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支气管镜联合机械振动排痰治疗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摘要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机械振动排痰;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治疗效果
正文
重症肺炎作为呼吸科常见危重症一种,其存在概率呈现出诸多并发症,以呼吸衰竭较为常见[1]。二者合并出现后,会导致各类不良结局发生概率以及临床治疗难度明显增加。当前针对重症肺炎患者在治疗期间,以抗感染为主,部分患者通过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后,仍然无法获得明显疾病控制效果,而且肺部炎症仍然存在,消退不明显,较易表现出耐药性肺炎[2]。在此种情形下,通过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能够将患者呼吸道中微生物以及炎症分泌物有效清除,使病原体针对肺部组织造成刺激减轻,从而对呼吸道畅通加以促进,将临床症状显著减轻[3]。机械振动排痰方法有效运用,能够对患者肺部准确以及定向叩击,通过持续振动对呼吸道中黏稠痰液排出给予促进,将通气功能显著改善[4]。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我院收治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探究通过纤维支气管镜配合机械振动排痰方法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充分说明此种治疗方法意义所在,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时间范围处于2020年2月~2022年4月阶段的60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展开分组对比研究;所有患者的分组依据为投掷硬币法;30例参照组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55~82(69.25±2.25)岁;病程1~5(2.25±0.69)d;BMI18~27(23.15±2.25)kg/m2;30例研究组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56~83(69.27±2.28)岁;病程1~6(2.27±0.64)d;BMI18~26(23.18±2.28)kg/m2;就两组的一般资料展开比较,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BMI统计结果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 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存在机械通气指征;②短期未接受系统治疗;③知晓此次研究方案,对于研究可以积极配合。排除标准:①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性疾病以及精神疾病;②伴有严重脑外伤疾病;③伴有恶性肿瘤疾病以及脑血管疾病;④存在心脏、肝脏以及肾脏器官功能障碍情况;⑤在入院后3d内表现出死亡现象。
1.3 方法
两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入院后,均对其展开机械通气、氧疗、解痉、抗感染、酸碱水电介质紊乱纠正以及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两组展开如下治疗:
1.3.1 参照组
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方法完成疾病治疗。保持6h空腹后,展开对应治疗。具体治疗前,采用利多卡因5mL实施雾化吸入,剂量为20g/L,时间为30min。通过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将纤维支气管镜置入,对负压实施调节。通过负压吸引,将呼吸道内分泌物有效吸出。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将15mL生理盐水灌入。对患者实施反复灌洗,直至排出澄清液体。完成彻底灌洗后,将纤维支气管镜撤出,结合患者的病情状况,控制治疗频率为1次/1~3d。
1.3.2 研究组
参照组基础上,采用机械振动排痰方法完成疾病治疗。在开展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前展开机械振动排痰操作。主要利用振动排痰机完成对应治疗。以自动叩击模式完成,确保叩击头同患者胸背部紧贴,以规定顺序对叩击头移动完成排痰操作。保持30min持续时间。结合患者的病情状况,控制治疗频率为2~4次/d,对于两组患者共实施为期1周治疗。
1.4 观察指标
1.4.1 研究组、参照组的临床疗效对比
显效:患者的呼吸衰竭情况获得纠正,呼吸系统系列症状均转为正常,能够做到自主呼吸,对患者实施痰液病原体检测,获得阴性结果;对患者实施CT检查,发现患者肺部炎症病灶吸收程度在50%以上;有效:患者的呼吸衰竭情况获得改善,呼吸系统系列症状均获得改善,对患者实施痰液病原体检测,发现阳性减弱;对患者实施CT检查,发现患者肺部炎症病灶吸收程度在50%以下;无效:患者的呼吸系统、呼吸衰竭等系列组织未获得缓解,患者的肺部炎症病灶大小以及痰液病原体性质未获得缓解。
1.4.2 研究组、参照组的动脉血气情况比较
指标主要包括PaO2(动脉血氧分压)、SaO2(血氧饱和度)、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1.4.3 研究组、参照组的发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1.5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中采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23.0。计数资料的表现形式为n(%),检验工具为X2检验;计量资料的表现形式为,检验工具为t检验,以P<0.05为存在显著差异。
2、结果
2.1 研究组、参照组的临床疗效对比
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展开比较,研究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统计结果提升明显(P<0.05)。(见表1)
表1 研究组、参照组的临床疗效对比 [n(%)]
组别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 |
研究组(n=30) | 20(66.67) | 9(30.00) | 1(3.33) | 29(96.67) |
参照组(n=30) | 10(33.33) | 10(33.33) | 10(33.33) | 20(66.67) |
X2 | 9.0167 | |||
P | 0.0026 |
2.2 研究组、参照组的动脉血气情况比较
治疗前,与参照组PaO2、SaO2、PaCO2水平展开比较,研究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统计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与参照组PaO2、SaO2、PaCO2水平展开比较,研究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PaO2、SaO2水平提升程度明显,PaCO2水平降低程度明显(P<0.05)。(见表2)
表2 研究组、参照组的动脉血气情况比较 ()
