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前置性作业开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朱光华

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湖滨九年制学校 安徽省 滁州市 239300

摘要

前置性作业是实现生本教育“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首 要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生本教育”理念的推行,原本以教师为主的教育模式被打破,坚 持“为学生好学而设计”,以“先学后教”为基本原则,为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方向。前置 性作业研究就是在这样的教育改革进程中提出并得到发展,成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前置性作业区别于传统的作业,是教师在充分把握教学内容的前提下设计出来,以供学生在 教学环节展开前进行自主学习的指导性作业。前置性作业注重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培 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养成不断创新的意识。


关键词

初中语文;前置性作业;对策

正文


 

引言

前置性作业是在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念的实施过程中发现并提出的, 其方法论体系倡导教学应注重“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是实现学 生“先学、先做”的首要环节和重要手段,对教师展开课堂教学活动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 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初中阶段,语文教学是学生成长过程中获取知识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帮 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迫切的,初中语文前置性作业正好 为教师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初中语文前置性作业开展现状

(一)有“意识”,但不够“重视” 从最初的预习,到现在的前置性作业,教育学界对于课前准备学习的重要作 用是有着一定的意识的。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认为有必要进行前置性作业设计, 不仅有助于教师开展丰富的教学内容,更有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从“愿学” 到“乐学”的转变。 但从现阶段初中语文的教学开展现状来看,对于前置性作业的实施仅仅停留 在了意识层面,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少有教师将其付诸于教学实践之中。大 多数教师对前置性作业有一定的了解,但并没有亲自设计出适合学生的前置性作 业,而是延续之前的预习习惯,进行机械地朗读与摘抄活动。而这样的活动背离 了让学生“先学”的初衷,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就达不到理想中的 教学效果,最终容易导致厌学情绪。 (二)前置性作业设计难度不适宜 每个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以及注意力集中程度都会影响到其对教学内容的 掌握程度,也势必会影响到他们完成作业的效率。如果一味地照顾学习基础较好 的学生设计前置性作业,势必会对基础较差的学生不公平,这样的作业是无意义 的;但如果为了让基础较差的学生能够完成作业而将前置性作业设计得特别简单, 这样的作业也将毫无意义。教育学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分层设计的想法, 根据学生不同的智力水平设计适合他们的作业。虽然这一观念很早便被提出来了, 也有许多教师尝试过,但依然是不容乐观的。

(三)前置性作业设计内容单一 根据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每个个体能够掌握的智力能力有多元的,而 每个个体所擅长的智力类别也是不一样的,教师应该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智力 能力,挖掘其智力潜力,鼓励其个性发展。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设计前置性作 业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出适合他们个性差异发展的前置性 作业。 目前的初中语文前置性作业包含的内容却是单一的,并没有针对不同类型的 学生进行有差别的设计,而是用统一的模板,让所有学生完成完全一致的作业。 面对不同的文本类型,采用相同的前置性作业形式的情况也是很常见的,不论是 诗歌、散文、文言文,还是其他文体的文本,教师们都偏向于安排学生通读全文, 或者是在朗读之余勾画重点的词句。熟悉文本是课前学习最基本的内容,但绝不 是唯一的内容。前置性作业也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熟悉文本的这一层面,而是应该 引导学生先学,独立思考或者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一些能够解决的问题,然 后再由教师帮助其理解不能理解的内容。

 (四)前置性作业反馈方式不当 完整的作业设计流程应该包括了从确定主题到检查反馈的多个环节,其中任 一环节都不能缺少。初中语文教师对前置性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反馈不仅可 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而且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盲区,为后面的教学提 供一定的参考。检查反馈不仅有助于教师科学地展开教学活动,而且有助于教师 的自我反思,为下一次设计出更好的前置性作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督促自身不断 进步完善。 教师检查并反馈前置性作业的方式有很多种,目前主要是以教师统一书面批 改、课堂中随机检查的方式进行。教师将前置性作业进行统一书面批改有助于全 面的了解班级中所有学生的完成情况,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表现。但同时教师统 一书面批改也有着不容忽视的缺点,那便是很费时,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 作业批改的工作之中,并且也不利于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前 置性作业的一大特点便是根据学生“先学”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教师教学 的重点是学生不能通过自学或者小组合作完成的知识点。而通过课堂中随机抽查 的方式进行作业的检查与反馈,教师不能了解到所有学生的完成情况,不能做到 全面掌握学生学习情况,随意性太大,不利于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前置性作业。况 且教师在课堂中进行随机抽查会占用到课堂的有效时间,不利于教学内容的完成, 是一种费时又无效的做法。

 二、初中语文前置性作业开展中存在问题

(一)教师能力因素 矛盾的观念认为内部矛盾是影响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内因才是决定事物走 向的决定性条件。初中语文前置性作业是由教师设计并付诸于实践的,因此教师 才是影响其成败的关键性因素,也就是初中语文教师决定了前置性作业的现在和 未来。初中语文教师对前置性作业是否有着清晰的认识,是否愿意花费时间和精 力研究前置性作业,是否愿意引导学生进行前置性作业都将影响着前置性作业的 进程。 任何的事物都会在被研究清楚之后才被推行,同理如果教师要推行一个最新 的教学理念,需要经过不断的摸索研究之后才会运用于实践。前置性作业作为一 个较新的概念,是“生本”理念下的衍生之物,是基于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先学 的理念下提出来的。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在研究了“生本”理念的前提之下才能更 好的认识前置性作业的基本内涵,才能不至于一知半解而误入歧途。当然光有理 念是不够的,还需要初中语文教师通过不断地实践与反思方能将前置性作业推向 一个新的高度。

