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伴胆结石临床效果观察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吴䶮玺

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普外科 江苏苏州 215000

摘要

目的:探讨在急性胆囊炎伴胆结石治疗中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价值。方法:纳选对象为2021.01至2023.07在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急性胆囊炎伴胆结石患者,以双盲法分作对照组和观察组,组内均4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比对临床指标、并发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腹腔镜手术作为治疗方法,可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同时,还能起到促进其术后康复以及改善生活质量的作用。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胆结石;腹腔镜手术;并发症;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

正文


急性胆囊炎是因胆囊管阻塞及细菌侵袭所致胆囊炎症,以右上腹呈阵发性交通、明显腹肌强直以及触痛感为典型表现;胆结石指的是胆道系统出现结石,主要包括胆管结石与胆囊结石,二者均属于临床上常见疾病类型,有着发生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1-2]。对于急性胆囊炎患者而言,其大多有胆囊结石存在,这主要是因为结石形成于胆囊内后对胆囊黏膜造成刺激,促使胆囊出现慢性炎症,且结石嵌顿在颈部或者胆囊管时,会引起继发性感染情况可出现,导致胆囊发生急性炎症,若发病后未能及时予以有效治疗,随着炎症的进一步扩散,将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3-4]。传统开腹术作为既往临床常应用治疗手段,但有着创伤大、术后恢复速度慢、并发症多等缺点,易对手术疗效及预后造成影响。近年来在微创技术快速发展下,腹腔镜技术越来越成熟,且手术适应症得到扩大,现已在急性胆囊炎与胆囊结石疾病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5-6]。此试验以分析腹腔镜手术对于此类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纳入者为就医的急性胆囊炎伴胆结石患者,总纳入人数为80例,分组方法为双盲法,对照组:年龄分界值与均龄20岁至70岁(45.41±3.62岁),男25例女20例,病程及均值2h10h5.26±1.43h);观察组:年龄最低/最高20岁和72岁,均龄45.85±3.71岁;性别男/27例和18例;病程最短/最长2h10h,均值5.31±1.47h。组间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1)纳选条件:经CT等影像学检查后确诊;满足胆结石与急性胆囊炎诊断要求;以上腹部剧烈疼痛为主要表现;与诊疗相关资料完善无缺失;了解且同意参加试验;符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指征要求;(2)排除条件:伴存有肝内胆管结石;伴存有胆管恶性肿瘤;伴存有肝肾功能受损严重;处于特殊时期,如哺乳期、妊娠期;胆囊结石四周炎症出现粘连;中途转院或退出。

1.2方法

1.2.1 对照组  治疗方法选择传统开腹术,经气管插管全麻处理后,于右肋下缘处取一个长度在8cm10cm的斜长切口,逐层将腹壁切开,促使胆囊充分暴露出来,由操作者在胆囊三角处对胆囊实施分离处理,并对胆囊动脉进行分离与结扎,之后置入引流管,逐层对切口进行缝合,术后完善抗感染治疗

1.2.2 观察组  采取腹腔镜手术,麻醉方式选择气管插管,在脐部下端处取长度为1cm的切口,阿静气针插入后协助患者建立起气腹,维持气腹压在8mmHg10mmHg;借助腹腔镜探查患者腹腔内部情况,明确腹内粘连程度、水肿程度、结石数量以及大小等情况,借助腹腔镜引导在右肋下段取长度在0.5cm的切口,在剑突处取长度为1cm的切口,然后置入手术工具,逐步切开三角浆膜,充分暴露出胆囊体,以电凝钩进行解剖,对胆囊及结石进行清除,术后常规予以冲洗并放置引流管,做好抗感染治疗。

1.3指标观察及判定标准

1.3.1 临床指标  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1.3.2 并发症  膈下积液、感染、出血及胆管损伤;

1.3.3 生活质量  社会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及躯体功能,选以QLO-C30生活质量量表,以0~100分代表单项指标水平低/高。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手术指标

与对照组所得指标相比,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均较优,见表1手术指标(P0.05),两组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

1 手术指标`x±s

组别

例数

切口长度

/cm

术中出血量

/mL

手术时间

/min

术后排气时间

/h

术后下床时间

/h

住院时间

/d

对照组

40

7.74±1.63

78.45±13.26

72.45±5.65

32.05±4.14

33.71±7.53

10.69±2.85

观察

40

4.08±1.96

47.41±10.23

43.51±7.26

27.16±2.27

25.71±4.14

6.78±1.42

t

-

9.080

11.722

19.896

6.550

5.888

7.766

P

-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 并发症

观察组的发生例数和及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见表2并发症(P0.05),组间数据结果差异显著。

2 并发症n%

组别

例数

膈下积液

感染

出血

胆管损伤

总发生

对照组

40

1

4

5

1

1127.50

观察

40

0

2

1

0

37.50

x2

-

-

-

-

-

5.541

P

-

-

-

-

-

0.019

2.3 生活质量

干预前2组指标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见表3生活质量(P0.05),组间数据结果差异明显。