组别 | PaO2(mmHg) | SaO2(%) | PaCO2(mmHg)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研究组(n=30) | 45.65±5.31 | 86.71±4.15 | 71.39±5.25 | 88.29±4.25 | 77.66±6.53 | 44.85±3.89 | ||
参照组(n=30) | 44.29±6.43 | 80.59±5.23 | 70.53±7.16 | 84.11±5.05 | 78.41±7.39 | 48.61±5.15 | ||
t | 0.8932 | 5.0207 | 0.5305 | 3.4687 | 0.4165 | 3.1909 | ||
P | 0.3754 | 0.0000 | 0.5978 | 0.0010 | 0.6785 | 0.0023 |
2.3 研究组、参照组的发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与参照组发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展开比较,研究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缩短程度明显(P<0.05)。(见表3)
表3 研究组、参照组的发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d,)
组别 | 发热时间 | 机械通气时间 | 住院时间 |
研究组(n=30) | 4.85±2.07 | 5.31±1.09 | 9.49±2.69 |
参照组(n=30) | 6.29±2.36 | 8.43±1.26 | 12.06±3.11 |
t | 2.5124 | 10.2572 | 3.4233 |
P | 0.0148 | 0.0000 | 0.0011 |
3、讨论
对于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而言,其呈现出较大治疗难度[5]。因为患者表现出较差的通气状况以及较弱的呼吸肌力,从而呈现出较多的黏稠气道分泌物[6]。在此种情形下,单纯通过常规抗生素静脉给药,无法确保药物对肺部病灶直接作用,呈现出较低血药浓度,无法获得显著效果[7]。
结合本次研究发现,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展开比较,研究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统计结果提升明显(P<0.05);治疗前,与参照组PaO2、SaO2、PaCO2水平展开比较,研究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统计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与参照组PaO2、SaO2、PaCO2水平展开比较,研究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PaO2、SaO2水平提升程度明显,PaCO2水平降低程度明显(P<0.05);与参照组发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展开比较,研究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缩短程度明显(P<0.05),分析此种结果原因为,治疗期间,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属于常用手段,能够于直视条件下从肺部病灶进入,可将支气管中的炎性分泌物以及痰液清除,对炎症反应扩散进行抑制,但此种方法单纯应用,无法将痰液彻底清除[8-9]。在此基础上,机械振动排痰方法的合理应用,可将疗效显著提升,将患者动脉血气情况显著改善,对于分泌物以及痰液排出彻底给予促进,将患者的呼吸功能提升,将局部炎症消除,将临床症状改善,最终将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升[10-11]。
综上所述,临床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机械振动排痰方法完成治疗后,对于患者疗效提升,动脉血气情况改善,发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的缩短,获得的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张家艳,魏华华,范华颖,等. 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力学指标的影响[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22,44(4):400-403,412.
[2]甘燕青,谢丹,左丽萍,等.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BAL)联合无创通气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33(12):1828-1830.
[3]张欣欣,罗源,杨庆斌,等.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对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疗效、CPIS评分及血清炎性指标水平的影响[J]. 山东医药,2022,62(4):86-88.
[4]李德,张荣燊,杨宁宁.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高流量吸氧湿化仪治疗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J]. 四川解剖学杂志,2022,30(2):59-61.
[5]窦海滨,李红义,李林静,等. 血必净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灌洗对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血气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 辽宁医学杂志,2022,36(2):43-46.
[6]雷雪超,李峰,梁国彩.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对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疗效、肺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J]. 解放军医药杂志,2022,34(1):69-71.
[7]任茂,谢云,王天轶,等. 胸腺法新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J]. 临床误诊误治,2022,35(8):25-30.
[8]欧志成. 纳洛酮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治疗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2022,34(14):34-36,40.
[9]黄方剑. 支气管肺泡灌洗辅助无创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J]. 浙江实用医学,2022,27(2):101-104.
[10]刘毓,马冬璞,杨艳鹏,等. 纤维支气管镜联合机械振动排痰治疗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效果[J]. 河南医学研究,2021,30(15):2779-2781.
[11]宋文斌,杨林. 血清PCT、D-D水平预测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灌洗治疗效果的价值[J]. 河南医学研究,2021,30(27):5076-50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