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策略探讨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策略
正文
前言:
小学生处于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他们对外界的一切以及未知的事物都有着很强的好奇心,过去在进行识字教学时,教师采用的是一种较为传统而又简单的教育方法,一般都是由教师板书,学生抄写,其主体作用被忽略,导致很多学生对识字的兴趣不够,这也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一直表现得差强人意的主要原因,如何改进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目前语文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应遵循的原则分析
第一,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小学是学生意识发展的早期,这个时候的小学生还处于形象思维的初期,对很多事物的认识和理解都处于一个非常直观、具体的视觉刺激期。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时候,要充分地了解学生的认知意识和年龄,从而设计适合他们的教育计划,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识字的学习当中去。
第二,要符合学生注意力发展的规律,提高一节课的教学效率,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授课方式是否有效,而且在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上的时间也是十分关键的。小学低段的学生是无意注意的,他们的注意力是很难集中的,而且是相对狭窄的,一节课的时间不超过四十分钟,因此许多学生不能总是全神贯注,所以在进行识字教学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精神集中时间,来制定一种高效的识字教学方法,让学生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的顺利过渡。
第三,要依据汉字的构造法则进行识字教学,因为汉字的历史悠久,很多小学生在认字的时候都会有一种迷茫的感觉,所以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的时候,可以从汉字的组成规律出发,通过对各种字形的探索来拓展自己的教学思路,针对学生的爱好以及成长发展的规律特点,指导学生在学习中探索出一条“捷径”来。
二、小学低段语文识字课教学状况及问题
(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著下降
在小学阶段,大多数的学生对玩具、零食、动画片等娱乐项目比较感兴趣,对自己喜欢的东西往往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学习没有什么特别的认识,身体和心理发育都还很幼稚。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要想把他们活泼的天性丢掉,老老实实地在课堂上听讲,实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除了生理和心理发育的特点外,还有很多原因,比如教师的教学方法太苛刻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够,学生的学习意识还没养成等等。因此,教师应根据当前的教育模式,调整教师的教学方法,充实教学内容,从而推动小学语文低段的识字教学。
(二)语文教师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这是当前我国教育领域初级阶段的一个问题,也是影响广大学生语文能力和学习热情的重要因素。为此,本文对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剖析,并通过不断地改变教学手段和手段,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以期找到更好的学习策略和方法。特别是,许多小学语文教师,由于无法摆脱常规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方式上的变化显得有些呆滞,课堂上的气氛也相对苛刻、沉闷,这对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育十分不利,由于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能力都较差,因此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合理的调整,以免造成教学上的窘迫。
(三)父母对教育的认识不足
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城乡差别更大。城里的父母他们的工作很忙,但他们的教育观念还是很强的,他们会花更多的时间来指导自己的子女,让自己的学生学会认字,并且在自己的家中放上一些文字和图片。然而,由于在大部分边远的山区,很多父母都觉得,教育子女是学校的事情,而将子女送入学校他们就不用管了,所以在闲暇之余,学生大多都是在家里玩,或是在家里帮着干一些家务活,缺少了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这对学生的识字教学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提升家长的意识,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基础。
三、小学低段语文识字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运用汉字的结构特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它有着自己的独特魅力。根据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汉字本身的特征,编故事、画图画、形象记忆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和兴趣。根据汉字的结构特征,可以采用偏旁部首的特征,也可以采用汉字的形式和图案,汉字的发音等多种形式,将汉字的多种特征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低段学生的识字水平。比如,在教“王”字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老虎的图形来教授,把老虎头上的“王字”图案和汉字“王”组合起来,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汉字的结构,而且还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有关的知识。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
目前,我国小学语文低段的识字教学面临的困难和难点主要表现为,教学手段和方法太过注重考试、太过单一。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既可以促进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效率,又可以加强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核心素养。具体地说,在识字教学中,可以通过阅读、绘画、书写比赛、文字游戏、电影等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创新能力、批判能力等综合素养。比如,在汉语拼音的课堂上,教师既可以根据传统的方法进行知识的教学,也可以通过播放拼音音频、学习拼音歌曲、观看拼音故事视频拼读拼音竞赛等多种教学形式。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对汉字和拼音的学习,逐渐地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通过多媒体课件、简笔画等手段,把新学的生字和客观的东西连接起来,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而识字和写字教学也应该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使教学效果更好。特别是,小学下册的课本中,在读写单元和课文中,通常会规定每个班的学生至少都要认识8个生字,最多14个。在所有的识字加油站中,它一般是7至8个。在课堂上,教师对于识字加油站、识字单元生字的解释,可以采取集中式的学习方式,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而对于文中的新生字,教师可以按照文中上下文的语境进行教学。这种方法的目的在于在认识了生字之后,要反复利用课文中识读记忆。在教学的早期阶段,学生的阅读重点是对生字的发音,对生字的形状和结构有深刻的认识;在教学中,要加深对生字的认识,强化读音的训练;在教学后,以掌握新生字为主。此三步式的随文练习,可以在反复阅读中不断地温习和巩固新生字,提高了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
