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任秋菊

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550000

摘要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用于神经内科脑梗死的价值。方法:随机均分2022年8月-2023年7月本院神经内科接诊脑梗死患者(n=74)。试验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FMA评分等指标。结果:关于FMA和NIHSS评分:干预结束时,试验组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试验组数据达到了97.3%,而对照组数据则仅有81.08%,相比较下,试验组满意度更高(P<0.05)。护理质量:试验组数据达到了(98.02±0.94)分,而对照组数据则仅有(89.34±1.93)分,相比较下,试验组护理质量更好(P<0.05)。结论:神经内科脑梗死用综合护理干预,患者的满意度更高,护理质量更好,神经功能恢复更快,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更加明显。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预后;脑梗死;肢体运动功能

正文


    医院神经内科中,脑梗死十分常见,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等特点添加参考文献以共济失调、偏瘫、失语和感觉障碍等为主症,情况严重时,也可导致脑疝等问题,危及生命[1]。通过对症治疗虽能有效控制脑梗死患者的病情,但护士仍需要做好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工作[2]本文着重分析综合护理干预用于神经内科脑梗死的价值前言部分丰富点内容太少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8月-2023年7月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脑梗死患者n=74)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组37人中:女性17人,男性20人,年纪范围41-78岁,均值达到(59.49±5.26)岁;体重范围38-80kg,均值达到(56.28±8.15)kg。对照组37人中:女性18人,男性19人,年纪范围41-79岁,均值达到(59.83±5.41)岁;体重范围38-81kg,均值达到(56.71±8.39)kg。纳入标准:(1)患者意识清楚;(2)患者对研究知情;(3)患者非过敏体质;(4)患者资料齐全。排除标准[3]:(1)休克;(2)传染病;(3)癌症;(4)心理疾病;(5)全身感染;(6)精神病。2组体重等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常规护理:检查协助、用药干预和体征观察等。试验组配合综合护理干预:(1)营造舒适的病房环境,做好空气消毒工作。整齐罗列各种物品,做到井然有序。室内光线要保持柔和,空气要清新,且地面还要处于整洁状态。酌情调整室温。(2)协助患者取舒适的体位,监测患者各体征,积极处理患者异常状况。及时对患者呼吸道中的分泌物进行清除,确保患者呼吸顺畅。以2-3h为周期,让患者翻身1次,按摩患者四肢和受压部位。做好患者的口腔清洁工作,若有必要,可根据患者口腔pH值,选择一种最适的口腔护理液。(3)主动和患者谈话,引导患者倾诉。找到患者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为患者播放喜欢的音乐,让患者能够放松身心。尊重患者,耐心对待患者。向患者介绍预后较好的脑梗死案例,提高其自信。(4)建议患者吃高纤维、低脂与高蛋白的清淡饮食,不吃辛辣和油腻的食物。严格控制患者对脂肪与钠盐的摄入,需确保钠盐摄入低于5g/d。嘱患者不吃腌制类的食物,多吃一些果蔬,适当补充微量元素。(5)采取多种模式相结合法,主要有视频宣教、口头教育和发放宣传册等,为患者普及脑梗死的知识,告知治疗流程。耐心为患者解答疑惑,让患者能够安心。(6)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指导其在病床上做适量的肢体主/被动训练,如:膝关节屈伸训练、直腿抬高训练与腕关节旋转训练等。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如:床旁站立平衡训练、床椅转移训练和步行训练等。指导患者完成日常生活能力训练,主要有穿脱衣、修饰、如厕、洗漱和进食等。(7)若患者存在语言功能障碍的情况,需指导其做适量的语言功能训练。首先,让患者做单音节发声训练,如:发“啊”音等,此后,让患者练习说一些单词和短语,最后,再让患者练习说一些长句。(8)提前告诉患者各项操作的目的,以取得其积极配合。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嘱家属多关心患者,多陪伴患者,让患者能够得到更多的情感支持。

  1.3 评价指标[4]

1.3.1 用FMA量表评估2组干预前/后肢体运动功能:总分100。得分和肢体运动功能间的关系:正相关。

1.3.2 选择NIHSS这个量表,评估2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总分42。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间的关系:正相关。

1.3.3 满意度调查工具选择本院自制《满意度问卷》:总共有3个等级,依次是:不满意(0-75分)、一般(76-90分),及满意(91-100分)。计算满意度参照:(一般+满意)/n*100%。

1.3.4 评估2组护理质量:涵盖了操作水平与服务态度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总分100。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24.0,用x²和t检验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使用率(%)和(±s)表示,统计学意义成立时P<0.05。

2 结果

  2.1 肢体运动功能分析

经评估,可知:从FMA这项指标上分析,尚未干预时:2组数据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结束时:试验组肢体运动功能更好P0.05。如表1。

