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电工电子技能教学质量的方法
摘要
关键词
中职 电工电子 技能教学 信息技术 评价方式
正文
中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就是培养具有牢固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的技术型、实践型人才。较强动手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技能教学来保证,而技能水平的提高不仅仅是掌握简单的动手能力,而是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训练内化为自身能力的技能。
中职教育中技能提高的过程就是使学生经过不断地训练培养为自身能力的过程,使学生的认识深化、能力提高的过程。而教学过程中技能目标的实现,既要有针对性的项目训练、设计合理的内容讲解,又要有适当、易于接受和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成为理论联系实际的互动过程,也成为实践验证理论的过程,并同时实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自我能力内化的过程。所以,中职课程教学要注重对过程的控制。下面,笔者结合实施一体化课程改革下的电工电子技能教学的亲身实践,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创新技能教学理念,推进教与学深度融合
传统的电工电子技能教学理念趋向于以教为中心,学服从教,学生缺乏学习独立思考动力,同时也缺乏自主学习的空间。这种教学理念的弊端就是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脱节”,学生听着感觉都会,但自己在解决实践问题时,却感觉“力不从心”,不能独立解决遇到的问题。
笔者认为,解决教与学的“脱节”现象,教师不仅要遵从教学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创新技能教学理念,把教学的重心真正的放在教学生学上,即在教的过程中融入学生的学,在学的过程中深化老师的教,以学生的学懂弄通会实践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指导推动技能教改实践,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相辅相成,共同提高。在电工技能型教学中,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把课程与企业实际工作任务结合起来,通过任务驱动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动手能力,促进老师教与学生学深度融合。
二、优化技能教学内容,充实技能实训课程
目前职业学校对学生的技能培养与社会的技能人才需求上还大量存在脱节的现象,不能紧跟市场的需要。一是在企业只需几个月掌握的技能,在学校二年也没掌握住;二是在学校苦读三年,但进入社会后确不能马上适应企业需求。如何让学生学得进、学得懂,掌握的技能与企业生产需求“无缝对接”,提升学生技能水平,满足企业的需要,增强中职学生自身的竞争力,是电工电子技能教学改革的重点。
笔者认为,学生技能教学的培养主要扎根于实训教学,要解决这个问题,需对传统的实训教学课程内容重新进行设置。学生技能的水平的提高,是多门课程有机融合逐渐获得。针对电工电子课程特点和企业需要,学校要明确课程定位,组织学校骨干教师、技能大师、企业技术骨干等专业人员,把基础必需的、前沿的、社会需要的技能内容作为电工电子实训的重点,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结构,剥离繁冗复杂的纯理论知识,强化少理论多实训的课程设置,形成电工电子一体化教学的指导材料。剥离纯理论并不是抛弃理论,而是去糟粕留精华,只将必要的理论知识有机地融合在技能实训的课程中,坚持基础性内容,删掉与产业变革不相应的内容,进而激发电工电子课程的活力,激发学生求知的原动力,从而在实训课程中渗透理论、理解原理、掌握知识,从而提升技能水平。以单片机技能教学为例,可将技能要素由浅入深地划分为不同的实训任务,根据不同的技能要素要求,在前期授课的过程中,将单片机结构理论知识压缩,不局限于先理论后实践教学编排内容,从中职学生技能型培养目标的本位出发,将课程内容进行调整、组合,编成一本突出技能培养的课程教材。这样既保留了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当前的行业知识所需要掌握的内容,又切合了课程的特点,回归了课程学习定位,夯实了技能实训课程。
三、改进技能教学方法,有效地实施实训课程
科学的教学方法是知识教授的必要条件,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技能教学不等同于课堂教学,它是将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统一到学科教授课程中,将学科课程中理论要素和技能要素一并实施在教学实践中。一般的电工实训课是先理论后实践,技能训练和理论知识不能很好融合,产生了理论和实践的“分家”,学生只知道比葫芦画瓢的做,必然出现生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另外目前教材的编排结构大多是以章节知识点的形式存在,各个知识点应用的关联性不是太强,教师按部就班地教学实施,而学生对整个知识点缺乏整体的认知,做不到对技能的综合应用,使实训效果大打折扣。
笔者认为,技能教学的开展目前有两种模式值得借鉴和推行,一是基于“教学做合一”的一体化教学方式。这种方式要求专业教师既要掌握课程理论知识,也要掌握课程的技能操作,也就是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中要求的双师型教师。在一体化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要提出不同的阶段培养目标,从而逐步完成技能教学任务。二是从优化技能教学内容提出的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更像是一个设计题目,让学生从整体上思考完成项目的知识点,分析思考项目的知识结构、原理方法、操作流程、仪器使用等,在自己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完成技能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需要根据项目的技能培养目标规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设计教学过程,指导学生完成项目。以上两种方法,都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电工电子教学方法,不断适应职业教学新特点、新变化,从知识的实用和学生的学上为着力点,提高技能实训课程实施的高效,从而提高技能教学水平。例如,以单片机跑马灯实验为例,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程序来判断为什么会循环亮或不亮或不能正常循环等情况,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思考,透过实验结果了解实验原理,然后再经自己判断修改程序,从程序的修改过程去理解程序的运行过程,完成自己设想的实验,达到巩固知识和开拓学生的思维的目的。
