加大投入,既要投入一定量的时间和精力,又要向学校申请材料、设备、场地。因为这些内容过于枯燥,学生往往掌握不好真正的要点。此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视频清晰地展示自己录制的实验操作步骤,让学生了解实验每一步的内容。化学实验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演示复杂的操作过程,让学生对化学研究产生更大的兴趣。在实验条件充足的前提下,教师应带着学生走进实验室,在讲授知识、做实验示范的同时,加强学生的记忆力,提高课堂的学习效果。演示实验完成后,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为了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在学生操作实验时,教师要全程巡视,及时指导,处理突发问题。
(二)创设问题教学情境
问题教学情境是指教师通过提出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将问题教学情境应用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教师需要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教师还可以设计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然后根据小组合作探究,对自己的解决方案进行补充,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其次,教师应根据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实际困惑进行问题教学情境设计,并及时提供实验数据、文献资料或模拟软件等辅助资源和学习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最后,教师应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法,评价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学习成果,帮助学生了解自身不足。另外,学生也可以针对教师设计的教学情境进行评价,促使教师从中获得反馈和启发,设计出更加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问题教学情境。
(三)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生活化教学情境是指将化学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和实际应用场景相结合,通过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化学知识的教学方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情境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动机、促进知识迁移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教师可以根据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知识设计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以此增加学生的生活常识,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例如,在学习有机化合物时,教师可以从身边常见的食物添加剂、香精、染料等物质入手,让学生了解有机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第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发现生活中的化学知识,用化学原理分析和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和问题。
例如,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教师可以以饮食中的酸碱性食物为例,让学生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特点以及应用条件。通过将抽象的化学知识与具体的实际情境相结合,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第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设计,利用实验解决相关化学问题。通过亲身实践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以及原理的记忆和理解,而且可以促进学生思维活动,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四)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多媒体教学情境是一种常见的情境教学,是指通过多媒体技术和工具,以情境化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教学方式。第一,在实施多媒体教学时,教师需要具备熟练的多媒体技术操作能力,包括熟练地操作投影仪、电脑、音频设备等多媒体工具以及各种教学软件和应用程序,以确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灵活地运用它们进行教学内容展示。第二,教师需要参加相关的培训和研讨会提升自己的多媒体教学情境设计能力和教学能力。培训和研讨会可以帮助教师掌握最新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和教学资源,学会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针对课堂重难点知识进行教学情境设计。另外,在研讨会上,通过与其他教师交流、分享,教师还可以获得更多的多媒体情境教学经验和教学策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第三,在进行多媒体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首先,教师应该清楚掌握每节课的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恰当的多媒体教学资源,设计最为贴切的教学情境。其次,教师要合理安排多媒体教学情境的引入时间和顺序,比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学习状况,适当地引入多媒体教学情境,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促使学生高效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五)创设竞赛训练情境
化学作为一门注重实验的学科,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将竞赛引入化学课堂中,通过开展竞赛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通过竞赛来分析解决问题。通过开展竞赛情境训练,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授完分子式和结构式之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化学竞赛,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两个碳原子在一个平面内,如何反应),然后让学生将化学反应方程式写下来,最后让学生进行交流与讨论。通过这样的竞赛,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知识总结能力和归纳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将竞赛引入化学课堂来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或者在讲解完碳原子的结构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竞赛,比如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些实验来验证这一结论。比如将生石灰粉(或熟石灰粉)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中,然后在烧杯中倒入一些氢氧化钠溶液(或生石灰水)等,等生石灰和水充分反应后(或生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让学生用烧杯在眼前晃几下观察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将自己的实验现象记录下来,然后再在一旁帮助其他同学记录。这样通过竞赛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还能对化学知识进行巩固与消化。通过构建竞赛训练情境,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构建竞赛训练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他们的化学综合技能。
(六)创设思考与探究的教学情境
在实际教学中,建立一种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思考和探索的教学环境,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它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才能开展相应的实验,而且在实验结束之后,教师还应带着学生进行专业的分析。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又可以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总结所学知识,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学生也可以将自己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中,从而实现学以致用。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可以使用的问题情境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课堂上不能拘泥于单一的问题,而是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运用,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使用现代技术,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前多做一些准备,从网上或者其他的材料中搜集一些视频或者相关的图片,制作相应的课件,根据课堂上的实际情况,在课堂上适当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问题教学法在情境模拟中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例如,在化学反应与能量一课教学中,教师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手机、电动车、电视机等,再通过讲解发电的原理,让学生了解其中的能量转换,并提出问题:“能不能利用其中一个设备来将化学能直接地转换为电能?”在学生答完题后,利用多媒体演示锌板和铜板在H2SO4中的插入过程以及接线后的情形。在经过课堂探讨后,教师可以利用动画的方式,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展示出来,让同学们对原电池的构成情况有一个更好的了解。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可以更快地参与教学,激发思维;教师在总结时,合理扩展相关知识,使学生更快地了解和加深所学的知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将零散的化学知识进行整合和归纳,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同时,情境教学法还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创新应用,合理地导入情境教学方法,使教学回归本体,达成有效学习这一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贝伟浩,张金恒,潘卫周.高中化学实验本体研究“六策略”实践案例[J].中学教学参考,2021(29):63.
[2]曾永裕.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数字化实验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21(29):68.
[3]郝顺英.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高考,2020(8):32.
[4]沙勇军.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2019(35):127.
[5]梁有录.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试题与研究,2019(34):191.
[6]刘振立.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1(28):51.
[7]丁永胜.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1(28):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