1 FMA评估数据罗列 分,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试验

37

43.51±5.36

82.45±3.64

对照组

37

43.79±5.82

71.28±4.76

t


0.1893

7.2583

P


0.1741

0.0000

  2.2 神经功能分析

经评估,可知:从NIHSS这项指标上分析,尚未干预时:2组数据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结束时:试验组的神经功能更好(P<0.05)。如表2。

2 NIHSS评估数据罗列 分,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试验

37

20.15±2.67

7.01±0.84

对照组

37

20.03±2.85

10.36±1.59

t


0.1456

4.2879

P


0.1933

0.0000

  2.3 满意度分析

    经调查,可知:从满意度这项指标上分析,试验组数据达到了97.3%,而对照组数据则仅有81.08%。相比较下,试验组满意度更高(P<0.05)。如表3。

3 满意度数据罗列 [n,(%)]

组别

例数

不满意

一般

满意

满意度

试验

37

1(2.7)

10(27.03)

26(70.27)

97.3

对照组

37

7(18.92)

14(37.84)

16(43.24)

81.08

X2





7.1429

P





0.0281

  2.4 护理质量分析

    经评估,可知:从护理质量这项指标上分析,试验组数据达到了(98.02±0.94)分,而对照组数据则仅有(89.34±1.93)分。相比较下,试验组护理质量更好(t=7.9103,P<0.05)。

3 讨论

饮食结构的变化,生活方式的转变,导致我国罹患脑梗死的居民越来越多[5]既往研究显示脑梗死的发生糖尿病、心源性栓塞、血脂异常、高血压危险因素密切相关,若不积极干预,严重者将会导致患者的死亡[6]通过积极的治疗可抑制疾病进展,挽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预后,但护理也是医疗服务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会对患者的疗效造成直接性的影响[7]常规护理作为一种比较传统的护理手段,病人提供一些基础的护理措施,但不能满足病人的实际需求,导致护理质量降低,进而对其预后造成了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涵盖的是“以人为本”这种新理念,能将患者的需求当作是基础,从康复训练、营养支持、环境管理、心理疏导、体位管理、家属支持与认知干预等多个方面出发,对患者施以细致性与连续性的护理,以消除患者不良心理,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缩短康复所需时间,改善肢体运动功能,让患者能够尽快回归正常生活[8,9]。常规护理期间,对脑梗死患者辅以综合护理干预,可取得显著成效,且利于患者肢体运动及神经功能的恢复[10]

万悦等人的研究[11]中,对82名脑梗死患者进行了常规护理,并对其中41患者加用了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显示:综合组干预后NIHSS评分低至(4.49±1.36)分,比常规组(7.09±1.78)分低;综合组满意度达到了97.56%,比常规组82.93%高。表明,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提高患者满意度等都具有显著作用。本研究经评估可知:从NIHSS评分这项指标上分析,干预结束时:试验组数据比对照组低(P0.05);经调查可知:从满意度这项指标上分析,试验组数据比对照组高(P0.05),这和万悦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经评估,可知:从FMA这项指标上分析,干预结束时:试验组数据比对照组高(P0.05)。从护理质量这项指标上分析:试验组数据比对照组高(P0.05)。

综上,神经内科脑梗死用综合护理干预,患者的满意度更高,护理质量更好,神经功能恢复更快,肢体运动功能改善也更加明显,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高英,高晶. 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内皮细胞功能及肢体功能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2):81-85.

[2] 高巧云. 综合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J]. 泰山医学院学报,2017,38(8):956-957.

[3] ITO U, HAKAMATA Y, KAWAKAMI E, et al. Temporary (corrected) cerebral ischemia results in swollen astrocytic end-feet that compress microvessels and lead to delayed (corrected) focal cortical infarction.[J]. Journal of Cerebral Blood Flow and Metabolism: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Cerebral Blood Flow and Metabolism,2019,31(1):328-338.

[4] 黄少曼,林育微,罗世炜,.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机械取栓联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22,29(1):185-188.

[5] 漆蕾, 谢文烨, 李玲. 早期综合营养护理联合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8(5):50-53.

[6] ITO U, HAKAMATA Y, KAWAKAMI E, et al. Degeneration of astrocytic processes and their mitochondria in cerebral cortical regions peripheral to the cortical infarction: heterogeneity of their disintegration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disseminated selective neuronal necrosis and maturation of injury.[J]. Stroke: A Journal of Cerebral Circulation,2019,40(6):2173-2181.

[7] 叶旭阳,曾令丹,张艳,. 基于多学科协作的综合护理模式应用于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分析[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21,28(6):63-65.

[8] 杨林.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预后的影响[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15):151-152.

[9] 张利群. 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其FMA评分的影响[J]. 饮食保健,2021(20):142.

[10] 于东华,李萍,杨晓丽,. 老年综合评估护理在老年脑梗死住院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 河北医药,2022,44(20):3198-3200.

[11] 万悦,吴英.综合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3(4):0147-015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