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中职体育游戏化教学的实践路径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党喜妍

滦州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063700

摘要

《课程标准》从体育兴趣、运动能力、体育习惯、生活方式、思想品德等方面概述了体育教学之于中职生的重大意义,这也是中职生体育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要以此为切入点,突出时代性与人性化要求,致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释放体育课程的多元魅力与价值。


关键词

中职体育教学 核心素养 体育游戏竞赛活动 运动技能

正文


对学生而言,在游戏化氛围中参与体育运动,能够形成自我意识,对体育产生一种发自内心本源的热爱和激情,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从而以较高的效率锻造运动技能。教师要重视以游戏化教学重构体育课堂,打造“大体育课堂”或“泛体育场景”,让学生通过参与运动游戏感知体育的乐趣,提升运动能力和心理素质,切实增强体育运动的行为能力。如,在足球、乒乓球、田径等项目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趣味性十足的游戏项目,构建竞技性目标,激发学生的胜负欲,使其在分组配合、争取胜利、达成目标的过程中锻炼身体、磨砺意志、提升团队配合能力,实现“身心智行”的有机统一。

一、创新游戏技法,增强学生体育热情

1.课内竞赛游戏。

即以体育课堂教学为依托,将竞赛目标与体育游戏相结合,驱动学生围绕竞赛要求开展游戏。如,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分组篮球(足球、羽毛球等)对抗赛,评出优胜组(或个人),并给予适当激励。

2. 周期性运动游戏。

此类游戏以周期性、阶段性游戏为主,目的是促进学生体育技能与实践能力发展,在特定周期内检验教学成果。如,定期安排学生参与马拉松竞逐游戏,按照“健康跑”“迷你跑”“半程马拉松”“全程马拉松”分级要求,驱动学生拾级而上,在特定周期内提升运动素质和运动能力。

3. 信息化游戏。

教师以中职学校信息化转型升级为契机,借助信息化渠道和平台设计体育游戏,增强学生参与游戏的欲望与获得感。如,教师可以通过公众号、微信群等发布乒乓球游戏任务与导学案、预习案,要求学生开展预习、尝试、互动,形成线上线下游戏融合,提升游戏教学的辐射力。

4. 课外自主游戏。

此类游戏以学生自主、自发参与为主,教师可相机发布课外游戏任务,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参与游戏,激活学生的个性发展动能。如,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本地体育运动素材,让学生参与“抖空竹”“踢毽子”“滚铁环”等民间体育游戏,培植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运动习惯。总之,中职体育教师要依托游戏化教学要求,综合运用课内竞赛游戏、周期性运动游戏、信息化游戏、课外自主游戏等,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感受体育魅力,提升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运动能力。体育游戏技法的创新凸显了“快乐体育”及“终身体育”的理念,对学生全面发展十分有益。

二、拆解游戏步骤,推动教学激趣益智

《课程标准》对塑造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也给教学实践指明了方向。从游戏化教学的特点着手,教师应当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体育课堂的泛化认知,让学生成为体育游戏的“主人”,实现体育游戏教学功能最大化。教师可以采取混合式教学方式,有效拆解体育游戏教学的步骤和流程,实现学科教学激趣益智,为学生体育素质提升创造条件。如,在“接力跑”教学中,如果教师按照传统授课方式进行讲解,很难使学生产生兴趣,接力跑最终也会成为“走过场”,使学生在此过程中难以提升配合意识与运动技巧。基于此,教师可以设计“限时接力跑”游戏,让学生以34人为一组,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接力跑并排出名次,对表现优异的小组和学生给予公开表扬;又如,教师可以结合接力跑特点设计“拍球接力跑”游戏,让学生一边拍篮球一边跑完100米,并对学生拍球完成度和所用时长进行综合评定,选出表现优异的学生予以奖励。在上述两个游戏完成后,教师可随即带着学生对游戏步骤进行拆解:①在“限时接力跑”游戏中,应熟悉跑的线路,争取以最快的时间跑到终点,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名次;②“拍球接力跑”游戏要首先掌握拍球技巧、熟悉球感,然后提高带球跑的速度和成功率,这样才能跑得更快。对体育游戏的拆解,可以让学生抽丝剥茧地感受运动的乐趣,形成对体育课的立体感知,促进其核心素养发展。

三、打造生活化游戏,展现体育育人功能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让学生把单项技术的训练置于游戏和比赛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中职体育游戏化教学过程中,生活化游戏的运用必不可少,这是释放学科育人功能的重要抓手。教师要巧妙设计生活化的体育游戏,运用情境构建、要素组合、启迪引导、互动探索等方式,让学生通过生活化游戏感受体育运动的乐趣,在参与游戏、品味运动中形成素养,切实提升个人运动技能和实践能力。一是构建生活化场景,提升游戏教学效能。构建生活化的体育游戏场景,符合中职体育教学要求,有利于提升教学综合效能。《课程标准》的“教学提示”板块明确提出,“采用新颖有趣的结对互助练习、教学比赛、拓展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对体能练习的兴趣”。例如,许多中职生热衷于观看NBA比赛,对高水平的篮球竞技十分熟悉,对篮球明星也如数家珍;还有的中职生喜爱欧洲五大足球联赛中的球星和球队,对欧洲足球竞技十分向往。教师可以据此打造生活化的游戏场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篮球、足球竞技作为游戏素材,从激发“情感认同”与“共情意识”的角度,设计篮球训练游戏、足球对抗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如身临其境,提升游戏获得感,增强运动技能。诸如“花式投篮”“任意球射门”等游戏,都可以成为中职生模仿偶像、表达个性、锤炼运动技能的重要载体。二是细化游戏项目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游戏化体育教学的开展,契合“学习动机理论”与“人的主体性理论”,实际上是对“以学生为中心”教育观的贯彻和践行,凸显了人性化教学的实践意义。为此,教师可以重点打造“情感趋同类游戏”与“生活兴趣类游戏”,挖掘更多生活化素材,丰富体育游戏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如,教师设计“交替接力跑”“户外轮替”游戏项目,让学生分组替换参与体育竞赛,感受竞争的压力和体育运动的乐趣,形成自我意识与竞争精神,增强运动思维。由此可见,以生活化的体育游戏为依托,通过场景和情境的构建、生活化体育元素的发掘和应用,能够让学生在情感趋同、共情意识与兴趣引导下参与体育游戏活动,进而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总体而言,随着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不断发展,以游戏化教学为代表的实践模式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对教学效能提升产生了积极影响。体育教师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在科学、准确分析学情的基础上细化游戏化教学举措,将中职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培养作为教学核心目标,切实发挥体育游戏的多元价值。教师可以通过创新游戏技法与形式、拆解体育游戏步骤、优化游戏竞赛活动、构建生活化情境等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体育热情,促进其运动技能、思想情感、体育品德的发展,为不断增强中职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石通宏,刘贞力.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体育游戏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202321.

2]何韵莹.浅谈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科技风,20239.

3]林丽.论游戏教学法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界,202235.

4]韦文辉.中职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游戏的巧妙导入分析[J.文渊(中学版),2021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