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性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黄丽霞

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黄市小学334110

摘要

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核心课程,其实践意义尤为重大。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深入,小学美术老师们的教学工作也越来越高,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将趣味性教学方式引进到小学美术教学中,既能提高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又能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所以,将趣味性教学模式运用到小学美术教学中,具有十分重大的实际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

趣味性教学 小学美术 应用策略

正文


前言:小学生的审美意识还处于发展的初期,他们还存在着注意力分散、比较贪玩、好奇心强等特点。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其相结合,采取一些策略,运用趣味性的教学方式,能够很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让他们把精力集中在美术知识上,从而对美术感兴趣。基于这一点,本论文对小学美术教育中兴趣教学模式的运用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我国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趣味性教学模式的概述

趣味教学模式是指美术教师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引导,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主动、自主、有创意地去探究,从而让学生在获得基本的绘画技术和技术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美术的兴趣,让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与以往的填鸭式教学不同,趣味化的课堂教学方式有着独特的优势。首先,兴趣是一种有趣的教学方式。趣味教学能够从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解脱出来,让学生感到快乐,特别是与小学生的认识特征以及身体和心理发展现状相适应,能够让学生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第二个好处,就是实用性。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实用的人才,而美术教育要以有趣的形式进行,使美术课的教学品质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从而更好地培养出更多的学生。第三,自主。在兴趣教学方式中,可以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让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激发,从而达到了教育目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创造力。

、趣味性教学的应用优势

小学美术老师将趣味教学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可以起到一种娱乐与娱乐相结合的根本目标,让学生在探究与探讨美术知识的过程中,进入积极地进行思考与分析,既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热情,又能通过分析与反思,增进对美术知识的认识与了解,从而有效地提高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而且,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小学生也可以用自己的主动性来表现自己的主观身份,从而大幅提升了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性。对小学生来说,在小学进行美术课的学习,通过采用趣味式的教育方式,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美术内容的认识,而且可以让学生在持续学习和参与中,得到自己的美术情感的发展,从而促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情况下,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提高自己的学习品质,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趣味性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意义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网络信息、多媒体技术、趣味教学法等,这样既可以营造一种轻松的课堂气氛,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美术课上,趣味教学法可以给学生提供很多种类多样的有趣素材,让他们能够接触到更多更丰富的学习内容,并时刻保持着对学习和探索的热情。

 提高美术教育的有效性

以往,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往往比较单一,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运用兴趣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到美术教育的价值与意义,从而使其更积极地思考。在美术课上,老师们还会积极地进行各种形式的美术活动,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进行有效训练,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

 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授课的作用

趣味教学法将运用各种教学工具,使整堂课都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积极地投入到知识的学习与探索之中。由于教室里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要想提高教学质量,老师们就需要对课堂的课时进行合理的分配,按照学生喜欢的方式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确保合理地使用教学时间,促进学生在更高的层次上发展与成长。

 四、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学校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小学,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一些学校和家长仅仅关注学生的语文、数学等科目的分数。有些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却很低,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他们在美术上投入的精力和时间都很少,导致他们的美术创作水平并不理想。有些专业的老师,为赶时间,甚至挤占美术课的时间,使学生的学习时间得不到保证。一些学校的美术教师数量比较少,一些学校的美术老师是由其他学科的老师兼的,这样就很难让学生接收到正常的、系统的美术培训,也就无法提高他们的美术创作水平,更无法有效地积累美术知识。

(二)小学美术师资力量有待加强

与其他课程相比,小学美术课程的课时偏短。一些学校没有足够的重视美术课程,在美术师资和配套设施上还不完善,学生很难有效地获得美术知识,老师们很难使用专业的设备和场地来进行日常的教学。在这样的条件下,因为美术老师的师资力量比较弱,所以个别学校的老师在面对教学难题的时候,很难找到有效的方法来解决,同时,还存在着一种缺乏学习和研究的气氛,部分老师在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方面缺乏积极性,这些都会影响到美术教学的质量。

课堂气氛不足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制度中,老师对课堂秩序的管理十分严格,因此,他们在课堂上往往很严肃,对课堂纪律要求很高,这就会让学生们对老师有一种抗拒的情绪,而且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受到了这种压抑课堂气氛的教学方式的影响,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容易让学生对美术课感到厌倦。另外,小学美术教学之所以很难进行,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考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美术课,与小学生活跃、活跃的性格发生了矛盾,学生们很难安心地去学习有关美术的历史知识和绘画技能,很难激发小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效率。

五、趣味性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策略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美术具有其特有的审美价值与审美价值,是因为每一件美术品都有其特有的情境与含义,而不是单纯地去了解某一幅画。所以,在小学美术课的教学过程中,学校老师可以将每一幅美术作品都与学生们一起,向他们解释美术作品所蕴含的含义和创作背景,让他们加入自己的思考和探讨之中,并在学校创造的教学情境中,主动地融入小学美术的学习课堂之中。这种教学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他们的参与热情,同时也能扩大他们的美术知识和审美,使他们对美术知识有更好的掌握和了解。

