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渗透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李容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城厢中学337100

摘要

随着我国立德树人的目标的确立,初中英语课程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已是许多教育工作者共同关心的课题。在英语教学中,除了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之外,还要注重其英语的核心素质的发展,要让他们在对自身的文化底蕴有更深入的了解的情况下,树立起国家的自信与骄傲;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自觉地融入英语的教学之中,充分利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德育作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文章就如何在英语教育过程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具体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初中英语 传统文化 渗透策略

正文


前言:英语教学以培养英语专业的核心素质如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为主要目的,以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目标,跨文化意识是英语的核心素质的价值观。中华的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有效训练帮助学生形成文化的信心既能使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增强对中西文化的了解提高自身人文素养、强跨文化沟通、发扬民族优秀的民族精神又能保护自己的民族根基,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对中华传统文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做进一步的探索是十分必要的。

一、初中英语教学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一)能够顺应时代的需求

新时代以来,国家高度关注中国的优良传统文化,特别是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传承和发展,都离不开它。所以,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优良传统文化,既是我们的国民精神,又是我们党和政府的文化方针,把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教学之中,是顺应了这个趋势和需要的。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学校英语教育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提高初中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应当指出,要想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既要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认识,又要对其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在沟通的过程中,就能够达到他们的双向互补的要求,并通过双向互补的文化交换方式,达到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在学校英语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注重对目的语的文化理解,更要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运用,只有这样,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把握的前提下,在对国外文化理解的前提下,切实地继承和保存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三)实现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激发

英语课堂上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两个主要的原因:一是文化内涵,二是教育方法。在文化内涵方面,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到学校英语教学中,可以很好地解决传统教学中过于注重西方文化渗入的问题,也可以防止由于对陌生文化不熟悉而造成消极的情况,从而达到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提高的目的。另外,从教学方法上来看,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西方和中国的文化精华,又可以调动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合传统文化的作用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初中英语教科书中加入了大量的英美文化元素,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明显不同,英语课程对本土文化的关注不够,因此,我们应该在课堂上把民族文化渗透进来,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英语教育大纲的要求。中国的优良传统文化有很多优良品德,如民族礼仪、素质和精神等,在中国的教育过程中应逐步进行,这样会引起学生的关注,从而提高他们使用英语的能力,把中国的优良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中国和西方的文化有着很大的不同,要想提升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就必须对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度研究,这样才能让他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提升,同时也能够增强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初中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现状

(一)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拓展延伸不够重视导致课堂教学内容过于单调狭隘。

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很多老师还没有清楚地认识到通过语言来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例如,牛津英语教科书中包含了许多有关中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例如:节庆文化、诗词欣赏、人物激励等。但是,很多英语老师在英语课堂上,仅仅局限于讲述课本上的语言知识,并没有清楚地认识到,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文化的传承,这就导致了即使他们能够熟练地解答语法问题,但是他们并没有将其运用起来,更不可能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宣传和渗透。

(二) 传统文化资源不足

目前,我国初中英语教育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如:缺少有效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的环境,缺少对其进行有效的训练。从目前国内初中英语的教学情况来看,大部分英语老师都是采用课本上的知识,并结合有关的报纸书籍等来进行授课,而对于微课和多媒体的运用并不够灵活,这种情况在边远的乡村更是较为常见。目前,我国学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着的教学资源,主要是应付应试教育,而忽视了各层次的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

四、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一)将传统文化融入词汇学习

初中英语课程中,单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它的基本功能。目前,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即不能与具体的上下文联系起来理解词义。为了指导同学们正确地认识到词语的意义,老师要给他们展示词语的意义,让他们在考虑词语的时候,也可以把它们所处的情境联系起来。把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词汇教学中,可以促进学生多掌握英语单词,扩大他们的词汇量,把分散在各个领域的优秀传统文化联系起来,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比如,在学习《Wild animals》这一课时,老师要让学生们弄清楚这一课中涉及的所有单词都是和动物有关的。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把以上的单词和特定的图片联系起来,并把它们可视化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也可以把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英语单词的学习当中。例如,在介绍“giant panda”这一课时,老师可以告诉他们中华文化的一个主要标志就是大熊猫。在此基础上,老师还可以指导同学们找出与大熊猫相匹配的其他英文词汇。班级中的同学们对living fossil”和“national treasure“The mount of Chiyouin ancient times”进行了检索。以上三个名字也相应于中国的不同文化背景,覆盖了各个时期的优良传统,帮助孩子们将自己的文化深深地烙印在“好孩子”的字典里。另外,老师也可以通过介绍大熊猫的外交角色,使他们了解到大熊猫所包含的多重文化含义,将中国的文化内涵以一种文化的形式传达给全世界。

