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真实情境创设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谢小勇

江西省于都中学 江西省 赣州市 342300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稳步实施,核心素养育人理念在高中教育中得到了有效渗透,推动了教育改革的稳步实施,教师要结合时代特征和高中语文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积极创新,加强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由于学生自身认知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教学效率常常难以得到保障。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具有针对性、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已被广泛运用于高中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即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呈現知识、引发思考、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是新课程改草以来高中语文教学的常见方法。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于语文课堂如何创设情境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新高考;高中语文;情境教学;策略

正文

在高中语文课堂使用情境教学方式是在新课标教学改革中能够有限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最为有限的方法。在教学课堂合理地使用对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参与到情景之中。从而开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性,活跃性,探究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泰养,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使用语文、感受语文。这就需要教师在这样新教学环境下积极使用情境教学方式,开发学生们的潜能。

一、关于 “新高考”

新高考的实施始于 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顽布,这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具有国家战略意义,是新的意义的“高考指挥棒”,新高考 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作为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彰显了因材施教终身学习和人人成才的理念。招生制度改革也为学生折宽了终身学习的通道从根本上回答了“我们究竞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增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教学的根本问题。就新高考语文改革而育高考语文在分值和考察重点,考试题型方面都有了调整,新高考的语文与社会生活有者密切的关系并将关注点聚焦于社会新时代把社会主义时代精神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机做合于新高考中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加强教学内容的研究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强化语文课堂教学,使语文课堂教学真正体現新高考的要求,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意义

情境教学法的关键是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常常受到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影响。采用情境教学,能将学习过程变得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积极性。教师根据学习教育的实际,对相应的教学环节进行科学的安排,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将情境化的教学模式引人到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中,有利手营造一个生动、愉快的课堂教学气纸,使学生在课堂中学到其中的道理,并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缩短学生与语文学科的距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想是十分活跃的,可以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展开头脑风暴,积极思考,同时还可以养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素养

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语文,不仅能够理解语文概念,还能够从情境中感受到语文的实用价值和生动性,从而深人了解知识的内容及本质,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和创造力。加入情境化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教师基于教材和课程标淮,从学生学情出发,实现育人的目标,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思路,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灵活地思素,然后根据教师所创设的问题,进行深度学习,迅速地掌握教材中的关键知识,这也有利于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的素养。

(三)提高教师语文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大至数语文教师还是会在每一课的教习中采用“详讲精说”的方法,无法突出教学重点,无法激起学生的头趣。基于深度学习情境化教学法,教师可以从整体上设计各个环节,充分发挥课堂的作用,使教学任务真正地实现,使自己摆脱“满堂灌” 式的课堂,给课堂留出;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发挥主体地位,有时间去思考问题,弄清楚语文知识,激发学生的参与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探素,形成了一个完路的知识框架,由被动向主动、局部向全面转化,强化了学生的学习意识,从而真正地提高教学效果,实现语文学科的教学目的。情境教学法可以将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直观、生动,使学生在参与情境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学习到语文知识,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情境教学法还可以适应学生不同兴趣爱好,让学生能够逐渐爱上语文。

三、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真实情境创设的主要问题

(一)具有严重的形式化

在应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一些教师缺乏情境的主题性和深度性,往往为了情境而创设情境,形式化问题比较严重,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情境体验。同时,一些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固化和激进地进行情境创设,在情境设计的过程中,未能与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相结合,导致低效的学习效果和混乱的课堂学习思

(二) 中心点偏离

当前高中语文情境创设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偏离了中心点,由此对教学质量带来了严重制约。一些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没有立足于课本中心有效展示文本内容、目标特点和情感价值,使学生不能深人学擢语文学习的要点,由此对整体学习效果带来影响。另外,一些教师过于随意地创设情境,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注意力,未能将情境创设的教育性和优势切实发挥出来。

(三) 策略性不足

高中语文情境创设的“痛点” 是枯燥的情境组织和单一的创设策路,一些教师在设立情境类型上乏,所创设的情境过于传统化和单一化,这样既对学生学习效率带来影响,也给整体教学进度带来一些教师具有片面化的认知,不能从整体上把握,只是在导入教学方面创设情境。

(四)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

语文学科是其他学科的工具性学科,语文能力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能力,但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注重对语文基础知识识记的教学,存在明显的应试教学现象,比如汉语语法,修辞知识的教学,教师只要求学生记忆有关语法修馝知识的概念而不注重对语法修辞的实践运用。对于阅读与写作知识的教学,教师也以高考作文题型为范本,偏重应试技巧的指导,忽略对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能力的系统的练习,致使学生在高考中虽然获得了高分,但语文综合应用的实际能力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形成高分低能现象。

