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手术室护理对老年胸腰椎骨折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的影响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贾蒙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东 广州 510000

摘要

目的:分析优化手术室护理对老年胸腰椎骨折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区间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纳入30例,两组均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行手术室常规护理,研究组行优化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围术期应激反应指标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与对照组相比较短(P>0.05);术前两组应激反应指标对比无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收缩压、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低(P<0.05),分别为3.33%、20.00%。结论:对老年胸腰椎骨折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实施优化手术室护理可降低术中出血量与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同时有利于控制围术期应激反应,值得应用。


关键词

优化手术室护理;老年胸腰椎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应激反应;围术期并发症

正文


 胸腰椎骨折(Thoracolumbar fracture)是指外力作用下导致的胸腰椎骨折的连续性破坏,流行病学显示该类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5%-6%,多由高处坠落、车祸等暴力损伤所致[1]。胸腰椎骨折后的典型症状为疼痛、活动受限、括约肌功能障碍等,严重者还可引发神经损伤,导致下肢感觉运动消失,因此针对 胸腰椎骨折临床多建议患者尽早接受手术治疗[2]。目前临床针对常见术式为经皮椎体成形术,该手术均能有效恢复脊柱胸腰椎序列,纠正畸形,解除对神经系统的压迫[3]。老年胸腰椎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手术时间长,创伤较大,加之老年胸腰椎骨折身体机制退化明显,因此,常规手术护理多难以取得预期护理效果,部分患者在围术期可出现应激反应强烈、术后苏醒延迟、低血压、围术期低体温等问题[4]。随着护理经验的积累及护理理念的更新,优化手术室护理逐渐应用于老年胸腰椎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围术期,对比常规手术护理,该护理模式针对性更强,对护理细节的把控更为精确。鉴于此,本研究结合院内60例老年胸腰椎骨折病例,对比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围术期实施优化手术室护理的意义,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211月至202210月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区间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纳入30所有患者及家属均详细了解研究内容,且组间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见表1

1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组别

例数

性别(例)

年龄(岁)

骨折部位

胸椎骨折

腰椎骨折

并发

对照组

30

16

14

64.19±10.02

15

13

2

研究组

30

20

10

64.28±10.04

14

12

4

х2/t

/

1.111

0.035

0.067

0.069

0.741

P

/

0.292

0.972

0.796

0.793

0.389

纳入标准:(1)均结合CTX线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胸腰椎骨折。(2)术前评估符合手术指征,同时无治疗禁忌证。(3)可完整提供本研究所需相关数据与资料者。排除标准:(1)不具备正常的沟通能力与认知能力。(2)拒绝配合者。(3)既往存在胸腰椎手术史者。(4)因疾病死亡者。5)对此次研究不知情者。

1.2 方法

组均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行手术室常规护理:术中护理人员做好信息核对、记录工作、术前手术准备工作,协助医生进行手术,监测患者各项指标。

研究组行优化手术室护理:(1)术前访视及风险评估:详细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流程、注意事项、可能存在的危险并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访视时需保持仪态端庄,语气态度温和,主动与患者交流;结合过往经验,明确手术室护理常见的风险事件及发生原因,成立护理管理小组,小组成员由科室护理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规范手术室内规章制度,给予术前准备、术中监护等流程提出明确的规定及质控,护理人员需做到每一项护理操作精细、严谨。(2)术中护理措施:保温护理:护理人员在术前30min预先将手术室温度调节至21-25℃;护理人员于术前1h利用气流加温系统及保温毯对手术台实施加温;在执行各项操作时需保证动作轻柔、迅速,注意对患者肩部、足部实施覆盖,减少不必要的肢体暴露。术中压力性损伤预防性护理:术中调整或变换体位时,在受压部位增加体位垫减压。强化巡回护士的配合:患者术中手术体位为俯卧位,巡回护士需提示患者在手术中要注意保持姿势的稳定性。在X线透视辅助下对椎体进行标记,同时建立满足临床需求的血管通路,密切监测患者病情;针对局部麻醉患者,巡回护士需增加与患者的沟通,耐心询问患者的感,仔细观察生命体征,并将结果反馈给医生。强化器械护士配合:术中注意向同方向搅拌骨水泥,因骨水泥黏稠期一般为1~3 min,在透视引导下,选择恰当的时机以0.5~1.0 ml的速度缓慢注入骨水泥。(3)麻醉苏醒期护理:术毕后责任护士应详细检查引流管、尿管、受压部位的皮肤等情况,确认安全后,共同协作,动作轻柔地搬动患者。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工具

1)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

2)对比两组术前、术后30min身体应激反应指标变化情况,包括血压、心率

3)对比两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压力性损伤、低血压低氧血症、围术期低温。

1.4 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22.0软件对研究内全部数据实施计算处理,以%/例数形式表达计数资料,开展卡方检验;以±s形式表达计量资料,开展t检测,在计算结果显示P0.05时,提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分析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与对照组相比较短(P0.05),见表2