二)增强教师跨文化意识

初中英语教学中,老师是引领性的,其整体素质直接关系到其英语的学习效果,而在英语课程中,若老师能将英语教学与其融合,则可显著地提高其整体素质,而在使用传统的时候,则应注意增强个体间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中国的传统与西洋的两种文化都可以在英语教学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树立文化对等理念,在英语课程中渗透传统文化,使其不受文化压力的影响,使其在英语学习中,借助英语这门课程,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出去。同时,英语老师也应加强在课堂上渗透民族文化的能力。老师要充分认识到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与价值之间的差别,认识到各民族之间在社会准则和习俗文明方面的差别,并且要养成发散式的思维方式,在注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唯物史观为基础,对西方文化做更深层次的研究,这样才能把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中。

将传统文化融入阅读教学

在教学大纲中,除少数几个在会话部分,其他的都是课本上的一些章节,在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技能的过程中,将中华优良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为此,要提高学生初中阶段的英语素质,就必须重视阅读教育,给他们大量的阅读材料,在课程基础上,向有关的主题进行扩展把与之有关的传统文化和知识进行整合,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因此,在英语课堂中,要把英语的传统文化融入英语课堂。

比如,在八年级“Special Day in China”这一单元的课堂上,老师们不仅要让他们了解中国传统节日,还要引导学生去整理中国传统节日,并提供一些与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有关的内容,并通过各种形式的阅读,让学生在不同的节日中加深对中国的了解,感受到中国节日的独特韵味。又例如,在八下 Unit 9的阅读教学中,除了了解文中提到的 the Great Wall, the Birds Nest等之外,还以此为基础,以同学们熟悉的家乡的名胜为阅读材料,让学生开阔眼界,激发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

融合文化平等理念,发挥整合凝聚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共有文化标识和共有精神追求,它对凝聚与融合民族精神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思想碰撞的大背景下,中华文化的巨大价值显得尤为突出。

首先,英语教师应该把英语放在中国本土的文化语境之中,通过加强他们对中华的优良传统文化的了解,彻底改变英语教学以英语为主体的现状,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进行实践指引,把中国的伟大这个概念传递给学生,让他们用中华优良传统来汇聚人们的共同思想。

第二,英语老师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包容与整合理念,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念,使学生明白中华优秀文化融入英语的学习,不是为了代替英语的文化与思想,而是要在牢固把握中华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把不同文化的思想统一起来,凝聚成往前的智力与创造力之源,进而达到以英语为本,以提升个体与民族发展的心理动能目的,以减少多元思潮阻碍英语的发展。

利用课外时间多种方式进行文化教育

在日常课堂上,老师们不仅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材料,还要在课余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们一些与当地的文化知识,让他们在读书中认识到当地文化。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作文,让同学们通过阅读来加深对文化的了解。也可以在平日的传统节日里,让同学们通过自制的手抄报、海报或演讲等方式,将这些传统的文化进行介绍,并将其贴在教室墙壁或者校园过道上,让同学们耳闻目睹,从而达到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另外,还可以组织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辩论。为同学们提供丰富多样的有关传统文化的课程,让同学们在参与的过程初中习于理解。

总而言之,作为一个初中生,有必要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有所认识。对自己国家的文化传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就可以对其他国家的文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初中英语教学也应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任务,不仅要提高自己的民族文化素质,同时也要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将课本上的内容进行有效运用,把中国的文化底蕴深挖出来,为孩子们提供大量的有关传统文化的书籍,并安排相应的文化活动等,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自己的课堂之中使学生既能掌握新的知识,又能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豪与认同。

结语:总之,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让同学们对中西文化的不同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同时也可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跨文化沟通。初中英语老师要对先进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在准备过程中充分发掘课本上的传统文化,让英语课程更加精彩,让我们的英语课程更加精彩,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培养出自己的核心素质。

参考文献

[1]毛红萍.论中华传统文化与初中英语教学的融合[J].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0,(1):63-64.
[2]王红梅.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策略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0,(6):57-58.
[3]顾玉珍.探究中华传统文化与初中英语教学融合路径[J].海外英语(下),2019,(11):202-203.

[4]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探究[J].赵淑兰.初中生英语.2019(1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