四、“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真实情境创设的有效策略

(一)生活展现情境,拓展学生眼界
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对学生实施高效化的教学指导,可以尝试联系学生的生活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借助生活元素的支撑将学生从语文课堂带人到社会、带人到大自然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并辅助教师的语言描绘,让学生能感受到生动形象的生活情境,在拓展学生眼界的同时也为学生形象化感知语文内容创造良好的条件。

例如教师结合“边城”一课中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可以创设生活展现教学情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将沈从文笔下所描绘的边城景色充分的展现出来,让学生在边城自然风光、人文风俗等特色视频内容的作用下,能感受到沈从文所描绘的淳朴自然的民族风光,对沈从文在文章中所要表达的对自然的向往和远离都市生活的追求思想形成更加明确的认识。同时借助生活展现情境的创设,学生能受到文章中所展现的 “爱”与“美”融合文化的熏陶,对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人性 美形成更深层次的认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适当的导人现代社会传统美德遭受破坏的情况,与湘西小镇真实的生活状态、淳朴的民风和秀丽的自然风光做比照,通过展现人与人真挚的情感反衬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淡薄。从多层次表现沈从文先生对传统美德和价值观失落的感伤以及对物欲泛滥情况的批州,希望能在现代社会重新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受与美,促进优秀生活方式的传承和民族品德、民族性格在现代社会的重建。在阅读文本过程中,学生将生活展现情境作为依托,能逐渐形成对文本内容的深层次感知,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会明显增强。

(二)通过课堂表演展现课堂情境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课堂表演的方式构建课堂情境。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与情境融为一体,在情境中准确把握课文内容。
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改编,通过课本剧或小品的形式将课文内容表演出来。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会加深对文中人物的理解,调动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深人理解课文内容。
例如,当教师在讲授“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影视剧中林黛玉进贾府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对剧中林黛玉的神情举止进行观察与分析,再根据课文中的文字描述,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林黛玉这个人物进行分析,了解人物的心理变化然后以表演的形式呈现出米,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人物的理解。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表演的时候,各个小组要对表演的学生进行评价,共同讨论人物的特点与性格,从而将人物更好地呈现出来。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习气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三)创设问题教学情境

开展语文课程教学,结合问题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快速完成单一问题的集中思考,通过对特定问题的分析,使学生在阅读语文知识时,能够更细致的分析和理解。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具有引导性的讲解方法,在对其兴趣了解以后,可以进行文章的深层次剂析,更好的展现语文的技术价值。教师也要及时完成备课,通过对特定教学步骤以及教学体系的分析,使学生能够在教师引导下熟读文章,增强自身知识储备。通过互动活跃课堂领围,打造良好学习环境。

比如,教师对“离骚”进行讲解时,要同步讲解这段历史的文化背景,之后让学生感受在阅读这篇文章以后的思想变化。教师给予学生更多讨论交流的机会,才能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使学生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后,能够更深人地了解文章所描述的屈原人物的背景和细节。文章表达了屈原真实的想法,但是屈原的情感表述通过哪几句能更好的展示,都需要学生认真的阅读和分析才能得知。
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适合的音乐,从而营造更加凄美的氛围,学生在音乐的环境下快速产生情感共鸣,并对教师创设的问题有更深的思考,提高学习热情,使文章教学实现应有的指导价值。

(四)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融人多媒体教学以后的语文课堂,真正实现了动静结合的动态教学。教师除了在黑板上进行传统意义的知识讲解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灵活的内容整合,使图片影像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抽象知识的理解
和认知,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在趣味性课堂上快速集中注意力,对自身的逻辑思维锻炼能力更强,并且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大胆发挥想象,通过教师的帮助,使未来的学习拥有明确的方向。教师正确地导入,能使学生拥有饱满的学习热情。引人多媒体教学模式后,整体环境发生的改变,提高学生对课文知识的学习热情。

比如,教师在讲解 “故都的秋”这篇文章时,就提前利用网络收集相关资料以及图片,教师为学生创设特定的学习环境,可以使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通过多媒体观看视频影像资料,使学生能够更直观感受 “故都的秋” 的变化以及美景的意境,从而对教师创设的情境环境更有学习意愿,使学生可以对文章更全面地思考和理解。

五、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具体分析,结合高中阶段语文教学内容,研究了运用情境教学方法构建良好教学课堂的对策。作为新时期语文教师,要不断学习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科学地运用到实践课堂中,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语文学习水平提高提供有效助力。

参考文献:

[1]乐晓峰新课程背景下的新高考的备考[J]中学语文.2018.(30)
[2]丁光解.新高考视角下高中语文复习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06
[3]丁雪玲.基于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1(49):82.

[4] 卢慧娟.基于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J]学苑教育,2022(26):34-36.

[5] 张彩娟.新高考改革下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和思考[J].新课程,2022(20):190-19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