(二)学生素质因素 设计前置性作业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先学”,其最终的实施对象是广大学生, 因此学生的素质也是影响前置性作业成功开展的重要因素。初中学生虽然有了独 立的意识与认知,但其自我约束能力尚且不够,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仍处于养成 阶段,需要教师的不断引导。但正如俗话所言“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教 师的引导只能起着一定的鞭策作用,最终起着决定作用的依然是学生自己,他们 是否认真对待老师设计出来的前置性作业,需要靠他们自己的自制力。 学生的学习态度影响着他们对待语文前置性作业的认真程度,而他们的学习 能力则决定着完成语文前置性作业的准确度。由于基础水平不一致,加之认知水 平的不一样,同一个班级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总是参差不齐的,这不仅对初中语 文教师设计前置性作业产生一些阻碍,而且还会影响前置性作业实施过程中的有 效性问题。

(三)教学环境因素 放眼整个教育学界我们可发现,当前教育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允许并支 持不断创新,尊重不同教育理念存在的价值。正是在这样一个相对开放的教育环 境中才孕育出了“生本”教育理念,也正是在这样一个包容的大环境之中才给予 了前置性作业发展的机会,笔者才有了研究初中语文前置性作业的机会。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白,相对开放的教育环境只是一个大的发展方向,并不 意味着整个教学环境就是完美无缺的。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如此密集的国家,每 个学校能够享受的教育资源是十分有限的,每一位教师能够分享到的教学资源更 是少之又少,能够用于支持每一位教师开展自主研究的资源就更是弥足珍贵了。 缺乏急需的教学资源将会影响到教师对新的教育理念的研究,也会影响到教师将 新的教育理念推行于实践之中去。

三、初中语文前置性作业设计开展中问题的策略

(一)将前置性作业纳入教学考核 各学校、各年级为保证教学质量会对教学效果进行考核,可以督促教师认真 开展教学过程,同时也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结果。将前置性作业也纳入教学考核 可以提高教师对前置性作业的重视程度,而且也可以对前置性作业的科学性进行 监督,保证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和实施的质量。 初中语文学科组将前置性作业纳入教学考核之中将会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师 对前置性作业的重视,并且愿意花费时间和经历在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实施以及 反馈上。相同年级的语文教师可以进行合作,开展集体讨论设计,交换彼此的意 见,设计出一份供本年级语文教师参考的前置性作业。这样的集体设计可以集合 各家所长,年轻教师的新观念与老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相互碰撞产生新的东西, 既可以帮助年轻教师成长,又可以为初中语文教学注入新的生命。各个语文教师 可以根据本班级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设计出真正符合学情的, 适用于每一位学生的前置性作业。

(二)按学生能力分层级设计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理同一个班级里的学生其认知水平 也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面对语文能力参差不齐的学生,我们不能用同样的要求 去规范他们,也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他们,应该正确看待他们之间的差距, 进行有差别的教学。因此,在前置性作业的设计要求、题目难度以及反馈要求上 都应该体现出层级的差异性,尽可能地关照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要。 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始前置性作业设计的前期应该全面了解本班级学生的语 文学习能力状况,了解学生在新教学内容的最近发展区,为接下来的前置性作业 设计打好基础。首先,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语文成绩将划其分出不同的层级,根 据不同的学生层级将前置性作业按由简到难的坡度设计,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 习能力选择对应的作业完成。这样既可以做到每一位学生都有符合他们自身能力 的学习任务,能够保证前置性作业的有效性,又可以一题多用,减少学生的学习 负担,让他们花费较少的时间完成课前自主学习。

(三)不同设计形式结合 前置性作业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而设计,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 前提之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因此一份科学有效的前置性作业不仅需 要按照不同文本类型进行分类设计,还需要结合多种的作业形式内容,运用丰富 的作业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收到很好的效果。设计丰富的前置性作业 形式是为了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细胞,将思考、练习、活动相结合,既有助于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又可以实现学以致用,培养其合作探究的能力。 初中语文前置性作业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既可以是以罗列问题的形式展开, 要求学生通过思考后解答相关问题,也可以是学生通过查阅相关拓展资料之后进 行的独立创作,还可以是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后形成的活动探究结果呈现。采用多 样的前置性作业模式其目的在于让学生都参与到课前学习中来。

 (四)反馈促进教学 初中语文前置性作业的最终环节不应该停留在学生完成课前学习这一步,而 是应该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并根据反馈情况对前置性作业作 相应的修正,为以后的前置性作业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初中语文教师针对学生 前置性作业完成情况的反馈来调整教学内容重难点是设计前置性作业的基本原 则之一,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有效开展,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在利用前置性 作业的反馈情况促进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聚焦性问题和学生生成资源。 教师在批改前置性作业时会发现其中会存在着一些聚焦性问题,大多数学生 会关注到某一段文本,或者就某一个问题提出疑问,或者对某一个现象有着浓烈 的兴趣。这些呈现在前置性作业之中的聚焦性问题便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重 点关注的问题,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真正感兴趣、 有价值的知识。教师在处理这一类的聚焦性问题之时应该分配较多的课堂时间, 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深入探究。

 四、结论

在当前教育越发注重学生自我的发展,而语文知识的获取方式呈现多样性的 背景下,笔者认为重视初中语文前置性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策略的研究具有非常重 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初中语文前置性作业为研究对象,在生本教育基础之上,从 初中语文前置性作业的现状入手,力求对初中语文前置性作业的问题深入分析, 并提出初中语文前置性作业的策略。

 

 参考文献

 [1]牟奕蒙.初中语文前置性作业设计调查:问题与改进建议[J].江苏教育研 究,2021,(31):41-45.

[2]王薇薇.语文前置性作业的设计思路[J].语文天地,2017,(11):17-1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