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的有效提高策略分析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吕晓武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嵩峰乡中学 邮编:334614

摘要

写作水平的高低反映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而初中阶段又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阶段,但是实际上,教师认为作文很难教,学生认为作文很难写,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努力,但是写作的教学结果却始终不尽如人意,让学生谈“文”而变色,对写作产生了畏惧感。对于初中语文教师来说,有必要重新审视目前的写作教学方式,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进而找到适合于教育实践与学生特征的写作教学对策,让学生真正地爱上写作文。


关键词

初中语文;中学生;写作教学;策略

正文


前言:

写作教学是语文课堂的一个主要环节,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而且有利于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学习。然而,目前的学生显然对写作的积极性并不高,写作的内容也是空洞的,缺少真实的感情,这种情况的产生,究其根源,除学生本身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是由于我们初中语文教师采取的写作教学方式不对,没有给予学生一个正确的指导,因此我们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现有的写作教学方式。在此基础上,笔者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对初中语文写作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一些具体的探索。

一、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写作教学脱离实际

有句话说得好,“艺术是从生活中来的。”如果离开了真实的世界,写作就会像没有泉水一样。长期以来,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一直被“应试”思想所束缚,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往往会背诵一些与自己的生活没有关系的文章,从而在考试中获得更高的分数。在当今的素质教育中,写作既要表现出学生灵活使用语言的能力,又要反映出自己的认识、生活、思想。但实际情况是,很多初中生的写作都脱离了实际,尽管他们写了很多,但是内容却很薄弱,他们经常重复使用同样的词组,这样并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二)语言单一、空洞

对近几年初中学生的写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有些学生的写作含有大量的套话,其内容非常单一,没有什么深意,这是由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注重积累写作素材,为了得到好的语文成绩,学生常常用套话,显得文章十分枯燥。

(三)过分强调技巧的训练

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有些教师过于注重技巧的训练,而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应试能力的提升,但不利于学生整体素养的发展。另外,过分注重技巧的培养,也会使学生对写作产生畏惧,进而降低学生的学习动力。所以,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培养,以达到自主写作的目标。

(四)忽略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过分地要求写作的标准,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这种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既制约了学生的成长,也使学生对写作充满了抗拒。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特征与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初中语文作文课的重要性分析

(一)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因为初中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现实生活的共性比较简单,所以缺少了与之对应的写作材料,很多学生缺乏灵感,在写作上不知从何入手,无法明确自己的侧重点,最后写出的作文显得杂乱无章,缺少思想和精神。一篇文章的构成,是由多个语言符号汇集而成,它是以字组词,以词成句,以句成文的一种形式。在写作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要对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的含义进行全面掌握,并将这些词语进行整理和组合,按照适当的次序,形成一篇完整的作文。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的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能够对学生的眼界进行全面的拓展,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评选作文的方法,来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在发现问题、改正错误、评价修改的过程中,在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加强对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

形象思维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因素,有了形象思维,才能将并不在眼前的事物清楚地呈现于眼前,最后跃然于纸面,成为一篇行之有效的文章。通过对语文作文进行经常性的练习,能够让学生形成思考的良好习惯,提升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并将其反馈到自己的写作中。因为语文写作的素材和灵感大部分都来自学生的现实生活,所以学生进行写作的时候,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形象性思维进行训练,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对材料的实质含义进行思考,并利用生活材料展开联想,把它在一篇文章中表达出来。除此之外,语文作文不能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应该给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进行表述。

(三)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字词是一篇作文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以极为鲜活、形象的字词为基点,与词语的上下文相联系,从而激发出学生的想象力,将孤立的文字和词汇组合成一幅色彩鲜艳的图景,并在纸张上跳跃;把优美的句子形式作为一个出发点,在积累写作材料的过程中,可以提升学生的创造力,把一篇文章的中心和理念用最直观和最简洁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富有创意的空白之处作为激发点,对文字的留白进行充分的掌握,从而发挥出“无字之处皆有意”的文字魅力,指导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与知识相结合,把握生活,加深学生对于写作和语文知识的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分析

