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分析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王丽娜

衡水市桃城区妇幼保健院 053000

摘要

目的:探究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76例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方法分为GE组与WS组,两组各38例,GE组采用常规护理,WS组采用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WS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GE组,术中出血量低于GE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GE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SF-36评分无显著差异,护理后WS组SF-36评分更高(P<0.05);WS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GE组(P<0.05);WS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GE组(P<0.05)。结论:在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护理中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可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减轻疼痛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实施。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围术期护理措施;效果

正文


子宫腺肌症主要是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并形成弥漫或局限性病变[1]。子宫腺肌症是临床常见妇科疾病,该疾病的发生与剖宫产、人工流产等宫腔手术有关,会使患者出现月经失调、痛经等不良症状,对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质量造成较大影响。全子宫切除术是子宫腺肌症有效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全子宫切除术能将病变完全切除,达到根治的目的[2]。该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是手术会对患者生理功能产生一定影响,使患者产生较多并发症,影响术后恢复。同时患者对疾病知识缺乏,会对手术治疗产生恐惧心理,使其负面情绪加重,影响整体治疗效果[3]。需要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帮助,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保障患者治疗安全。基于此,本文研究以76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意在分析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具体报告下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共76例,收治时间(20206月~20236),将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WSGE。其中GE38例,其年龄集中在33-64岁之间,均值(47.78±1.65)岁;病程3个月-12个月,平均病程(6.82±1.44)个月。WS38例,其年龄集中在34-65岁之间,均值(47.80±1.67)岁;病程2个月-11个月,平均病程(6.80±1.42)个月。组间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比。

纳入标准:入组患者均符合子宫腺肌症基本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同意全子宫切除术,且符合手术指征;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晓且同意。

排除标准:合并存在精神系统疾病者及存在语言功能障碍者;合并存在肝肾功能不全或者存在器质性疾病者;合并存在其他子宫疾病者;合并存在手术禁忌证者。

1.2方法

GE:常规护理。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结合手术要求完善术前准备工作,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为患者提供术中配合及术后基础护理工作。

WS围术期护理术前:手术实施前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巡视,询问患者病情及感受,了解患者身心状态,动态监测其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为其讲述子宫腺肌症相关知识,并介绍手术治疗意义及效果,讲述手术相关注意事项,耐心解答患者心中疑问,纠正患者错误认知,提升患者认知水平,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在此期间观察患者情绪状态,对患者提供心理疏导,强调手术的优势和细节问题,对患者正向引导,加强对其鼓励与安慰,提供精神支持,并向患者介绍相同病例成功治疗的情况,提升患者治疗信心。同时还需结合手术特点及要求完善术前准备工作,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术前检查项目,为患者提供皮肤、胃肠道准备、阴道护理等,将手术仪器准备完善,并详细检查。术中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全程陪同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并将手术室环境保持良好,将室内温度、湿度调整在适宜范围内,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感受,营造轻松的氛围,消除患者恐惧、紧张感,使患者心情放松。当患者麻醉成功后需要协助医师进行手术操作,做好手术器械传递工作,并记录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了解患者术中出血量,且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操作实施相关护理内容,注意护理操作遵循无菌处理原则,避免诱发感染等风险。术后护理:术后患者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感,护理人员可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疼痛发生原因,结合患者的疼痛程度实施相应护理对策。对于疼痛感较轻的患者来说,可通过聊天、听音乐、看电视等方式转移其注意力,减轻疼痛感,若患者的疼痛感较为强烈,需要遵循医嘱为患者提供镇痛药物,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避免患者产生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对患者术后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并提供饮食指导,禁止患者食用易产生气体和产生酸的食物。另外,需实施并发症护理,观察患者阴道是否存在溢血或出血,加强会阴消毒清洁,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同时需要为患者提供咳嗽、咳痰指导,保证呼吸道通畅。可在患者术前及术后24h内实施抗生素治疗,并保证阴道清洁。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便秘、尿潴留、肠粘连)及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所有数据行统计数据,计量资料(±s)表示、计数资料n%)表示,组间对比t检验,P0.05,统计意义标准,应用SPSS 24.0软件统计分析

2.结果

2.1 临床指标

WS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GE,术中出血量低于GE,术后疼痛评分低于GEP0.05见表1

1  2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s

组别

术后排气时间(h

下床活动时间(h

住院时间(d

术中出血量(ml

术后疼痛评分(分)

