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效果分析
摘要
关键词
脑血管介入手术;预防性护理;满意度;下肢静脉血栓
正文
临床上,脑血管病十分常见,包含颅内动脉狭窄、缺血性脑卒中与颅内动脉瘤等,可损害病人健康,降低病人生活质量[1]。而介入手术则是脑血管病的一种重要干预手段,能有效控制病人的病情,但病人在术后容易出现下肢静脉血栓这种并发症,进而对其康复进程造成了影响[2]。为此,护士有必要加强对脑血管介入手术病人进行干预的力度。本文选取64名脑血管介入手术病人(2021年10月-2023年5月),着重分析预防性护理用于脑血管介入手术的价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21年10月-2023年5月本科接诊脑血管介入手术病人(n=64)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组32人中:女性14人,男性18人,年纪范围43-79岁,均值达到(58.43±4.76)岁;体重范围38-79kg,均值达到(58.49±7.49)kg。对照组32人中:女性15人,男性17人,年纪范围42-78岁,均值达到(58.06±4.93)岁;体重范围38-80kg,均值达到(58.83±7.92)kg。2组年纪等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病人意识清楚;(2)病人对研究知情;(3)病人认知正常;(4)病人资料齐全;(5)病人非过敏体质;(6)病人有介入手术适应症。
排除标准[3]:(1)血液系统疾病;(2)心理疾病;(3)精神病;(4)严重心脏病;(5)癌症;(6)沟通障碍;(7)精神病;(8)全身感染;(9)肝肾功能不全;(10)传染病。
1.2 方法
2组常规护理:体征监测、术前准备和用药干预等。试验组配合预防性护理:(1)用简洁的语言,也可配以相关的文字或图片,为病人普及脑血管病的知识,告知介入手术的流程,介绍下肢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危害性与防治措施等。耐心为病人解答疑惑,让病人能安心治疗。(2)术后,协助病人取舒适的体位,监测病人各体征,积极处理病人异常状况。以2-3h为周期,让病人翻身1次,按摩病人肢体和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观察病人下肢皮温、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与皮肤颜色等,若有异常,立即上报。做好病人的保暖工作,为病人提供保温毯等物品,适当加温输注液体。鼓励病人多喝水,加快机体中造影剂排出的速度,降低血液黏度。(3)强化营养支持力度,建议病人吃高纤维、低脂与高蛋白的清淡饮食,不吃辛辣和油腻的食物。嘱病人多吃一些果蔬,适当补充微量元素。严格控制病人对钠盐、糖分与胆固醇的摄入,嘱病人不吃腌制类的食物。(4)对病人的股二头肌、腓肠肌与股四头肌等进行科学的按摩,10-15min/次,2-3次/d。病情稳定后,指导病人在病床上做适量的肢体主/被动训练,如:踝关节屈伸训练、下肢肌肉等长收缩训练与直腿抬高训练等。鼓励病人尽早下床活动,如:缓慢行走等。(5)评估病人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若为低风险,可指导病人服用阿司匹林。若为中风险,可指导病人使用低分子肝素钙和阿司匹林。若为高风险,可联合使用低分子肝素钙、阿司匹林与疏血通注射液等药物。(6)积极安抚病人情绪,酌情使用肢体语言,如:握手与拍肩膀。主动和病人谈话,引导病人倾诉,并用手势、语言或眼神等鼓励病人。尊重病人,耐心对待病人,对病人的隐私进行保护。为病人播放喜欢的视频或音乐,让病人能够放松身心。(7)询问病人感受,指导病人通过呼吸疗法、按摩或冥想等途径转移注意力,以起到减痛的作用。若病人疼痛剧烈,可对其施以镇痛治疗。(8)提前告诉病人各项操作的目的,以取得其积极配合。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嘱家属多关心病人,多陪伴病人,多鼓励病人,让病人能够得到更多的情感支持。
1.3 评价指标
1.3.1 统计2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者例数。
1.3.2 评估2组护理质量:涵盖了操作水平与基础护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总分100。
1.3.3 参考下述标准评估2组依从性:(1)不依从,病人不能配合完成各项操作。(2)部分依从,病人能配合完成部分操作。(3)完全依从,病人能配合完成所有的操作。计算总有效率参照:(部分依从+完全依从)/n*100%。
1.3.4 调查2组满意度:总共有3个等级,依次是:不满意(0-75分),一般(76-90分),及满意(91-100分)。计算满意度参照:(一般+满意)/n*100%。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23.0的作用:处理数据。t作用:检验计量资料,也就是()。χ2作用:检验计数资料,也就是[n(%)]。而P<0.05的含义是: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下肢静脉血栓分析
经统计,可知:关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者,试验组只有1人,占比是3.13%;而对照组则有6人,占比是18.75%。相比较下,试验组的发生率更低(X2=6.7918,P<0.05)。
2.2 护理质量分析
经评估,可知:从护理质量这项指标上分析,试验组数据达到了(98.27±0.85)分,而对照组数据则仅有(90.41±2.06)分。相比较下,试验组的护理质量更好(t=6.9318,P<0.05)。
2.3 依从性分析
经评估,可知:从依从性这项指标上分析,试验组数据达到了100.0%,而对照组数据则仅有87.5%。相比较下,试验组的依从性更高(P<0.05)。如表1。
表1依从性数据罗列表 [n,(%)]
组别 | 例数 | 不依从 | 部分依从 | 完全依从 | 依从性 |
试验组 | 32 | 0(0.0) | 8(25.0) | 24(75.0) | 100.0 |
对照组 | 32 | 4(12.5) | 12(37.5) | 16(50.0) | 87.5 |
X2 | 6.5243 | ||||
P | 0.0379 |
2.4 满意度分析
经调查,可知:从满意度这项指标上分析,试验组数据达到了96.87%,而对照组数据则仅有78.12%。相比较下,试验组的满意度更高(P<0.05)。如表2。
表2 满意度调查数据表 [n,(%)]
组别 | 例数 | 不满意 | 一般 | 满意 | 满意度 |