(一)积极应用情境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兴趣

情景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它能使学生在语文写作中形成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同时也能使学生喜欢和欣赏写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恰当地使用情境教学法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保证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情景化的效果,教师应与生活、与自然相结合。好的文章一定要饱含着作者的深厚情谊和最真实的体验。基于情景式教学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应给学生一个与生活、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并使其真正体会到自己的情感。例如,教师让学生“家园”为主题进行写作时,尽管家是每一位学生每天居住的地方,但初中生却无法真正体会到家园是怎样的,自然是怎样的,这对我们意味着什么?针对真实生活的问题,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到校园,公园,感受鲜花和树木,以及大自然所赋予的一切,充分利用自然的力量,懂得感恩,热爱自然。在这段时间里,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破坏,如乱扔垃圾、乱砍树枝、踩踏草地等。在此期间,学生能够亲身体会到“家园”的真实意义,从而使学生能够发自内心地去保卫我们所居住的家园。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的写作才能真正触及人心,这正是初中语文写作课的宗旨。

(二)深入生活,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

爱好是激发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探索和参与各种活动的一个主要推动力。由于初中语文写作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多,而且需要大量的语言文字的结构和感情的表现形式,使得部分语文水平较低的学生对语文写作没有太大的热情,有的甚至产生了强烈的抗拒心理。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式,适当地将创造性因素纳入到教学计划中,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例如,教师指导学生以“阳光路上”为话题进行写作练习,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到邻近的街上,让学生观察街上的行人和事物。尽管整个观察的时间很短暂,但不管是勤勤恳恳的清洁工,或是欢快的小孩,都成为了生活中最好的一部分。在写作教学中,将学生引入到生活中,不仅可以使学生从各个层次加深对写作的领悟,还可以使学生对日常的点点滴滴有所感悟,从而使写作的愿望得到充分的发挥,为写作教学和训练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利的环境。

(三)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以实现学生的多样化发展

在写作课上,教师要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实际的训练。当代教育注重持续推进素质教育的观念,而其中一个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观念体现在写作的教学中,体现了多元的写作教学。通过多种形式的语文写作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也能够适应不同的发展要求,为各阶段的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为此,应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学科特点,精心安排不同的写作教学。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完一篇关于新闻的文章后,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热门的新闻,让学生对新闻报道产生一个大概的认识,再选择一条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新闻用全新的方式把它变成一篇充满逻辑性的文章。当所有的学生都写完了,就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自由发言,这不仅能充分调动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而且还能为学生的多元化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此外,教师还可以班级为单位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并引导学生把自己所写的文章编撰成册,发放给各年级学生,让学生尽情地欣赏,同时也能从各个方面发现自己的缺点,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可以有效地解决不同时期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四)实施个性化写作教学,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在语文写作方面,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就同一个问题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学生多从多个方面去思考,去探究,逐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使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独特的写作方法,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和感受,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写作的优势是非常重要的。举例来说,在一般的半命题《我学会了××写作教学中,学生很容易被课本和某些写作指南中的命题所左右,而且他们所拟的题目就是一些“我已经学会了做菜,我学习了羽毛球,”立意常常缺乏深度。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意见,请所有的学生说出他们能想到的主题。在此过程中,每个学生不能评判其他学生拟题的好坏,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和想象空间,帮助学生突破常规的思考方式。在这样的氛围下,会出现许多主题,如《我学会了体谅父母》《我学会了关心他人》等,这些写作题目就比较有深意。所以,在初中语文写作课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运用发散性思维和想象力,对问题进行思考。所以,这样的写作一定会让学生充满激情、富有个性。

(五)提供写作模板与范文

提供写作模板和范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的结构和技巧,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优秀的写作范文,如优秀的作文、演讲稿或报告等,并与学生一起分析其结构和特点。通过分析,学生可以掌握优秀作品的组织形式、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从而为自己的写作提供参考。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常用的写作模板,例如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这些模板包含了相对固定的结构和表达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写作的目标和规范,减少思路不清晰和结构混乱的情况,从而提高写作效率和质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即在阅读某篇作品之后,要求学生以该作品为蓝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创意进行改编。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作品的结构和风格,同时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反复练习,多次写作同一类型的文章。通过不断地练习,学生可以逐渐掌握模板和表达方式,同时也可以通过修改和润色不断优化自己的作品。这些策略都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和结构。同时,学生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改进,加强对写作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四、结论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阶段,教师要面对目前的教育问题,要积极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要鼓励学生每天收集优美文章,让学生多读多看,提升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促使初中语文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军玲.浅析初中语文写作训练如何有效开展[J].学周刊,2019(4):109-110.

[2]沈慧.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华夏教师,2018(24):34-35.

[3]乔登先.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2021,(39):81.

[4]陈伟红.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分析[J]. 考试周刊,2021,(52):23-24.

[5]陈佩婷.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J]. 名在线,2021,(17):13-1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