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思路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张海燕

​广饶县丁庄街道中心初级中学257345

摘要

“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成为一个衡量教学质量的显性指标。为此,教师必须以学生健康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从保证作业质与量的设计环节上进行检视、修正与改善,通过作业的层次性、实践性、生活化与综合性等特征体现因材施教与因需施教的教育真谛。


关键词

“双减”政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正文


2021年7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直接对作业总量和时长予以明确规定在引起一线教师广泛关注的同时也为未来教育指明了方向。学校教育据此展开的各类创新性作业实践工作厘清了“因材施教”理念在现代教育视域下的运用范围带动语文课程呈现新生机。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作业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载体会助推学生核心素养生成整个教育生态也会随之得到改善。

一、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语文作业单一重复,学生失去兴趣

双减政策落地后,初中语文作业设计越来越注重其育人功能,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不仅要严格控制书面作业的总量,还要注重作业质量的提高。但是,有些教师墨守成规,不愿意进行创新,作业模式较为陈旧,仍以抄写字词、完成试卷、文章背诵为主,作业单一又重复,不仅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课业负担,而且还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另外,教师没有采用线上作业,对于现代化的技术运用不足,让学生逐渐失去了语文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跟不上时代步伐。

(二)作业检查流于形式,限制学生发展

作业检查是语文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也是教师获取有效教学反馈的重要渠道,对指导学生学习、调整教学方案具有重要的作用。从当前的教学实际来看,教师在作业批改上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批改时间长、评价标准单一,反馈信息量小等问题,导致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纠正。还有些教师批改和检查作业过于笼统,不能因材施评,导致学生无法从教师的批改中得到有效的信息,影响了学生的自我认知,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作业设计个性化体现层次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重视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个体差异。因此在设计作业时要以学生为主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保证所有学生都能有所获得。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建设目标、家长需求、学生喜好、课堂表现和日常表现等因素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这种小组划分让学生感到新颖有趣。然后根据不同层次设计相应的作业量和内容设计要体现共性和个性。可以将题型设计为选做题和必做题两种类型其中必做题是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要完成的基础题而选做题则是提升题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学习能力自主选择。此外为不同难度的作业设置不同的积分积分可用于兑换“免做作业卡”“书籍优先阅读权”等以激励学生挑战高难度作业。例如,在学习了《三峡》,该节课程是一篇文言文,对于初中生而言有着较大难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可先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直观呈现三峡的景物图片,让学生能在欣赏三峡美景的同时,了解文章内容。当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后,语文教师可将学生划分成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三个层次,并给学困生布置“阅读文言文,并说出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课堂作业,巩固学困生的知识基础;给中等生布置“根据积累的诗词尝试翻译文言文”课堂作业,逐步提高中等生的学习能力;给优等生布置“整理与三峡文章有关的古诗词”课堂作业,开阔优等生的视野,发展其思维。通过分层作业设计,能够提升各个学习层次学生的语文素养,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二)作业设计综合化强调实践性

知识来源于生活也要应用于生活。新课标要求加强语文学习和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体现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因此在设计作业时要注重综合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知识将作业与生活紧密相连使学生学习空间得以有效拓展并达到学以致用的良好效果。例如在学习了《故乡》后为了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可以设计综合性实践作业:班内同学通过小组或个人的方式对家乡具有代表性的事物进行收集可以是物品、人物或某种精神。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和收集相关资料让他们更深刻理解文章增强家乡归属感促进实践能力提升。同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博物馆和文化馆让他们在更直观的环境氛围中感受社会文明的发展和时代进步。设计能够亲子互动的作业使双方能够展开更多交流有助于和谐亲子关系的建立同时也可能对孩子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例如在教学《中国人失掉自信心了吗》后可以设计一个亲子互动作业鼓励家长协同孩子制作PPT介绍当前国内一些大事件通过亲子合力制作PPT孩子能更深刻理解国家的发展与进步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作业设计创新化尝试跨学科

现代社会对人才提出了多方面要求更需要具备多种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因此在设计作业时应积极迎合社会发展形势重视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渗透融合。尝试设计跨学科作业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使学生树立整体观念。例如在学习了文言文后可以设计让学生借助线下图书馆、网络等途径对相关历史类文化知识进行查询和收集的作业。在中秋节之际可以设计“月圆中秋情意浓”的实践活动(1)结合“中秋”主题尝试自创一首小诗并根据自身创作的小诗写一段赏析性文字推荐给同学阅读;(2)参与家庭聚会的餐桌布置并用一段说明性文字或是简笔画对自身的创意、想法进行介绍;(3)以自己的中秋家庭聚会为背景写一段开场白并演唱歌曲《但愿人长久》。通过此种跨学科作业能够将作业的课程育人功能更大程度发挥出来拓宽学生的学习时空。