四、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技能教学课堂活力
目前,实训课堂的教学演示,教师一般采用面对面演示和讲解,受教室面积和观看角度影响,传授效率较低;另一方面,教师受困于教材篇幅、实训设备等教学资源匮乏的原因,实训教学课堂时常出现学生对技能原理理解不透、想象力构建不够等情况,导致课堂互动不够,教学缺乏活力,影响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笔者认为技能课堂的活力来源于两方面的主体,一方为学生,一方为老师,教师提高课堂效率已不限于对所教知识的理解和对知识的有效传授,教师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在技能教学的过程中丰富教学元素和拓展知识教授媒介,将深厚的理论形象化、复杂的技能过程展开化、枯燥的讲授生动化,充分调动知识运用的活力,使学生更易接受,更想接受。学生一般在面对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时,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一是充分利用新技术更为直观形象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不必再费劲地去理解抽象的技能理论和技能,更方便于学生理解。二是充分利用互联网上海量的学习资源,微课资源、TED教学课堂等海量知识,这些学习资源经过了后期的制作,配以精彩的画面和生动的讲解,瞄准了专业中前沿的知识应用和技能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可对教师技能教学做有效的补充,使学生的技能的学习不固定于课堂,拓展宽了学生获得技能知识的渠道,延长了学习的时长。三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破时空界限的优点,使课堂更高效。教师实施实训教学要打破地理和时空的限制,不再拘泥于是课堂和实训教室,综合运用“互联网+教学”模式,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法,打破原来传统的传授式课堂模式,充分利用新型教学工具的优势,结合面授教学,通过混合实现课堂教学的突破。如阿里钉钉、腾讯课堂等辅助教学工作,作业不再需要当面提交,学生的问题也不要当面提问,通过线上教学工具就可以做到。实践证明,充分运用教育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知识的传授效率,丰富技能教学资源,激发技能教学的活力。
五、评价方式多元化,注重综合技能培养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技能考核方式还是以人社部门的技能鉴定为主,特别是近几年各部门推行职校学生双证毕业,部分学校将毕业生的技能鉴定通过作为获得毕业证的前提条件。学校出台这一政策,无非是想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引导学生注重技能培养。但实际情况为社会产业变革加速推进,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各个地市鉴定部门的考核理念、考核设备、评判标准等不一,再加上国家的鉴定专业调整改革,所以统一的技能鉴定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需求。另外还存在考核的单一性,大部分地市的电工电子技能考试还是传统的理论考试、在线模拟测试或电工电子故障排除知识等,这种模式已开展多年,所以每次技能鉴定考试老师发给学生的复习资料和鉴定项目都成“固定内容”,造成技能考核的片面化、内容陈旧化和学生技能学习功利化等,学生实训内容不能紧跟社会新应用,学生的技能学习也只是为了考证。
笔者认为电工电子技能考核要多元化,应从两方面对电工电子技能教学效果进行考核,一是要在坚持技能鉴定的基础上,制定本地区或本校的技能鉴定考核方式和内容。技能鉴定的目的主要是鉴定学习成果,提供学生的技能水平,并对学生日常技能训练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学校可结合社会的电工电子类技能需求,找准本校电工电子专业的技能定位,制定本校的技能鉴定内容,提高职业技能鉴定的有效性。市教育主管部门在结合各个学校的鉴定内容后,结合本地区的经济社会需求,对鉴定考核进行完善,出台本市区的技能鉴定指导方案,为本地学校提供借鉴。二是技能教学考核要全面化、过程化。这种考试方式主要是打破传统的唯期末成绩论和综合技能评价不全面的弊端,力求客观全面地体现出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将规划技能课程、文化课程和德育课程,按照一定的比例纳入技能教学考核中。根据上文提出的项目教学法,教师将学生在专业技能课程中安排的每个项目中的完成情况、实训态度等得出专业技能课程成绩,每学期期末按适当比例将专业技能课程成绩、文化课程成绩和德育课程成绩相加得出每学期的技能期末成绩。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的技能大赛、职业能力素质大赛等按综合技能素养内容作为技能附加成绩。学生最终的技能评判成绩由每学期技能期末成绩、技能附加成绩、鉴定部门的技能鉴定成绩按百分制比例汇总而得。实践证明,实施科学多元的考核评价不仅是落实国家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的体现,也是全面客观评价学生的技能水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焦玉成.杜逸鸣.谈电工实训的教学改革[J] .科教文汇,2006(8):87
[2]罗伟.电工实训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 .职业, 2013(12):124-125
[3]程永国.浅谈中职学校电工电子技能教学[J].学周刊,2016(9):4
[4]罗伟.电工实训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职业,2013(12):1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