以往,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多数老师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了课堂上的美术成果和形式上,而忽视了学生对美术知识和审美能力的理解,整课都是作为一个切入点向学生展示的,学习能力强、掌握能力强的学生还能勉强接受,而对学习能力差、适应力不足、思维能力弱的学生而言,则难以将一个美术主题或一个美术意境集中起来进行思考和美术创作,这种教学方式抑制了学生自己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自己的美术技能和审美意识的培养与提高。所以,老师们要根据这种教学误区,制定出一种符合学生自己的学习与进步的教学方式,并在适当的情况下,创造出有趣的教学情境,并将其与美术内容相结合,指导并激励学生们积极地投身于小学美术的课堂学习之中。

整合教学资源,构建生活化课堂

小学美术老师在运用趣味教学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既要了解小学生最根本的需求和学习状况,又要整合已有的教学资源,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构建具有生活气息的美术课堂,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兴趣,为提高教学效果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学习有关中国古建筑的美术知识时,老师可以将已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可以安排一系列的课外活动,例如,将小学生们带到博物馆,参观中国古代优秀的工艺品,例如:青铜工艺品、青花瓷工艺品、陶瓷工艺品等,学生们可以通过参观当地的博物馆,亲身体验到艺术来源于生活,也可以把孩子们带到室外去写生,让他们亲身体验到中国的古建筑的独特气息和形式,同时,也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和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现状和美学。将已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可以拓宽小学生的眼界,增加小学生的知识,为他们日后的创作提供素材,还可以培养他们对生活和观察的良好习惯,进而创造出超越生活的美术作品。

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美术教学

随着教育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信息技术在各个学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因此,小学美术老师也要抛弃过去的传统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保持其优良的部分,通过对其进行持续改革和优化,并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的融合,为学生创造出一种既有实践又有创新的美术课堂气氛,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内容有更多的体验,加强学生的美术思维。并且,在视频、图片等多种元素的交错组合中,学生们还可以主动地进行交流与探讨,从而进行合理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例如,小学美术老师可以把学生们带入互联网,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快乐。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来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例如,通过计算机绘画工具来进行创作和探索,让他们自己喜欢的卡通图案,让他们在相互交流中掌握,最后,老师对学生的作品做出评估,并给予适当的表扬,从而提高他们的艺术素质。

开展美术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热情

美术教育中,许多教育工作都是由美术活动来实现的。例如,用看画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美丽的东西,用讨论和交流的方式来探索生产的方式,用作品的呈现来评判和欣赏等等。在备课的时候,老师通常都会思考如何为学生们挑选适当的材料来帮助他们了解并熟练地掌握这些艺术方面的内容,但是却常常忽视了如何挑选一些有趣的材料,为他们营造一个有趣的、充满乐趣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喜欢上了美术。事实上,备生就是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爱好,选用适当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比如,在走进春天这一课中,指导同学们去领略并描绘出春天的美丽,但是,学生对于春季的了解常常被书本上的词语所限制,对春季的了解也很浅薄,只是看了一些关于春季的照片,没有什么感触,也就没有了表达的能力。怎样才能抓住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乐于参加艺术教学?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们在三个层面上取得了突破。一是组织同学们走进学校,走进学校,在学校里进行寻找春天,让同学们从树上的新芽,到枝头的花,再到鸟儿的飞翔,再到田间的云,再到田野里的行云流水,再到春耕的情景,再到踏春时的微笑,让他们尽情地体验到春的魅力。二是到网上查找春季的美丽景色(故乡的美丽景色以及小动物们在春季的行为),生成春季美丽的录像,然后老师给每张美丽的图片都加上一些有关春季的诗词,让学生们从形、色、声三个方面来欣赏和歌颂春天。三是举办"我爱画春"比赛,让同学们通过手中的笔,将自己对春的感悟与感悟,赞美与赞美之情,通过笔墨勾勒而成。通过这些活动,激发了同学们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

互动交流法

互动交流法则是指学生在完成一件艺术品之后,将自己的创作经验与老师或者同学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双方可以共享自己的创意思维学习成果,同时还可以让老师对学生的作品有一个更好的认识,从而提高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在创作后的交流中,同学们可以理清自己的创作思路、创作理由、创作意义等,在彼此的交流中,他们也可以找到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改进,吸取别人的优点,从而在艺术上取得真正的进步。同时,教师也要通过互动交流法,培养学生的美术价值观和创作态度,培养他们对艺术的观察与欣赏,同时也能主动发掘别人的优点,这对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素质,增进同学之间的情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结语:总之,将趣味性教学方式运用到小学美术教学中,老师们必须站在小学生的兴趣出发,不断地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同时,将趣味游戏和各种场景与教材相结合,让学生们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和想象力,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慢慢地爱上美术,从而提升小学美术课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思琪.探讨趣味性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新智慧. 2018(11)
[2] 张洁.趣味性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 学周刊. 2018(03)
[3] 樊毛.趣味性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家长. 2020(1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