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护理干预对感染科老年肝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摘要
关键词
生活质量;感染科;睡眠质量;多元化护理干预;老年肝病;心理状态
正文
对于老年患者来讲,其常常伴随多种疾病,因为疾病的影响、身体机能随着年龄增加而不断衰退的影响下,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在临床过去的护理中,以常规护理方式为主,尽管可以将老年肝病患者的护理需求满足,但是对于其生活质量来讲很难提高[2]。特别是此类患者的生理、心理等多个方面比较脆弱,常规护理并不能全面关注其需求。多元化护士属于应用效果比较良好的措施,其主要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从环境、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对患者实施护理,对于患者不良情绪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存在非常重要的作用[3]。所以,本研究将感染科老年肝病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50%患者实施多元化护理干预,分析其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研究的118例老年肝病患者均来自于感染科,样本收集的时间范围是: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男30例,女29例,平均年龄(69.52±0.41)岁;对照组59例,男31例,女28例,平均年龄(70.48±0.37)岁,两组资料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即住院过程中将生活护理、健康教育、病情监测、遵医嘱用药等护理干预提供给患者。
观察组:多元化护理,包括:⑴心理疏导。临床在对患者治疗和护理过程中,需要同其做好沟通、交流工作,利用介绍治疗成功案例等方式使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正确的人生观,让其在接受治疗过程中保持愉快心理。护理人员在每天查房过程中需要对患者适当安慰,将心理干预工作做好,根据其情绪状态、心理需求实施针对性干预,从而将其悲观思想爱上,不良情绪缓解,协助其形成疾病治疗的信心。⑵病房环境护理。将舒适温馨的病房环境提供给患者,保证干净、舒适、整洁且具有良好通风,确保空气流通及适宜的温度、湿度,保证柔和的光线,避免强光刺激而对其睡眠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对于严重打鼾等特殊的患者来讲,需要安排其到单独的病房中,避免此类患者对附近患者产生影响。夜间巡房过程中应该保证轻柔的动作。尽可能不让治疗时间重合休息时间,尽量将夜间护理工作在白天操作,方便良好的睡眠环境的建立,进而改善其睡眠质量。⑶健康宣教。为患者细致介绍作息习惯良好对于患者疾病治疗的益处,同时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制定个性化更强的睡眠计划,指导患者白天做一些轻微的活动,实施放松肌肉的训练,如打太极、散步等,同时对患者指导,让其形成科学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按时进行休息,定时进行就餐。安排患者的晚餐在18:00左右,叮嘱患者饮食主要为易消化、清淡食物,注意补充维生素C,促使肝脏存在更良好的解毒功能。告诉其不可暴饮暴食,尽量控制在七分饱。而且因为老年患者的牙齿功能不断降低,因此饮食需要软烂,且禁食坚硬、辛辣等食物,针对严重肝硬化患者需要对蛋白质控制其摄入,促使饮食干预效果提高。同时告诉患者在睡前需要禁食兴奋性药物,同时不可进行兴奋性活动。告诉其控制白天中午的休息时间在30min之内。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通过热水泡脚,进而是血液循环速度增加,同时建议其结合具体情况喝杯热牛奶,使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改善。同时在晚上睡觉前也可通过听一些舒缓音乐而促进睡眠。
1.3 观察指标
⑴生活质量[4]:SF-36评价,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高。
⑵心理状态[5]:SAS、SDS评价,分数越高表示心理状态越差。
⑶睡眠质量[6]:PSQI评价,分数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处理
SPSS18.0分析数据,P<0.05统计学成立。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组间对比(P>0.05);干预后,组间对比(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x±s),分]
分组 | 例数 | 家庭支持 | 生活感受 | 健康感受 | 日常生活情况 | 活动能力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观察组 | 59 | 0.68±0.27 | 1.84±0.17 | 0.44±0.21 | 1.47±0.35 | 0.51±0.16 | 1.20±0.35 | 0.78±0.22 | 1.57±0.40 | 0.30±0.14 | 1.47±0.44 |
对照组 | 59 | 0.64±0.28 | 1.64±0.21 | 0.47±0.20 | 0.97±0.57 | 0.46±0.18 | 0.88±0.52 | 0.74±0.26 | 1.22±0.62 | 0.33±0.16 | 0.77±0.55 |
t值 | 0.214 | 0.521 | 0.325 | 4.802 | 0.352 | 5.714 | 0.658 | 4.885 | 0.412 | 5.302 | |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2.2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干预前,组间对比(P>0.05);干预后,组间对比(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对比[(`x±s),分]
分组 | 例数 | SAS | SDS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观察组 | 59 | 51.36±7.66 | 41.05±5.28 | 51.18±5.14 | 40.16±6.30 |
对照组 | 59 | 52.10±6.98 | 46.08±4.69 | 50.08±4.36 | 47.08±5.95 |
t值 | 0.521 | 5.412 | 0.335 | 4.802 | |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2.3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组间对比(P>0.05);干预后,组间对比(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对比[(`x±s),分]
分组 | 例数 | 日间功能障碍 | 催眠药物 | 睡眠障碍 | 睡眠效率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观察组 | 59 | 2.22±0.34 | 0.53±0.17 | 1.54±0.27 | 0.34±0.06 | 2.25±0.19 | 0.71±0.24 | 2.30±0.26 | 0.51±0.12 |
对照组 | 59 | 2.18±0.30 | 1.14±0.25 | 1.61±0.30 | 0.81±0.27 | 2.21±0.27 | 1.14±0.33 | 2.34±0.23 | 0.95±0.18 |
