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单元整体阅读教学途径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马彩霞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景岳小学 750001

摘要

伴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大单元”概念被提出并强调将其应用于语文教学中,以此助推语文教学效率与质量提升。在此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以“大单元”概念为导向,创新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积极实施单元整体阅读教学,进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让小学语文总体教学效果最优化,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主要分析小学语文单元整体阅读教学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小学语文单元整体阅读教学途径。


关键词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阅读;教学途径

正文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体系的重要构成,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为强化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需要不断提高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并积极推进阅读教学改革,从而改善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不足。在此要求下,教师应在新课标指导下关注单元整体阅读教学,充分重视单元整体阅读教学的价值意义,从而探讨小学语文课堂单元整体阅读的方法和实践。

一、小学语文单元整体阅读教学意义

首先,满足教材编排方式。教材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依托,过去教材为“一纲一本”,随着其不足逐渐明显,目前已经转变为“一纲多本”,在此现状下,教材的编排方式也发生一定变化。其中部编版教材将过去按照文章体裁来组织教学单元转变为以主题组织教学单元,而在主题下每个单元的课文、语文园地、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等内容有着内在联系,最大程度拓展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满足了学生个性化需求。基于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将单元作为一个整体,以此来处理单元中的教学内容,进而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其次,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指出,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此时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形象思维的关键时期,而单元整体阅读教学能够以单元主题入手,带领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探究,使学生可以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同时还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对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归纳总结[1]

最后,落实减负增效要求。“双减”政策要求为学生进行“减负”,而在减负的同时,为保证教学质量,需要同步进行“增效”,进而在缩减后的课时内仍旧可以达成教学目标。在减负增效要求下,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滞后性日益明显,对此改进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是实现“双减”要求的重要途径,而单元整体阅读教学的实施能够合理组合教学模块,集中精力攻克重难点,促使课堂时间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又可以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延伸。

二、小学语文单元整体阅读教学途径

(一)确定单元阅读主题,制定阅读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侧重学生阅读方法与写作技巧的培养,使学生能够通过高效的阅读教学实现上述能力的提升。在此要求下,确定单元阅读主题,制定阅读教学目标尤为重要,能够在小学语文单元整体阅读教学实践中为学生指明具体的学习方向,进而让教学的目的性与有效性均得到切实加强。基于此,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剖析,结合单元内容分析单元主题,在确定单元阅读教学主题后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随之采用逐篇阅读或者单元模块阅读的方式来逐步达成目标[2]。以《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不懂就要问》三篇课文组成的阅读单元为例,分析四篇课文的思想情感,确定该单元的主题为“美丽校园”,在此主题下教学目标的设计方向应以引导学生发现学校的美以及体会学校美好生活为主,并帮助学生学会借景抒情,能够在写作中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述。因此,结合单元阅读主题可将教学目标设计为掌握四篇文章分别描述了什么、了解文章的写作手法、分析文章的思想情感与中心主旨、理解重点词汇、重点依据等。在确定单元阅读主题与教学目标后分别带领学生精读课文与自读课文,并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思考分析并解决问题,最终掌握该单元阅读教学要点。

(二)通过生活元素构建阅读教学情境

任何一篇文章的产生均蕴含着作者浓郁的情感,这促使文章具有生命力与吸引力,而作者在写作时产生的情感与作者的生活密切相关,均是建立在作者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和独到品读基础上,因此要想使学生与作者能够通过文章达到情感共鸣,进而更好地掌握文章情感内涵与中心主旨,需要重视阅读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融入更多学生所熟悉和感兴趣的生活元素,进而从学生认知角度入手,帮助学生深层次的理解文章,最终达成深化学生单元阅读学习维度的理想目标[3]。例如,基于《大青树下的小学》等三篇课文开展单元整体阅读教学时,教师可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前,鼓励学生围绕“我眼中的校园”“我在校园中的生活”进行分享讨论,让学生能够将自己在校园中发现的景色以及在校园中的生活片段回想起来,随之再带领学生开展课文阅读,此时学生能够在已有情感认知下对课文产生更深刻的感悟,真正了解文章蕴含的思想情感,同时还有助于学生掌握作者在表达情感时所采用的写作技巧。

(三)拓展单元主题,培养学生阅读综合素质

促进学生阅读素养发展,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单元整体阅读教学的主要导向,在此要求下,单纯依托教材中每单元内容难以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因此做好课堂延伸,让学生在整体阅读教学中可以接触到更为丰富的阅读素材有着重要意义,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课内外知识结合下开展更深入的思考,实现阅读理解能力与探究能力的提升,还能够进一步拓宽学生知识面与视野,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强劲推动力。基于此,在实际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拓展单元主题,以此来培养学生阅读综合素质[4]。以《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单元阅读教学为例,该单元内的课文均是对父爱和母爱的描述,表达了对父母的情感及人生感悟。基于此在教学中可围绕父爱和母爱这一主题进行拓展,引入《我永远爱你》《我爱你,臭臭脸》《聆听父亲》等文章,组织学生结合课内文章开展课外阅读,同时设计拓展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如何与家人相处?自己生活中父爱与母爱表现在哪些方面?鼓励学生在思考后主动进行分享。在此环节,学生踊跃表现,其中有学生回答:“父母是世界上最爱我的人,我也要做最爱父母的人,因此在生活中我要经常关心父母,就像父母无微不至关爱我一样。”还有学生说:“我的父母工作较为繁忙,但总是会腾出时间陪我”等。由此可见,拓展单元主题与设计拓展性问题能够提高小学语文单元整体阅读教学效率,激发学习主观能动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开展小学语文单元整体阅读教学途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研究可知小学语文单元整体阅读教学具有满足教材编排方式、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发展、落实减负增效要求等意义,且通过确定单元阅读主题,制定阅读教学目标、通过生活元素构建阅读教学情境、拓展单元主题,培养学生阅读综合素质等途径能够切实强化小学语文单元整体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最大程度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阅读素养发展。

参考文献:

[1]潘继红.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2(05):29-31.

[2]胡志红.小学语文单元整体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22(02):67-69.

[3]张世惠.小学中段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施途径——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寓言单元”为例[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2(01):26-28.

[4]魏清香.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小学语文撬动阅读教学策略[J].教育界,2021(41):41-4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