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摘要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培养
正文
前言
在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教育教学要把培养学生的数学理论知识和技能作为根本目标,在这个基础上,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素养,从而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高中数学老师要根据学科特征和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设计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地符合新时期的教育思想,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加各种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进入高中后,数学知识的学习变得更加困难,因此,积极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在正确的引导下,学会专业知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首先,可以更好地促进社会对素质教育思想的回应。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视角去思考问题,同时也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在对知识的理解的同时,也可以将知识体系进行融合。第二,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还可以加强引导作用的发挥,使学生能够在持续的发展中,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在高中阶段,我们已经进入到了知识进攻期,因此,要对学生们进行数学思维培养,让他们对这个世界有一个清醒的认知,对社会的需求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出来。
二、高中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巧设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问题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老师用问题来突出教学要点,能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去思考,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习惯,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学习数学。所以,高中数学老师要以课本为基础,以学生的实际为基础,进行问题的设计,保证问题既有趣又实用,不仅能使学生掌握数学理论知识,掌握基础技巧,还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比如,高中数学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任意角三角函数”这一部分时,就要清楚地知道学生已经在前面对三角函数相关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学习,这个时候,最合适的方法就是用问题来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思考,从而更加深刻地了解三角函数的有关概念与性质,并基于三角函数的周期变化规律,更加主动、主动、独立地学习“任意角三角函数”的部分知识,这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
2.提供开放思维素材
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开放性的思维材料,就必须充分满足如下两个方面的要求:第一,要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第二,要保证所选用的素材与教材内容相一致,使学生能够灵活、自由地发展自己的思维,达到对数学知识有较好掌握的目的。比如,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效拓展学生的思路,多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抓住适当的时机,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相关问题,大胆发挥想象力,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大胆的问题猜想训练,将知识积累作为思维的前提,人们通过知识来揭示问题的本质,老师要紧紧抓住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一个开放的思维空间中,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
3.深入挖掘数学问题,加强整体思维
在讲解数学问题的时候,关键是“理解”,即不仅要理解语言,更要理解问题中所包含的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对问题中所蕴含的知识的掌握速度,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因此,在具体的数学思维教学中,数学老师要重视对学生的总体思维能力的培养,有针对性地提高他们对问题的整体认识,并提高他们的理解速度。使他们在高效地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能获得更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高中生学习数学的时间比较长,他们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数学体系,他们对数学的认识也从初等到更高等.这就是他们要特别关注的问题,在进行数学思维教学时,要指导学生主动开发自己的数学理解力,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比如,运用分类的思考方式。由于数学的内容非常丰富,所以在高中阶段,学生们所接触到的数学知识的难度在不断地增加,而知识的类型也在变得越来越复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老师要主动地引导学生们,把他们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根据其不同的属性和结构,对其进行分类。这样,学生们就可以对数学知识有更多的系统掌握,逐步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构建出一个完整的数学逻辑体系。
4.打破章节制约,优化学生知识体系
大多数学生在学完了新的内容之后,都不会去梳理整个的知识结构,而有梳理意识的学生,更多的是遵循教科书章节的顺序,很少有人能够突破课本章节,根据个人的认识和知识之间的联系来整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章节的知识点,来设计一些问题来训练学生,以此来优化他们的数学知识体系,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让他们养成循序渐进的思维习惯。他们不受章节的限制,也不会按照教科书的顺序来建立自己的认知结构,而是根据知识之间的联系,建立起一条知识链,让他们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能够快速地厘清自己的思路,提高他们的思维的敏感度和活跃性。
结语
总之,在高中阶段,我们不仅要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更要让他们学会学以致用。学生的思维意识能够将他们学习数学的潜力激发出来,他们要对新知识进行持续的追求,还要进行独立的思考,要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并提出问题,并展开探索和研究。加强对学生思维素质的培养,才能真正体现数学教育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存强.高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J].学周刊,2020(05):78.
[2]张玉萍.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1):238-239.
[3]李国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探讨[J].学周刊,2020(04):38.
[4]张颖琼.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之数学抽象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46):83-84.
[5]王世凤.学思融合,提升素养———深度学习下高中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0):141-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