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欣赏课深度学习策略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音乐;欣赏课;深度学习
正文
前言
随着《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全面推进,加强教育模式的创新是一个新的时代命题。小学音乐作为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启蒙性课程,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维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是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情趣具有重要作用。音乐教师在开展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时,要充分把握音乐学科的特点,并将其融入到教学中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展教学活动。本文主要对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欣赏课深度学习策略进行分析研究,希望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
一、立足学生,挖掘教材内容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将其作为教学的主要依据,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科学的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教师要将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目标,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有效落实,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开展针对性的音乐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因此,音乐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要点,并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积极开展音乐欣赏课活动。比如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意境美、艺术美。在欣赏歌曲《春天来了》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听一听歌曲的旋律,并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所呈现出的色彩美和声音美。教师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认真感受歌曲中所呈现出的色彩美和声音美。然后教师可以将歌曲伴奏播放出来。当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乐曲后,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首歌曲可以带给人这种感觉?在思考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这样做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水平,为他们后续的学习提供帮助。
二、结合生活,开展实践活动
音乐是一门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学科,音乐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来。比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存在哪些小兴安岭的景点,比如有哪些可以用来欣赏音乐的地方?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身边有什么适合欣赏的地方,再让学生用音乐来表现出来。同时,教师也可以在生活中进行观察,例如在欣赏歌曲《茉莉花》时,可以让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出歌词内容。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歌曲《茉莉花》时,可以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出这首歌曲,比如可以让学生用画画的方式表达出歌曲中有哪些景物;还可以让学生用声音、动作等来表现出歌曲中有哪些景物等等。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音乐作品内容的理解能力。又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黄河大合唱》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黄河的了解、对黄河文化的理解,来为黄河大合唱创作一首歌曲。这首歌曲《黄河大合唱》是我国著名作曲家、指挥家冼星海先生创作的一首爱国歌曲。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对黄河文化的理解融入到歌曲中去。此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中去感受音乐。比如教师在教《牧童短笛》时,就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到郊外去感受牧童短笛所营造出来的意境;还可以让学生去到大自然中感受大自然的美。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音乐作品中所包含着丰富的情感。
三、借助多媒体,拓展教学资源
当前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拓展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帮助。如在《歌唱祖国》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制作成视频,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歌曲所表达的内容。在课堂上播放视频后,让学生思考:“祖国发展日新月异,我们要向祖国表达自己的敬意。”接着,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你们能不能给自己的家乡创作一首歌曲呢?”当学生提出这个问题后,教师可以播放音乐视频,让学生对音乐作品有更深的了解。通过视频让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在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歌唱祖国》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曲,让学生自由选择作品进行创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音乐作品与歌曲视频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资源。在完成教学后,教师可以将视频文件与课件进行结合,将音乐与音乐作品相结合,这样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能提高教学效率。
四、组织比赛,增强学习兴趣
小学生在音乐教学中,比较喜欢表现自我,而在音乐欣赏课中,教师也可以借助这一特点,组织学生进行比赛,从而增强学习兴趣。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音乐表演,既能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之情,也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长城》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表演歌曲《长城》中的一段内容。在学生完成演唱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演唱比赛。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演唱表演,然后再根据演唱情况选出最佳演唱组合。最后教师要对最佳演唱组合进行点评,并让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通过组织比赛的形式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所在,从而增强学习兴趣。总之,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开展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时,教师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质量和效果。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音乐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等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音乐教师在开展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时,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深入挖掘学生的内在需求,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创造更多学习机会。在开展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时,要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和手段,实现音乐教学目标。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互联网技术等方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在开展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时,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多媒体设备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音乐魅力。除此之外,教师要注意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目标。在开展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生为本,从不同角度入手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带来的美好与乐趣。通过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等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 [1]申奥.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中的美育元素探究——以陕西省三原县独李中心小学为例[J].乐器,2023(10):48-51.
· [2]陆露.新课标下小学音乐教育与美育结合路径[J].家长,2023(17):135-137.
· [3]周也琳.新课标下小学音乐教育与美育的有效结合探究[J].求知导刊,2023(16):128-130.DOI:10.14161/j.cnki.qzdk.2023.16.028.
· [4]汤峻.新课标下小学音乐教育与美育教育的有效结合[J].学苑教育,2022(23):82-8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