)作业设计兴趣化增强趣味性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多重视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作业设计也不例外。因此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需要思考如何贴近初中生的兴趣点增强作业的趣味性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让作业成为学习的乐趣。观察发现初中阶段学生具有很强的表演欲望和能力他们喜欢互相表演搞笑段子或模仿明星动作。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鼓励和引导学生改编、创作和表演教材内容。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又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锻炼表演能力。例如在学习了《智取生辰纲》和《孔乙己》等作品后可以鼓励学生结合文章内容编写课本剧并进行表演。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设计剧情、舞台环境拟定人物性格和台词演练剧情通过形象生动的表演让学生在乐趣中拓宽语文学习范围提升创造性和积极性。具体而言教师根据《智取生辰纲》设计作业时可鼓励学生自创故事配图、相声或评书等讲故事的形式完成展示将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与积极性良好发挥出来;而针对《孔乙己》的作业则可要求学生对《孔乙己》进行改编将自身所想的课本剧制作出来。以下为具体的作业要求:第一故事剧情和背景的构建以及舞台环境的设计;第二剧中各人物及其性格的拟定;第三不同人物台词的撰写;第四各人物的表情和动作的设计;第五角色的分配演练剧情。此种作业形式能够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课本剧制作和表演中顺利实现语文学习范围与运用能力的拓宽更能体现“学中玩”“玩中学”的现代教育理念。

)作业设计要简化保证合理性

随着“双减”政策的全面实行出现了录制音视频、接龙和打卡等新颖的作业形式。尽管这些形式符合信息时代的特点但也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了新的困扰。有些作业需要家长反复参与有些作业预计时间较短实际却耗费大量时间。为响应“双减”政策语文教师投入更多精力和脑力于作业设计但也需避免过分关注形式导致作业变得烦琐和无趣。在作业设计时教师应结合知识特点考虑是否采用电子媒介手段的必要性不应增加学生和家长的压力。同时作业设计要指向明确学生希望教师能够明确解释作业意图和要求帮助他们清晰把握学习任务。

作业设计启智创新型作业

“双减”政策的颁布凸显了课程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上的功能。初中语文必须同时重视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育人过程中的作用摒弃过往重知轻智的做法把具有丰富内涵的内容融入作业设计中建立起层层递进的任务群在核心素养目标引领下让学生形成语文能力和语文思维。以习作中的“学写故事”为例教师和学生共同商定所写故事的主题然后将商定主题作为研究项目让学生继续商定完成这个“项目”需要做哪些方面工作。这是全面激发学生自主意识和能力的过程学生也有比较大的空间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去练习和巩固自己的不足。例如有的同学字词句运用能力欠缺可以通过摘抄补足;有的同学在资料收集与整合上存在差距可以通过模仿写作感知有效信息;有的同学知识系统不完整可以通过制订阅读计划去弥补……这种将作业设置成项目的做法恰恰与分层作业形成了呼应又进一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极大提高作业练习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作业设计还要彰显创新特质。因为“双减”政策的颁布本身就意味着对陈旧滞后的作业方式的摒弃。在语文作业需要新的价值空间的前提下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性的语文作业。例如将语文和绘画结合把课文内容以绘本形式呈现出来将语文和音乐结合通过宫、商、角、徵、羽的古调演唱古诗文将语文和理综类科目联系在涉及动植物的文本学习中布置一些“养成类”作业……这无疑把各课程的启智价值整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相对完整的发展空间。即使有些作业必须采取传统方式如抄写、默写等也可以让学生以书法形式完成。创新性的另一种表现方式是借助信息技术完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教学普及初中生借助信息技术给予的空间完成学习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教师顺势而为让学生在网络平台上查找资料、收集素材、拓宽视野按时打卡提交作业并通过线上一对一的辅导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督促作用。以上信息技术都能表现出无可取代的优势。在利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优质的学习软件、网站、公众号等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紧跟时代要求学习内容能够和现实生活发生对接。同时鼓励学生使用智能设备完成作业如影像作文、电子学案等。把这些创新性的作业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让学生获得愉悦的作业情绪提高作业完成效率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综上所述,在“双减”背景下合理设计初中语文作业,能够调动初中生的学习热情,减轻学生的课业压力与作业负担。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及时明确“双减”政策的意义,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将作业分层,并将作业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增强作业的趣味性与实践性,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范成秀.“双减”要求下初中语文作业分层设计初探[J].青海教育2022(Z1):57.

[2]杨玲.立足“双减”政策探究初中语文作业设计方法创新策略[J].学周刊2023(12):117-119.

3]秦磊“.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有效策略研究[J].爱情婚姻家庭,2021(5).

4]吴晋南.浅谈“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J].中学生作文指导,2022(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