试验组 | 32 | 1(3.13) | 9(28.13) | 22(68.75) | 96.87 |
对照组 | 32 | 7(21.88) | 13(40.63) | 12(37.5) | 78.12 |
X2 | 7.0354 | ||||
P | 0.0271 |
3 讨论
饮食结构的变化,生活方式的转变,导致我国罹患脑血管病的居民越来越多[4]。有报道称,脑血管病的发生和高血压、不良饮食习惯、吸烟嗜酒、情绪激动、肥胖与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5]。通过介入手术治疗能有效控制脑血管病病人的病情,减轻病人痛苦,但若病人在治疗期间不能得到精心的护理,将极易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3]。
下肢静脉血栓通常是由血液凝固于下肢深静脉系统内所致,且其发病也和血液高凝、血流缓慢与血管内皮损伤等因素相关,可引起患肢肿胀、浅静脉曲张与疼痛等症状,若不积极干预,栓子在脱落后有可能会随着血液进入到肺中,引起肺栓塞等问题,危及病人生命[6]。故,积极防治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对确保脑血管介入手术病人的手术疗效及改善病人预后来说至关重要。常规护理乃比较传统的一种护理方式,能为病人提供一些基础的护理措施,但却不能满足病人的实际需求,使得病人的护理质量降低,进而对其预后造成了影响。
预防性护理乃新型的护理方式,融合了现代化的“以人为本”理念,能从营养支持、康复训练、保暖、认知干预、体位管理、风险评估与按摩等多个方面出发,对病人施以细致性的护理,以确保病人疗效,促进病人康复进程,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发生几率[7]。常规护理期间,对脑血管介入手术病人辅以预防性护理,可显著提升其护理质量,同时也能消除病人的不良心理,提高病人依从性,改善病人预后。
王静的研究[8]中,对60名脑血管介入手术病人进行了常规护理,并对其中30名病人加用了预防性护理,结果显示:预防护理组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至6.67%(2/30),比常规组20.0%(6/30)低。表明,预防性护理对降低病人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具有显著作用。本研究,经统计,可知:从下肢静脉血栓这项指标上分析,试验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这和王静的研究结果显示。经评估,可知:从护理质量和依从性这两项指标上分析,试验组数据比对照组高(P<0.05);经调查,可知:从满意度这项指标上分析,试验组数据比对照组高(P<0.05)。预防性护理后,病人的依从性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护理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极少出现下肢静脉血栓这种并发症。故,护士可将预防性护理当作是脑血管介入手术的一种首选护理方式。
综上,脑血管介入手术用预防性护理,病人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更低,满意度更高,依从性提升更加明显,护理质量改善更为迅速,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杜霞,赵亚芸,樊修平. 预防性护理对减少脑血管介入术后病人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J]. 健康之友,2020(21):146.
[2] 贾小荣. 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效果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6):87,91.
[3] 单秀娟,刘海涛. 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临床疗效观察[J]. 饮食保健,2020,7(16):145-146.
[4] MITSUTAKE, AKIHIKO, MATSUMOTO, HIDEYUKI, HATANO, KEIKO, et al. Lenalidomide-Induced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n Polyneuropathy, Organomegaly, Endocrinopathy, Monoclonal Gammopathy, and Skin Changes Syndrome[J]. Journal of stroke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National Stroke Association,2019,27(6):E102-E103.
[5] 雷晶,徐卓珺,万容,等. 观察预防性护理措施对减少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53-54.
[6] GOLDSTEIN, ERIC D., BADI, MOHAMMED K., HASAN, TASNEEM F., et al. 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Burden and All-Cause Mortality: Mayo Clinic Florida Familial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Registry[J]. Journal of stroke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National Stroke Association,2019,28(12):104285.
[7] 王楠楠,刘晓天,王莉莉. 护理干预预防脑血管介入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评价探究[J]. 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6(10):104,106.
[8] 王静. 预防性护理对脑血管疾病介入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J]. 当代医药论丛,2020,18(21):173-1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