3 生活质量`x±s分,n=80

组别

社会功能

生理功能

心理功能

躯体功能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65.62±3.34

77.23±3.04*

67.38±5.14

76.45±2.48*

61.89±3.14

77.35±2.17*

63.53±4.16

77.28±2.21*

观察

65.53±4.15

82.21±2.72*

67.53±5.26

82.62±2.15*

61.45±3.62

84.78±4.32*

63.24±3.89

83.35±2.04*

t

0.107

7.721

0.129

11.889

0.581

9.720

0.322

12.764

P

0.915

0.000

0.898

0.000

0.563

0.000

0.748

0.000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

3讨论

胆囊疾病作为临床外科治疗中常见病症,主要包括胆囊息肉、胆囊炎以及胆囊结石等多类疾病,其中胆囊结石与胆囊炎属于最常见疾病,而胆囊炎除了是独立的一种疾病,同时也可作为胆囊结石并发症存在,近年来在人们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改变下,促使此类疾病发生率呈逐渐递增势态发展,严重威胁到人们机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7-8]。急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为临床常见急腹症,以充血、水肿、四周组织脆弱、结石嵌顿等表现为主,在急性期时因胆囊壁处于充血及水肿状态,促使胆囊局部出现严重粘连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9-10]

针对此病的治疗,临床以消除患者痛苦感,减少并发症发生为主,手术作为主要的干预手段,主要包括传统开腹术与腹腔镜手术,其中前者属于临床常应用手术方式,但治疗期间所取切口较大,手术用时较长,对于患者机体所造成的较大,且应用开腹术对患者治疗时,需全面性评估其体质、年龄等情况,对于伴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此治疗方式无法满足其治疗需求,需寻找到对患者机体创伤较小的方式予以治疗[1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属于微创手术,有着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瘢痕小等优势,可符合医学美容相关要求,经借助腹腔镜可在术中查看患者腹腔组织以及盆腔组织具体情况,且所需诊疗时间较短,相较于传统开腹术而言,更易被患者所接受,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12]

此试验得出,治疗后在切口长度7.74±1.63cm4.08±1.96cm)、术中出血量(78.45±13.26mL47.41±10.23mL)、手术时间(72.45±5.65min43.51±7.26min)、术后排气时间(32.05±4.14h27.16±2.27h)、术后下床时间(33.71±7.53h25.71±4.14h)、住院时间(10.69±2.85d6.78±1.42d)、并发症率(27.50%7.50%)以及社会功能77.23±3.04分与82.21±2.72分)、生理功能76.45±2.48分与82.62±2.15分)、心理功能77.35±2.17分与84.78±4.32分)、躯体功能77.28±2.21分与83.35±2.04分)所得指标上,与对照组的临床指标、并发症率以及生活质量相比较,观察组切口长度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率较低且生活质量较高,P0.05,可见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应用价值显著性高于传统开腹术,整体借鉴意义较高。分析原因认为:传统开腹术对于患者机体所造成的创伤比较大,不利于术后康复,因此在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腹腔镜手术经借助腹腔镜切除胆囊,手术视野更开阔,利于操作者在短时间内寻找到患处病灶位置,利于缩短手术用时的同时,还能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治疗时间;在手术过程中此术式不会对腹膜、大网膜等造成较大损伤,可避免术中发生大出血情况,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但需注意因腹腔镜手术治疗期间所取切口比较小,操作者易在手术缺乏手术视野情况下误伤到患者机体组织,因此在术中医师需严格确认患者的病灶位置,避免影响到手术疗效。但此试验存在一定局限性,主要是由于研究中纳入样本量较少、研究观察期较短,故而为确保试验结论准确性,后期可通过扩大样本纳入量及适当延长研究观察期等方式进行论证,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胆囊炎伴胆结石患者的治疗,采取传统开腹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均可取得一定疗效,但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更为理想,可最大程度上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应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马玮阳,王庆云,陈森.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胆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 黑龙江医药,2023,36(03):685-688.

[2]乔永启. 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并发胆结石患者的临床安全性及预后效果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6):49-51+55.

[3]陈彪,张科庄.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急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临床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J]. 西藏医药,2023,44(02):42-43.

[4]陈晓东,乔阳波,周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并发胆结石患者的效果[J]. 医学信息,2023,36(06):139-142.

[5]杨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急性胆囊炎并发胆结石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J]. 临床医学工程,2020,27(10):1315-1316.

[6]张秋霞,李晓焕.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伴胆结石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标准化,2021,(24):259-261.

[7]王朝阳. 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胆囊炎并发结石安全性及预后评估[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27(20):44-45.

[8]朱永华.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并发胆结石的临床效果[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19):37-38+89.

[9]吕广彪.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研究[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5):2681-2683.

[10]刘朝斌,赵守魁,张立志.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急性胆囊炎伴胆结石患者的疗效[J]. 黑龙江中医药,2021,50(04):157-158.

[11]余守江. 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 医药论坛杂志,2021,42(01):36-39+43.

[12]张岩,郑玉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并发胆结石的安全性分析[J].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20,23(11):902-90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