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护理对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的效果
摘要
关键词
延续护理;输尿管结石术;双“J”管
正文
输尿管结石属于临床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其典型临床表现为血尿、疼痛等,手术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治疗方式,并且伴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输尿管结石术后治疗技术越来越成熟,通常情况下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1]。但术后部分患者会携带“J”管出院,而出院后患者无法得到及时、科学、规范的护理管理,因此极易发生各种并发症,不仅对患者出院后恢复效果产生不利影响,还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2]。因此,探寻一种更加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延续性护理是指将科学的护理措施延伸至院外,让患者在出院后的恢复期内依然可以获得持续的卫生保健,从而降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出院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患者疾病康复[3]。本文便针对延续护理在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旨在为优化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患者出院后护理干预提供参考,具体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收集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50例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资料,随机数表法划分为对照组(n=25)和研究组(n=25),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23-56岁,平均年龄45.19±3.67岁;研究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24-58岁,平均年龄44.62±3.54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P>0.05)。纳入标准:(1)所以患者均接受输尿管结石术治疗,并携带双“J”管出院。(2)两个组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详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患有精神疾病或存在认知障碍者。(2)合并其他结石并发症者。本院伦理会对本次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开展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即出院前对患者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引导患者纠正错误的护理观念及日常生活方式,嘱咐患者按照规定到院拔管,为患者发放健康指导手册,无家庭随访、电话随访等其他指导。
研究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组建延续性护理小组:选择2名本科室双“J”管护理经验丰富的护士,再加上1名护士长、4名健康指导师,3名随访员组建延续性护理小组,正式护理前小组成员需接受延续性护理相关知识培训,并整理患者资料,根据患者病情、家庭情况等制定延续性护理方案。(2)出院前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理解水平,选择宣教方式,如视频、健康手册、语音等,为患者讲解双“J”管护理知识、注意事项、可能发生并发症、并发症预防等,提升患者对携带双“J”管出院护理的重视程度,增强其自我护理能力。与患者约定后续复查及取管时间,嘱咐患者按时到院处理。(3)并发症预防指导:根据患者身体状态、带管情况评估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并根据不同并发症类型制定不同的预防策略,提醒患者日常生活中需保持尿道通畅,防止管受压、打结,注意避免憋尿,如出院腰痛情况切记不可拍打腰部,可侧卧休息以缓解腰痛。禁止熬夜,严格戒烟戒酒,纠正以往错误的生活习惯,保持营养均衡,多食用新鲜的瓜果蔬菜,多饮水,以促进尿液排出,减轻腹压。嘱咐患者日常生活中尽可能避免高强度运动或进行体力劳动,避免动作幅度过大而导致双“J”管移位。(4)随访:患者出院前添加其微信,并建立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护理群,每天定期在群内推送双“J”管管理的相关知识,并设置每日饮食、用药等打卡制度,鼓励患者之间相互提醒、监督。每2周进行1次微信视频随访,观察患者情绪状态、康复情况,询问患者近期双“J”管带管情况,并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携带双“J”管出院会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患者可能产生焦虑、烦躁、不安等负面情绪,极易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因此需通过微信、电话等了解患者情绪状态,并适时给予疏导,同时引导患者学习自我放松方式,便于在出现负面情绪时进行自我疏导,从而保持良好的心态,促进疾病早日康复。复查及拔管前需对患者进行提醒,避免其遗忘。两组患者均持续护理至拔管,时间为4-8周。
1.3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组患者出院后并发症发生次数、类型并对比,并发症包括膀胱刺激症、肉眼血尿、腰肿胀、双“J”管移位;②从并发症管理、饮食管理、运动管理、用药管理、双“J”管护理五个方面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情况,每项25分,总分100分,得分越高则自我管理能力越强;③选择生活质量调查表(SF-36)中的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社会功能、一般健康状态四个方面来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每项评分范围0-100分,得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好;④护理结束后通过短信形式统计两组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满分100分,总分>90分则非常满意,89-80分则比较满意,79-69分则满意,总分<60则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比较满意度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数据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t验证,计数资料用(%)表示,x2验证,若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组别 | 例数 | 膀胱刺激症 | 腰肿胀 | 肉眼血尿 | 双“J”管移位 | 总发生率 |
对照组 | 25 | 1(4.00%) | 1(4.00%) | 2(8.00%) | 1(4.00%) | 20.00% |
研究组 | 25 | 1(4.00%) | 0 | 1(4.00%) | 0 | 8.00% |
χ2 | - | - | - | - | - | 5.980 |
P | - | - | - | - | - | 0.014 |
2.2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自我护理能力
研究组并发症管理、饮食管理、运动管理、用药管理、双“J”管护理评分相比于对照组明显偏高(P<0.05),如表2:
表2两组患者出院后自我护理能力对比(分)(n=25)