(四)通过游戏,促进学生识字能力的提高
在过去的一些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由于受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熏陶,过分注重对一个汉字的解释,不断地把汉字的来源、演变过程、字音、字义等方面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的机械式、重复性的教学,使原本应该是趣味盎然的识字活动变成了一件无聊的事情,造成了学生对识字学习的兴趣缺乏,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自主性。因此,在课堂上,应该增加汉字的学习方法。学生对游戏都有浓厚的兴趣,所以教师可以把游戏和识字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激发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和书写的热情,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特别是在小学低段,教师可以运用自己的想象进行游戏教学。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旦”的过程中,先把“旦”这个词的含义告诉学生,也就是早晨,黎明时分。再把“一”看成是地平线,把“日”看成是太阳,再把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一幅画面。在绘画中,一个字的意思就会出现在学生的面前。然后教师让学生重新进行想象,这时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把“旦”这个词的延伸意义联系起来,也就是开始、初始。如此一来,就可以将字的字形、含义、引申义,全部印刻在学生的脑子里,完全的掌握。
(五)识字生活化,养成识字的习惯
为了更好地推进识字教育,必须把汉字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能够从语文的视角来体味汉字,探索汉字。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地识别汉字,如何正确地使用汉字,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同时,可以指导学生熟练地添笔、熟字添偏旁部首、去偏旁部首等。在教学手段的选用上要有新意。比如,教师可以将课堂上的情景和合作教学结合起来,创造生活中的情景,让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雨”时,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并在小组中一起进行讨论,他们喜不喜欢雨天和在下雨天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这样,学生就可以对字的意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然后再请学生把田加在“雨”下,就是“雷”。这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说:“雨天常听见打雷,故“雷”中含“雨”。这样,学生既可以一次识别两个汉字,又可以加深对汉字的了解和记忆。同时,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也培养了一个很好的识字习惯,并逐步学习用汉字来推测其他汉字的意思。
(六)把德育融入到识字教学中
识字在课堂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有其自身的形态美,更有其自身的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所以,教师必须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汉字的魅力,向学生解释汉字产生的背景和成因,以讲故事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不断地渗透德育,让学生学会汉字,养成良好的品德。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家”字时,不但要教学生把这个比较复杂的字写得好,还要解释“家”是怎么写的,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另外,小学语文教师要实行恰当的教学延伸,向学生介绍我国古老的历史,祖先是游牧民族,长期发展到农业生产,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安定下来,所以“家”可以说是动物有了“宀”,才有了歇脚的地方,而我们所谓的“家”,正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依靠。通过对这些知识的解读,不但可以使小学生对汉字的意义有更深刻的认识,也可以了解“家”的意义。另外,教师也要借此机会进行德育,教导学生要爱家,把足够多的爱给家人。在掌握了大量的汉字后,教师也可以利用“拆字”的方法,对汉字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读写教学渗透德育,能使学生充分发挥汉字的内在兴趣,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其特有的魅力。同时,教师也可以在情势的引导下,延伸到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小学低段的识字教学工作还面临着许多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还需各方面的人员进行不懈的工作和拼搏。汉字是我国民族语言的一种重要的语言资源,因此,培养学生识字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所以,在小学低段的语文教学中,应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对策,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使学生能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罗利君.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策略的研究[J].东西南北,2018(11).
[2]王玥玫.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浅析[J].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8(08).
[3]柯岩.低年级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8(02).
[4]雷美娇.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中的趣味教学策略[J].科幻画报,2020(03):84.
[5]刘倩茹.浅论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策略[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11):234-235.
[6]袁莉. 趣味识字教学措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学周刊,2023,(08):114-116.
[7]王华英. 教学通2.0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 教师博览,2022,(36):33-34.
[8]孙云.“班班通”多媒体技术下的字理识字教学——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下册教材为例[J].现代交际,2019(23):165-166.
[9]赵双,罗玉琼.字理教学及其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作用——以珠海市香洲区湾仔小学为例[J].现代交际,2017(6):29-30.
[10]金梅.先识字后学拼音的写字指导应对——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上册写字要求变化引发的思考[J].基础教育课程,2017(21):81-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