WSn=38

23.42±2.37

36.44±3.52

4.55±1.22

103.22±10.03

2.08±1.25

GEn=38

56.57±2.55

62.28±4.37

7.52±1.13

152.54±10.31

6.16±1.30

t

58.700

28.387

11.010

21.137

13.946

P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2.2 生活质量

护理前两组患者SF-36评分无显著差异,护理后WSSF-36评分更高P0.05见表2

2  SF-36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社会功能

躯体功能

角色功能

认知功能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GE

38

69.72±5.82

75.15±3.67

68.42±3.84

76.24±3.67

66.91±4.85

74.55±3.62

65.82±3.67

75.82±3.81

WS

38

69.67±4.75

87.85±3.59

68.45±4.58

88.38±3.54

66.88±4.49

87.72±5.80

65.87±4.71

85.74±4.58

t

0.041

15.249

0.031

14.676

0.028

11.874

0.052

10.264

P

0.967

<0.001

0.975

<0.001

0.978

<0.001

0.959

<0.001

2.3 并发症发生率

WS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GEP0.05见表3

3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组别

便秘

尿潴留

肠粘连

并发症发生率

WSn=38

1(2.63)

1(2.63)

0(0.00)

2(5.26)

GEn=38

3(7.89)

3(7.89)

2(5.26)

8(21.05)

-

-

-

4.145

P

-

-

-

0.042

2.4 护理满意度

   WS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GEP0.05。见表4

4 满意度比较[n%]

组别

十分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WSn=38

15(39.47)

22(57.89)

1(2.63)

37(97.37)

GEn=38

12(31.58)

18(47.37)

8(21.05)

30(78.95)

-

-

-

6.176

P

-

-

-

0.013

3.讨论

子宫腺肌症主要指子宫内膜腺体与间质侵入到子宫肌层中,并会导致周期性增生、剥脱以及出血等功能性改变,使患者产生一系列异常症状。该疾病主要发生在30-50岁的经产妇群体中[4]。在临床相关资料中记载,该疾病发生原因尚未明确,考虑疾病诱发因素较多,涉及感染因素、个体因素、生活因素、遗传因素、人文社会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影响均可导致子宫腺肌症的形成,对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5]。临床中可通过手术治疗改善患者病症,其中全子宫切除术是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措施,能通过手术操作将病变部位彻底切除,对于无生育要求、病变广泛、症状严重且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来说,可选择全子宫切除术干预。由于该手术会导致患者生育功能丧失,并使患者生理功能产生较大改变,因此患者会出现明显的负性情绪,提高手术应激反应,最终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康复情况[6]。因此为患者提供围术期护理服务是十分必要的,需实施全面、科学的护理措施,改善患者身心状态,为患者预后及健康提供良好保障。围术期手术护理与常规护理不同,该护理模式内容更加全面,注重以患者为中心,可围绕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等多个环节提供护理措施,满足患者多方面护理需求,可提升整体护理质量[7]

在本次实验研究中,以76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WS患者(围术期护理)相比于GE患者(常规护理)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低,术后疼痛评分更低P0.05护理后WSSF-36评分更高P0.05WS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GE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GEP0.05该结果表示,围术期护理干预能缩短患者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并减轻患者围术期疼痛程度,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同时能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提升患者获得满意的护理服务。在术前,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及术前准备,使患者对自身疾病及手术方案有详细了解,并通过个体化心理疏导方式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减轻患者心理压力,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手术治疗,提升其手术治疗信心。护理人员结合手术需求完成一系列术前准备工作,为手术顺利实施提供有利条件。在术中护理中,护理人员除了有效配合医师操作外,还需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确保患者术中状态稳定,提升患者手术成功率。在术后护理中,包括对患者病情观察、饮食指导、并发症护理等内容,使患者术后恢复效果良好,全面降低不利因素对患者造成的影响,使患者感受到护理的全面性、人文性以及科学性[8]

综上所述,围术期护理干预在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护理中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减轻疼痛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 陈雪莲. 综合护理在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有效性研究[J]. 生命科学仪器,2022,20(z1):413-413.

[2] 陈伟静,王铃,苏兴凯,. 综合护理干预联合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GnRH-aLNG-IUS对子宫腺肌症的治疗效果[J]. 河北医药,2022,44(1):157-160.

[3] 潘丽香.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的围术期综合护理对子宫腺肌症患者术后疼痛与康复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24):3746-3748.

[4] 王晓娟. 概念图思维的护理模式在子宫腺肌症术后患者中的运用[J]. 妇幼护理,2022,2(6):1227-1229.

[5] 黄灿. 综合护理模式用于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效果研究[J]. 中国农村卫生,2021,13(4):56-57.

[6] 郭利丽,薄其美,齐雪莲. 凯格尔运动在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妇幼护理,2022,2(10):2229-2231.

[7] 郭晓磊.综合护理对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症围术期作用[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1,36(01):115-116.

[8] 冀胜男,杨佳莹,刘爽.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J]. 健康忠告,2022,16(10):95-9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