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性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摘要
关键词
认知性心理护理;满意度;抑郁症;价值;依从性
正文
医院精神心理科中,抑郁症十分常见,具有反复发作与病程长等特点,可引起焦虑、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兴趣减退、注意力障碍与记忆力下降等症状,情况严重时,病人也会出现自杀等行为,危害性极大[1,2]。目前,医生一般会采取药物和心理疗法等方式来对抑郁症病人进行干预,但护理也是医疗服务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会对病人的疗效造成直接性的影响[3]。故,护士需加强对抑郁症病人进行干预的力度。本文选取62名老年抑郁症病人(2021年9月-2023年8月),着重分析认知性心理护理干预用于老年抑郁症的价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21年9月-2023年8月本科接诊老年抑郁症病人(n=62)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组31人中:女性15人,男性16人,年纪范围60-83岁,均值达到(70.34±4.29)岁;病程范围0.5-6年,均值达到(2.14±0.39)年;体重范围38-79kg,均值达到(58.35±7.19)kg。对照组31人中:女性14人,男性17人,年纪范围60-82岁,均值达到(70.65±4.78)岁;病程范围0.5-6年,均值达到(2.31±0.45)年;体重范围38-79kg,均值达到(58.74±7.63)kg。纳入标准:(1)病人意识清楚;(2)病人资料齐全;(3)病人对研究知情;(4)病人非过敏体质。排除标准[4]:(1)严重心脑血管疾病;(2)中途退出研究;(3)癌症;(4)脑部器质性疾病;(5)中途退出研究;(6)全身感染;(7)意识障碍;(8)传染病。2组病程等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常规护理:用药干预、检查协助与注意事项告知等。试验组配合认知性心理护理:(1)主动和病人谈话,引导病人倾诉,并用手势、语言和眼神等鼓励病人。尊重病人,耐心对待病人,对病人的隐私进行保护。为病人播放喜欢的视频或音乐,让病人能够放松身心。观察病人说话的语气和表情等,分析病人思想认知,评估病人心态,了解病人认知状态。(2)采取多种模式相结合法,如:开展讲座、发放宣传册、视频宣教或口头教育等,为病人普及抑郁症的知识,告知治疗流程。向病人介绍预后较好的老年抑郁症案例,提高其自信。耐心为病人解答疑惑,让病人能够安心治疗。(3)为病人设计一些问题情境,引导病人说出心中的真实想法,同时结合经验认知,让病人发表自己的写观点。认真分析病人治疗期间存在的问题,纠正病人的错误认知,帮助病人正确认识各种行为与问题,同时引导病人建立起积极的思维体系,让病人能够客观的认识抑郁症。(4)注意观察病人情绪变化,积极安抚病人不良情绪,酌情使用肢体语言,如:握手、拍背或拍肩膀等。找到病人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教给病人一些情绪自我控制的方法,如:冥想与呼吸疗法等。(5)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嘱家属多关心病人,多陪伴病人,多鼓励病人,让病人能够得到更多的情感支持。定期组织病人开展病友交流会,鼓励病人在会议上多发言,多和其他病友沟通,以起到互相激励的作用,同时也能帮助病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1.3 评价指标[5]
1.3.1 用HAMD量表评估2组干预前/后抑郁情绪:得分低于7分,提示无抑郁情绪。得分高于7分,提示有抑郁情绪,得分越高,抑郁情绪越严重。
1.3.2 参考下述标准评估2组依从性:(1)不依从,病人不能配合完成各项操作。(2)部分依从,病人能配合完成部分操作。(3)完全依从,病人能配合完成所有的操作。计算依从性参照:(部分依从+完全依从)/n*100%。
1.3.3 评估2组护理质量:涵盖了服务态度与基础护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总分100。
1.3.4 满意度调查工具选择本院自制《满意度问卷》:总共有3个等级,依次是:不满意(0-75分),一般(76-90分),及满意(91-100分)。计算满意度参照:(一般+满意)/n*100%。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23.0的作用:处理数据。t作用:检验计量资料,也就是()。χ2作用:检验计数资料,也就是[n(%)]。而P<0.05的含义是: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抑郁情绪分析
经评估,可知:从HAMD这项指标上分析,尚未干预时:2组数据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结束时:试验组的抑郁情绪更轻(P<0.05)。如表1。
表1 HMAD评估数据罗列表 (分,)
组别 | 例数 | 干预前 | 干预后 |
试验组 | 31 | 29.46±8.74 | 8.01±3.24 |
对照组 | 31 | 29.13±8.65 | 12.85±4.96 |
t | 0.1431 | 4.5263 | |
P | 0.1793 | 0.0000 |
2.2 依从性分析
经评估,可知:从依从性这项指标上分析,试验组数据达到了96.77%,而对照组数据则仅有77.42%。相比较下,试验组的依从性更高(P<0.05)。如表2。
表2 依从性数据罗列表 [n,(%)]
组别 | 例数 | 不依从 | 部分依从 | 完全依从 | 依从性 |
试验组 | 31 | 1(3.23) | 8(25.81) | 22(70.97) | 96.77 |
对照组 | 31 | 7(22.58) | 11(35.48) | 13(41.94) | 77.42 |
X2 | 7.0134 | ||||
P | 0.0291 |
2.3 护理质量分析
经评估,可知:从护理质量这项指标上分析,试验组数据达到了(98.34±0.83)分,而对照组数据则仅有(89.74±2.03)分。相比较下,试验组的护理质量更好(t=6.1349,P<0.05)。
2.4 满意度分析