2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组别

术中出血量(ml

手术时间(min

对照组(n=30

13.12±2.91

98.41±10.01

研究组(n=30

10.02±2.15

90.04±9.15

t

4.693

3.380

P

0.001

0.001

2.2对比两组围术期身体应激反应指标变化情况

术前两组应激反应指标对比无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收缩压、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两组术前、术后应激反应指标波动情况对比(±s

组别

收缩压(mmHg

心率(次/min

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

对照组n=30

128.42±13.69

139.57±14.05

72.62±9.04

82.23±8.07

研究n=30

128.26±13.75

131.58±14.74

72.55±9.12

76.36±7.25

t

0.045

2.146

0.030

4.478

P

0.964

0.036

0.976

0.001

2.3对比两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

研究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低(P0.05),分别为3.33%20.00%,见表4

5组间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例)

组别

压力性损伤

低血压

低氧血症

围术期低温

总发生率(%

对照组(n=30

1

2

1

2

620.00

研究组(n=30

0

1

0

0

13.33

х2

/

/

/

/

4.043

P

/

/

/

/

0.044

3 讨论

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骨质疏松最常见的病理症状,主要指随着骨质疏松病情的进展,导致患者胸腰椎负重更多而出现病理性压迫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是胸腰椎骨折的首要选择,该手术通过向病变部位注入骨水泥达到强化椎体的目的,具有止痛效果好、恢复周期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受到了广泛认同[5]

经皮椎体成形术属于骨科风险程度较高的四级手术,另外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多合并多种慢性疾病,故围术期对护理的要求相对较高[6]。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临床治疗关注的重点在于手术的实施,而对手术过程中的护理缺乏正确认知,往往忽视护理干预的重要性,因此常规手术室护理是一种模式化护理,护理内容广泛但无针对性,护理操作缺乏科学的质控[7]。随着护理经验的积累,开始应用于老年胸腰椎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徐爱芳[8]等人在其研究中明确提出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优化手术室护理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患者手术应激反应。此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时间均与对照组相比较短(P0.05),研究结果与徐爱芳等人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相关分析如下:优化手术室护理是对常规护理全面、综合的强化,护理策略的制定,吸收、总结了过往手术室内的护理经验及临床较先进的护理理念[9]。术前风险评估能发现手术过程中潜在的风险,风险管理小组的成立优化了整体手术流程管理,能在短时间内提升护理人员的操作水平及安全意识,促使手术细节得到更有效的控制,故组间手术指标对比呈现上述差异[10]。另外,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术前两组应激反应指标对比无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收缩压、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应激反应是指机体在受到外界相关刺激后以交感-肾上腺髓质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为主要特点的一系列非特异性全身反应优化手术室护理通过术前访视、术中强化巡回护士的配合、术中强化器械护士配合均可降低患者心理、生理方面的创伤,故,应激反应指标对比两组呈现上述差异[11]。最后,研究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低(P0.05),原因可能在于优化手术室护理术中开展了保温护理、压性损伤预防护理等诸多预防性护理措施,对预防围术期并发症具有直接意义[12-13]

综上所述,优化手术室护理在老年胸腰椎骨折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围术期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在降低术中出血量与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控制围术期应激反应等方面均有突出体现,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梁宇.强化心理护理联合细节护理在老年腰椎骨折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20(4):82-85.

[2]张美玲,蒋英,盖文菊.细节护理在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椎体成形术术前访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20):3790-3792.

[3]罗杨,陈燕,巩固,.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术中护理体会[J].中国医刊,2020,55(3):297-299.

[4]黄晓玲,蔡建树,李州,.胸腰椎骨折后路手术全身麻醉术中俯卧位护理核查方案的效果评价[J].中华创伤杂志,2021,37(8):733-738.

[5]陈晓丽,李翠翠,孙珂,.手术室系统化护理与常规护理降低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的效果比较[J].中华创伤杂志,2021,37(2):152-157.

[6]陈双凤,朱晓峰,姜玲玲,.多元化护理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8):63-66.

[7]张乔镭,郝艳丽.医护协作模式对腰椎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及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31(7):998-1001.

[8]徐爱芳,姚丽娟,钱小凤,.优化手术室护理对老年胸腰椎骨折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14):147-149.

[9]李亚歌,柴宇霞,陈倩.多学科模式框架下无缝隙护理对TALF患者术后反刍性沉思及心理弹性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11):1981-1986.

[10]张凡,李伦兰,戴晴,.加速康复护理清单在胸腰椎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J].安徽医学,2020,41(7):846-849.

[11]王文静,段文超,赵树伟,.精准护理在骨科手术机器人治疗胸腰椎骨折围手术期中的疗效分析[J].颈腰痛杂志,2020,41(6):760-761.

[12]祝盼盼,朱永乐,岳朝换,.预见性急救模式下责任制护理在重症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4):16-18.

[13]张翔,张伟娜,徐海鲁,.多样化麻醉护理在骨科全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8):84-8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