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成效观察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刘震

黄骅神农居医院中医皮肤科 河北 黄骅 061100

摘要

目的:探究血府逐瘀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到2023年6月接诊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加巴喷丁联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汤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疼痛评分以及皮肤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疼痛评分及皮肤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可有效提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其疼痛感以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皮肤生活质量

正文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点是伴有皮肤病变和神经痛症状。即使病情治愈,一些患者还可能经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困扰[1,2]。血府逐瘀汤作为中医药方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传统方剂,具有千年历史。它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中瘀血阻络理念的指导下,精心配制而成。该方药能活血化瘀,调和气血,以缓解病变区域的瘀血堆积,促进神经再生,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3]。因此,在本次观察性研究中,我们旨在评估血府逐瘀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成效。通过观察患者在接受血府逐瘀汤治疗后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等指标的变化,探究血府逐瘀汤在缓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方面的有效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21月到20236月接诊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33-78岁,平均年龄(49.67±3.25)岁,病程1个月-3年,平均病程(5.36±0.49)个月。观察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30-77岁,平均年龄(50.16±3.20)岁,病程2个月-3年,平均病程(5.39±0.44)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根据患者的情况,口服加巴喷丁,起始剂量为300mg/天,分3次口服(每次100mg),逐渐加量至有效剂量。根据患者的耐受性和响应情况,逐步加量至600-1800mg/天之间,分3次口服(每次150-600mg)。同时给予患者口服甲钴胺治疗,0.5mg每次,每天3次。连续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治疗一个疗程后停药观察。

    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汤治疗。方剂组成:红花9g,桃仁12g,当归9g,生地9g,川芎5g,赤芍6g,牛膝9g,桔梗5g,柴胡3g,枳壳6g,甘草3g。药物水煎口服,分早晚两次服用,一次200ml。连续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治疗一个疗程后停药观察。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皮肤生活质量评分(DLQI)及治疗有效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治疗有效率的判定标准如下:显效:疼痛基本消失,患者没有任何不适感,疱疹结痂并完全脱落。有效:疼痛有所缓解,疱疹结痂,但未完全脱落,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无效:疼痛未缓解,疱疹未结痂,患者生活质量未得到改善。治疗有效率是显效例数与有效例数之和占总例数的百分比。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获取数据录入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卡方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n=30

15

14

1

2996.67%

对照组(n=30

12

11

7

2376.67%

x2




7.484

P




0.05

2.2两组治疗前后VASDLQI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VASDL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DLQ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  两组治疗前后VASDLQI评分比较 (分)

组别

治疗前VAS

治疗后VAS

治疗前DLQI

治疗后DLQI

观察组(n=30

6.78±1.03

2.55±0.21

15.74±1.59

5.36±0.82

对照组(n=30

6.77±1.11

4.08±0.35

15.68±1.53

7.93±0.34

x2

0.936

8.938

0.920

9.752

P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引起的,它是水痘病毒引起的一种疾病后遗症。当一个人感染水痘病毒后,病毒会进入神经细胞并潜伏在体内。如果人体免疫力下降,病毒可能重新活跃,沿着感染过的神经传播,导致带状疱疹的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指带状疱疹痊愈后,疼痛还持续存在的情况。带状疱疹病毒重新活跃后,沿着感染过的神经传播,可能导致神经损伤。神经损伤可能引起神经炎性疼痛,即疼痛信号的异常传导和感知[4]。免疫系统的异常状态可能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和持续性相关。免疫力下降,如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免疫抑制剂使用者等,容易导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此外,炎症介质的释放可能参与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和维持。炎症介质能引起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和异常信号传导,从而导致疼痛的产生[5]

