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游戏的实践与应用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宋雨芹

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实验小学(北校区)276827

摘要

游戏是一种广受学生欢迎的活动方式,其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还可以促进他们主动参与音乐学习,从而营造出生动活泼的音乐课堂氛围。本文采用了学情调查和实验教学研究方法,对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意义进行了深入剖析。基于此,笔者就小学音乐课堂游戏的实践与应用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

音乐游戏;小学音乐;应用策略

正文


前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趣味化已成为当前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音乐游戏同时具有激发兴趣和导向两种功能,将其应用到音乐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参与各种音乐活动的积极性,从而使其获得更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认识到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意义,依据音乐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兴趣,设计和开发多样化的音乐游戏活动,激发学生探索音乐世界的情绪和思维,促进其有效的互动,进而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本文将就如何将音乐游戏运用到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深入探讨。

一、基于游戏创设,营造课堂氛围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引入新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大多数学生在新课刚开始时往往缺乏积极性和热情。音乐游戏具有激发学习兴趣和引导学习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当巧妙地运用游戏来引入新课。例如,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播放一段音乐资料,鼓励学生进行声音或节奏的模仿游戏,或者提供一段视频资料,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游戏,以创造一个灵活的音乐教学氛围,并促进学生顺利进入课堂学习状态。

如,在《探寻生活中的声音》的课程导入环节,教师采用了多媒体音频工具,播放了一系列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声音。这些声音包括:鸟鸣声、动物园中老虎的低吼、街头商贩的叫卖声等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迅速进入音乐课堂,并对新课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引入了接龙游戏,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辨识课件中播放的声音并说明在哪里听到过。这一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他们积极参与,展现出了对音乐的热爱和对新知识的好奇心。

二、基于听觉游戏,培育审美感知素养

在音乐教育中,审美感知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对于音乐的艺术特性、表现形式及要素的审美体验,大多来源于听觉。因此,若想增强学生对音乐美感的认知,教师需在提升学生的听力和音乐欣赏能力上加以训练。故,若要将音乐游戏应用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师需着力于设计听觉类音乐游戏,例如播放一段声音或音乐素材,让学生猜测其来源;或者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音乐的特性,包括节奏、音高、音强等,以表达他们在聆听过程中所产生的联想和情感感受。另外,以听到的声音为依据,引导学生创作一个故事等也是有效的训练方式。如此,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更能强化音乐游戏在课堂中的应用效果。

如,在《听听我创造的声音》的教学中,教师利用播放风吹树叶声隐隐雷声雨点沙沙→雨停了”的过程。在学生们认真聆听后,教师引入了一个音乐游戏:“同学们,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多种声音的组合可以构成一个故事。在听完这组声音后,你们获取了什么信息?请分享你们的想法。”通过运用音乐游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声音的联想,从而提升他们对于声音美学体验的质量。

三、基于表演游戏,培育艺术表现素养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这一点在学术界得到广泛认可。学生正处于充满活力和好奇心的年龄阶段,一旦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巧,他们便迫切希望通过演奏来展现音乐艺术的美感和情感内涵。因此,小学音乐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设计一种具有表演性的音乐游戏,并引导学生在歌唱、演奏、舞蹈等艺术形式中传达他们对音乐内涵的感受。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环境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表现素养。

如,在《国旗国旗真美丽》的课程中,教师首先让学生学习并练习歌曲的各个部分,确保他们能够完整地演唱这首歌曲。然后,教师进一步要求学生进行一次综合音乐表演,并提供给他们一些响板和碰铃作为伴奏工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成为唱歌组、表演组或伴奏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提供了流动的指导,例如指导唱歌组的学生用温柔、充满情感的声音去唱出“飞上蓝天亲亲您”,唱到“飞上蓝天”时张开双臂作出飞行姿势。同时,教师还带领伴奏小组跟随曲调,用响板和铃铛进行伴奏。

在这次音乐游戏中,学生们通过合作展示,彼此学习,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艺术表现素养。他们学会了利用各种艺术形式来表达歌曲中所蕴含的浓厚情感,这种综合性的学习体验对学生的艺术表现素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基于创意游戏,培育艺术创新意识

音乐是一种富含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教育课程,能够激发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其充满奇异的乐趣。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他们在面对同一首歌或同一件乐器时,会产生各种独特的创作灵感,这是非常宝贵的生成资源。因此,在将音乐游戏引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挖掘学生的想象、联想和创造思维,设计出具有创新性的音乐游戏,如表演、小话剧等,或者利用生活中的素材来演奏乐曲。这些活动能够让学生在音乐游戏中尽情想象和实践,从而培养他们的艺术创新意识。

如,在《自制打击乐器·小老鼠上灯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播放了《小老鼠上灯台》的动画,让学生欣赏该歌曲的视听效果。随后,教师提供了各种材料,如小木片、玻璃瓶、碗、盘、筷子、小铁棒、小石头以及小木桶和易拉罐等,并鼓励学生利用这些材料进行创造性的音乐游戏。

学生被分成不同的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和自己的想象力,组建各种乐队来进行演奏。一些小组利用碗碟、小木桶、玻璃瓶、筷子等材料制作打击乐器,并根据歌曲音的长度和音色的差异,按照声部进行敲击配乐。另一些团队则使用自己制作的打击乐器,配合歌曲的节奏,利用玻璃瓶和易拉罐等材料模仿翻滚的声音,为歌曲增添了强烈的节奏感。

通过创造性的音乐游戏,学生的合奏能力得到了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也感受到了利用各种资源制作乐器和为歌曲配乐的乐趣。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音乐课程中加强对音乐游戏的应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还能增强他们的艺术表现力和个性品质,同时也有助于创新音乐课堂探究活动。教师应当坚持音乐教学原则,以游戏的方式巧妙地引入新的课程,营造出一种灵活的音乐教学气氛。此外,教师还应设计不同类型的音乐游戏,如听觉类、表演类、竞赛型和创意型,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和艺术表现素养。通过让学生参与游戏,可以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情,养成良好的艺术创新意识,进而提升音乐游戏在音乐课堂上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姗姗.动作体验让音乐课堂“趣味十足”--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动作体验法的有效运用[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1(10):194-194.

[2]张耀娟.以音伴舞 以舞衬音——小学音乐教学中舞蹈的运用[J].成才,2023(2):74-75.

[3]刘烨.“望闻问切”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音乐鉴赏教学探究--以苏少版五年级上册《春节序曲》为例[J].艺术科技,2023,36(7):249-252.

[4]邓子健,孔凡琴.基于新课标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核心素养建构及提升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3(18):53-5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