t值 | 0.521 | 4.802 | 0.325 | 5.632 | 0.214 | 4.774 | 0.352 | 5.320 | |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续表3
分组 | 例数 | 睡眠时间 | 入睡时间 | 睡眠质量 | 总分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观察组 | 59 | 2.41±0.32 | 0.71±0.16 | 2.54±0.25 | 0.47±0.12 | 2.28±0.62 | 0.70±0.24 | 15.54±2.16 | 3.96±1.11 |
对照组 | 59 | 2.36±0.30 | 1.24±0.23 | 2.48±0.24 | 0.80±0.18 | 2.21±0.56 | 1.07±0.33 | 15.38±1.77 | 7.15±1.77 |
t值 | 0.352 | 4.820 | 0.225 | 5.203 | 0.412 | 4.802 | 0.225 | 5.330 | |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3 讨论
近些年,多种疾病的发病率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环境持续恶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持续升高,肝病则为其中一种。作为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肝病特点为治疗时间长、病情恢复较慢等,因此大部分肝病患者并没有理想的生活质量,不但危害其本身的健康,而且对于其家庭来讲也会产生比较大的经济压力[7]。对于老年群体来讲,肝病为多见病,患上此病的患者常常存在焦虑、抑郁等多种负面情绪,该情况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在疾病的影响下其身体机能会不断的降低,所以,对于其心理、生理来讲也会出现比较大的压力,从而影响其生活质量[8]。所以,为了将生活质量全面提升,临床在对该类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配合一定的护理干预。
临床在护理感染科老年患者期间,常规护理属于应用次数比较多的一个方式,尽管对于老年肝病患者来讲,其护理需求可以得到满足,但是对于其生活质量并不能实现有效提高[9]。特别是此类患者的心理、生活方面等特别脆弱,常规护理对于患者的多方面需求很难全部关注[10]。而将多元化护理干预应用在此类患者中,可以将其护理体验有效提高,对于其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及时且有效的解决,达到对其生活质量有效改善的效果[11]。本研究中对感染科老年肝病者实施多元化护理,结果指出,观察组生活质量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表示多元化护理干预存在的效果良好。分析原因:应用护理干预可以将适宜的睡眠气氛提供给患者,确保睡眠时间足够,促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升[12]。护理期间存在较高的针对性,如对于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不佳的患者,护理人员在将护理服务提供给患者期间,需要应用简单明了的词汇与患者沟通,细致介绍疾病的治疗方法、发病机制、护理方式、注意事项等知识,让患者存在正确的疾病认知,将其错误认知有效纠正,进而将其治疗依从性显著提升,同时对于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来讲更加有利。同时对患者进行饮食方面的干预,不但可以确保患者饮食的科学、合理性,而且方便其获得充足、均衡的营养,更好的改善身体状态,加快身体康复,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13]。
总而言之,对于感染科收治的老年肝病患者来说,经过多元化护理干预可将其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心理状态有效改善,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彭芳,金建华,李亭亭. 2022年浙江省医学会感染病学、肝病学年会暨2022年浙江省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年会会议纪要[J].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22,15(6):479-480.
[2] 郭莉莉,王蓉蓉,李彩霞. 慢性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脾切除术后伤口并发感染迁延不愈的护理研究[J]. 糖尿病新世界,2019,22(2):13-14,17.
[3] 张建媛,戴秋霞,龚忠霞,等. 针对性预防控制护理对传染病房肝病患者院内感染的影响研究[J]. 实用医技杂志,2020,27(12):1720-1721.
[4] 何文文,章娴,赖玲萍. 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协同护理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2,28(28):3930-3934.
[5] 杨顺,孙俊君,王冰,等. 多学科过渡护理对艾滋病患者护理参与、护理延续及病毒抑制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1,37(21):1641-1645.
[6]杨爱萍,周鹤勤,陈芳. 用耳穴压豆法联合肝病治疗仪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护理在缓解肝区隐痛方面的效果[J]. 当代医药论丛,2021,19(19):187-188.
[7] 孙月,钱湘云,施岑娟,等. 前馈控制在降低慢性肝病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导致的并发症的效果分析[J].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2021,4(5):426-429.
[8] 许丽红,王苗苗,李静,等. HBV/HCV相关肝病住院患者再定义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35):4856-4860.
[9] 缪蓉娟,桑合珍,邵思钰,等. 个体化健康管理方案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与研究[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2(14):136-138.
[10]马燕丽,刘志惠,朱艳,等. 延续性护理模式联合个性化护理在慢性酒精性肝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依从性的影响[J]. 健康必读,2021(3):118.
[11] 刘红,赵小兰,李艳霞. 肝病专科随访护士主导的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护理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2,28(2):220-223.
[12]周洁惠,刘露,雷志影,等. 终末期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器官移植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探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41):20,26.
[13]陈旭丽,左映,朱春丽. 探讨营养护理干预对于肝病合并糖尿病的应用效果[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0):120-12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