    近年来,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并呈现年轻化的趋势。这可能与人群免疫力下降、感染水痘病毒的机会增加、生活压力增加等因素有关[6-8]。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变得尤为重要。从西医的角度来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被认为是一种周围神经痛,是周围神经损害的结果。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活化导致脊髓背根神经节炎症,使感觉传入神经阻滞,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疼痛信号传递神经元的活动异常增高,这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主要病因。在这种情况下,血府逐瘀汤可能能够通过其消炎、抗感染、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减轻神经根的炎症和水肿,从而缓解疼痛。现代医学尚无根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药物,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镇痛药物、抗抑郁药物、抗癫痫药物、神经阻滞以及物理治疗等,但疗效不尽相同。针对这一问题,仍有研究和探索的空间。中医认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与气血运行失调有关。中药内服可通过调理和调节气血运行,改善组织营养和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炎症[9]。血府逐瘀汤是中医药中常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方剂之一。血府逐瘀汤通过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减轻局部的瘀血和血液淤滞,从而缓解肌肉、神经和皮肤等组织的压迫和疼痛[10,11]。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伴随着病变区域的炎症反应。血府逐瘀汤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痛觉神经的过度敏感。血府逐瘀汤中的一些成分被认为可以调节气血运行,改善组织的营养和供氧,促进神经的修复和康复。此外,血府逐瘀汤中的一些成分可能具有镇痛作用,可以通过调节镇痛途径和减轻痛觉神经的兴奋性,减轻疼痛感[12-15]

    本次研究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治疗。方剂中红花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瘀血和淤血,减轻疼痛。桃仁有血瘀舒缓作用,可以活血化瘀,减轻局部的血液淤滞和疼痛。当归是一种常用的补血药物,能调节气血,促进组织修复和康复。生地具有清热凉血的作用,可以消除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和红肿。川芎有活血通络的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血液淤滞和疼痛。赤芍有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对于缓解神经痛有效。牛膝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可以改善局部的循环和减轻疼痛。桔梗有宣通肺气的作用,可以改善气血运行,促进组织的康复。柴胡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枳壳有行气活血的作用,可以缓解血液淤滞和疼痛。甘草具有解毒、调和药方的作用,可以增强方剂的整体功效。诸药合用,主要通过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舒经止痛等作用来缓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症状。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评分和皮肤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血府逐瘀汤可有效提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其疼痛感以及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应进一步深入研究并推广。

 

参考文献:

[1] 秦珍珍,翟燕. 一贯煎加减联合甲钴胺与加巴喷丁胶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2022,19(30):83-86.

[2] 利嘉欣,丁慧. 复元活血汤加味治疗中重度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及对疼痛相关神经肽与炎性因子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31(21):3027-3030.

[3] 许天云. 血府逐瘀汤联合红外线疗法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探究[J]. 当代医药论丛,2020,18(12):191-192.

[4] Patil A, Goldust M, Wollina U. Herpes zoster: A Review of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Management[J]. Viruses, 2022 ,14(2):192.

[5] 符烨. 红蓝光照射联合加巴喷丁、甲钴胺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程度、神经递质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3,36(11):1893-1896.

[6] Tang J, Zhang Y, Liu C, Zeng A, Song L. Therapeutic Strategies for Postherpetic Neuralgia: Mechanisms, Treatments, and Perspectives[J]. Curr Pain Headache Rep, 2023 ,27(9):307-319.

[7] Liu X, Wei L, Zeng Q, Lin K, Zhang J. The Treatment of Topical Drugs for Postherpetic Neuralgia: A Network Meta-Analysis[J]. Pain Physician, 2020 ,23(6):541-551.

[8] Ehrenstein B. Diagnostik, Therapie und Prophylaxe des Herpes zoster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prophylaxis of herpes zoster][J]. Z Rheumatol, 2020 ,79(10):1009-1017.

[9] 白雪,陈佳利,陈凡,. 血府逐瘀汤联合刺络放血治疗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J]. 中医药学报,2022,50(7):97-100.

[10] 赵娥,王俊,李倩,. 血府逐瘀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的Meta分析[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23,46(3):390-397.

[11] 黄炳炎. 血府逐瘀汤加减方联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探究[J]. 当代医药论丛,2020,18(6):201-202.

[12] 盛国华. 血府逐瘀汤加味合并腧穴热敏化艾灸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1,9(5):140-141.

[13] 陈均莉,张仁怡,李艳红,. 血府逐瘀汤加减结合西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 湖南中医杂志,2023,39(5):116-124.

[14] 李靖. 带状疱疹患者经龙胆泻肝汤和血府逐瘀汤加减配合白芍治疗对有效性的研究[J]. 健康必读,2021(17):34,39.

[15] 曹纳奇. 血府逐瘀汤联合刺络放血治疗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J]. 保健文汇,2023,24(20):141-14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