经调查,可知:从满意度这项指标上分析,试验组数据达到了100.0%,而对照组数据则仅有80.65%。相比较下,试验组的满意度更高(P<0.05)。如表3。
表3 满意度数据罗列表 [n,(%)]
组别 | 例数 | 不满意 | 一般 | 满意 | 满意度 |
试验组 | 31 | 0(0.0) | 8(25.81) | 23(74.19) | 100.0 |
对照组 | 31 | 6(19.35) | 11(35.48) | 14(45.16) | 80.65 |
X2 | 6.9254 | ||||
P | 0.0319 |
3 讨论
临床上,抑郁症作为一种常见病,以兴趣减退、焦虑、情绪低落与思维迟缓等为主症,可损害病人健康,降低病人生活质量[]。有报道称,抑郁症的发生和遗传、应激性生活事件、滥用药物、精神病史与酗酒等因素密切相关,若不积极干预,将会导致严重后果[7]。常规护理乃比较传统的一种护理方式,虽能向病人提供一些基础的护理措施,但却不能满足病人治疗期间的实际需求,导致其护理质量降低,进而对其疗效造成了影响[8]。
认知性心理护理干预乃专科护理方式,融合了现代化的“以人为本”理念,能对病人的错误认知进行有效的纠正,并能帮助病人建立起一个正确的认知体系,同时也能消除病人的不良心理,增强病人自信,提高病人依从性,从而有助于确保病人疗效,促进病人康复进程,改善病人预后[9]。常规护理期间,对老年抑郁症病人辅以认知性心理护理干预,可在最大限度上提升病人的护理质量,同时也能促进病人相关症状的缓解,提高疾病控制效果[10]。
王晓琳等人的研究[11]中,对90名老年抑郁症病人进行了常规护理,并对其中45名病人加用了认知性心理护理,结果显示:心理组干预后的HAMD评分低至(9.15±0.67)分,比常规组(15.36±0.49)分低。表明,认知性心理护理干预对缓解病人的抑郁情绪等都具有显著作用。本研究,经评估,可知:从HAMD这项指标上分析,干预结束时:试验组数据比对照组低(P<0.05),这和王晓琳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经评估,可知:从依从性这项指标上分析,试验组数据比对照组高(P<0.05);经评估,可知:从护理质量这项指标上分析,试验组数据比对照组高(P<0.05);经调查,可知:从满意度这项指标上分析,试验组数据比对照组高(P<0.05)。认知性心理护理干预后,病人的抑郁情绪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依从性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满意度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故,护士可将认知性心理护理干预当作是老年抑郁症的一种首选护理方式。
综上,老年抑郁症用认知性心理护理干预,病人的满意度更高,护理质量更好,抑郁情绪缓解更为迅速,依从性提升更加明显,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黄雪连,叶志康. 回顾性分析老年抑郁症护理中应用认知性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J]. 健康之友,2021(10):178.
[2] 李冬华. 认知性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2020,24(6):827-829.
[3] 徐影. 认知性心理干预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86):76,86.
[4] QUINN AMELIA L., DEAN OLIVIA M., DAVEY CHRISTOPHER G., et al. Youth Depression Alleviation‐Augmentation with an anti‐inflammatory agent ( YoDA‐A YoDA‐A ): protocol and rationale for a placebo‐controlled randomized trial of rosuvastatin and aspirin[J]. Early intervention in psychiatry.,2018,12(1):45-54.
[5] 李士珍. 认知性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效果研究[J]. 大健康,2022(13):191-193.
[6] 高静. 认知性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 健康之友,2022(12):108-109.
[7] 王冬霞. 认知性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 特别健康,2021(36):207-208.
[8] KOKSAL, ERSIN, DOST, BURHAN, TERZI, OZLEM, et al. Evaluation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Levels and Related Factors Among Operating Theater Workers During the Novel Coronavirus (COVID-19) Pandemic[J]. Journal of perianesthesia nursing: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PeriAnesthesia Nurses,2021,35(5):472-477.
[9] 江玲. 老年抑郁症护理中应用认知性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 国际临床研究杂志,2023,7(5). DOI:10.12208/j.ijcr.20230242.
[10] 王微笑. 认知性心理护理应用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对改善患者不良情绪的作用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13):98-99.
[11] 王晓琳,邹妍,王曰萍. 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 心理月刊,2021,16(19):34-35,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