组别 | 对照组 | 研究组 | t | P |
并发症管理 | 83.42±4.17 | 95.56±2.77 | 12.125 | 0.001 |
饮食管理 | 84.52±3.68 | 94.78±2.61 | 11.371 | 0.001 |
运动管理 | 85.13±4.29 | 95.73±2.79 | 10.357 | 0.001 |
用药管理 | 83.67±3.75 | 95.49±3.14 | 12.083 | 0.001 |
双“J”管护理 | 84.37±3.48 | 94.81±2.55 | 12.099 | 0.001 |
2.3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
研究组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社会功能、一般健康状态评分相比于对照组明显偏高(P<0.05),如表3:
表3 两组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对比(分)
组别 | 例数 | 躯体疼痛 | 精神健康 | 社会功能 | 一般健康状态 |
对照组 | 25 | 80.76±4.33 | 79.54±4.68 | 81.19±3.64 | 80.37±3.55 |
研究组 | 25 | 92.69±2.41 | 93.77±2.28 | 93.66±3.13 | 94.48±2.21 |
t | - | 12.037 | 13.667 | 12.988 | 16.871 |
P | -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2.3比较两组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4:
表4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 例数 | 非常满意 | 比较满意 | 满意 | 不满意 | 总满意度 |
对照组 | 25 | 5(20.00%) | 6(24.00%) | 12(48.00%) | 2(8.00%) | 92.00% |
研究组 | 25 | 10(40.00%) | 11(44.00%) | 4(16.00%) | 0 | 100% |
χ2 | - | - | - | - | - | 9.137 |
P | - | - | - | - | - | 0.028 |
3讨论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类型,在发病之处其症状并不十分明显,大部分患者都是因为出现血尿、疼痛等症状而就诊,因此错失了治疗的最好时机,肾结石、碎石降落是导致输尿管结石的重要原因[4]。目前,临床对该病的处理主要以手术为主,术中会使用双“J”管,以此提升治疗效果。双 J管的应用,可有效地弥补传统外支架管使用的许多不足,不仅可达到良好的内引流效果,也可以发挥支架管作用,从而降低因水肿或炎症所造成的暂时性梗阻发生风险,同时避免术后漏尿现象,并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输尿管狭窄[5]。携带双“J”管则无需外置引流管,因此可提升患者带管舒适度,并不会对其生活造成太大影响,患者也可以尽早下床开展康复训练,从而缩短康复时间[6]。
但在实际治疗过程中,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其并发症的发病率逐渐增加,这阻碍了患者术后康复进程。通过对临床资料分析发现,导致这一现象原因是在传统护理模式中,护士开展护理工作多集中在患者住院期间,并不重视患者出院后健康指导,这使得患者出院后无法得到有效、规范的照料,从而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7]。有调查表明,约有60%的患者认为需加强院外持续性护理,可见发展与完善延续性护理已迫在眉睫。延续性护理是现代新型护理模式之一,再加上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延续性护理突破了时间、地点的限制,其护理方式更加完善,更能够满足患者护理需求[8]。延续性护理不仅是临床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对住院护理的有效延续,能够让患者在出院后依然得到持续的护理和健康教育,从而有效规避出院后危险因素,推动患者术后康复[9]。
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出院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自我护理能力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这与聂晓飞[10]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说明延续性护理在促进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术后康复方面具有良好价值。延续性护理能够让临床护理更加全面、规律,且具有可持续性,护理期间借助预见性护理干预手段,可增强患者对自身健康状态的知晓程度,从而提升护理能力,尽可能避免不良因素的影响[11]。
综上所述,在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患者出院护理中应用延续性护理可取得显著护理效果,不仅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还可以增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徐冬梅. 微信延续护理模式在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J].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2,44(9):1643-1645.
[2] 蓝兰. 延续护理对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的影响分析[J]. 大众科技,2022,24(5):115-118.
[3] 温秀连,戴丽萍.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对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导管出院患者自护技能、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4):126-127.
[4] 王丽会,王飞杰,王璐,等. 微信教育方式的延续护理干预在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J]. 疾病监测与控制,2020,14(6):472-474,481.
[5] 李晓. 观察延续护理在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J]. 家有孕宝,2020,2(3):171-172.
[6] 王雪娇,陶佩凤. 延续护理干预在输尿管结石术后带双“J”管出院患者中的效果[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50):121,125.
[7] 秦丽华. 延续护理在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93):119-120.
[8] 赵彩霞. 延续护理干预的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的影响[J]. 黑龙江中医药,2021,50(3):411-412.
[9] 黄红利,周汇文. 延续护理在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J]. 临床医学工程,2020,27(2):217-218.
[10] 聂晓飞,李楠楠,郭胜亚. 延续护理对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的效果观察[J]. 黑龙江中医药,2022,51(3):228-230.
[11] 李海春,黄凌,王真,等. 延续护理对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的效果[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18):95-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