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视角理论下的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
摘要
关键词
优势视角;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
正文
1 基本概念
1.1 新生代农民工
新生代农民工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王春光于2001年提出的,他不仅从年代与年龄特征 、教育特征、务农经历和外出动机的变化四个群体特征方面进行了区别,还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做了明确的界定以及含义的介绍(王春光,2001)。国务院于2010年1月31日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提法,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总而言之,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群体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非常重要的力量,针对这一群体的研究近些年来也逐渐增多。
1.2 城市融入
城市融入指的是城市外来打工者及其随迁子女在进入城市后,在文化、习俗、环境等方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是一个相互融合的过程。本文的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指的是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以后,感受并适应城市,到最后从心里对城市产生归属感的过程,同时也是城市对这一群体的接纳过程。
2 理论基础
2.1 优势视角理论
优势视角认为每个人、组织、社区等都是有优势有能力的,包括天赋、美德、知识、资源(自然资源、人际资源、制度性资源等)和社会支持等,只要存在适当的条件,就能够建设性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和功能。与社会工作其他理论不同,优势视角它从安住自身的优点出发,同时充分利用其周围的资源帮助其增能,增强抗逆力,从而面对困难克服过去,实现既定目标。优势视角取向的实践也是如此,作为社会工作者,所做的一切在某种程度上都要立足于发现、探索并利用案主的优势和资源,协助他们达到自己目标,并使得他们面对并正视自己生命中的困难,用于摆脱社会主流的控制。
2.2 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系统理论一定程度上补充了系统理论,整合了一般的系统理论和生态理论,是用来观察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交互关系的理论。与系统理论要求适应环境不同的点在于不其强调提升个人的能力,并使得个体尝试着改变环境。生态系统理论将人成长的环境,如家庭、机构、团体、社区等视为社会性的生态系统,,聚焦于情境、个体及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Bonfenbrenner(1979)提出了微观、中观以及宏观系统,将其运用到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上,一样也会分成三个系统,则如何从与之相关的不同角度分析,促进系统之间的互动,对于解决新生态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提供了有力帮助。
2.3 赋权理论
赋权理论是在1976年由Solomon的专著《黑人赋权:压制性社区的社会工作》中引用而来,从而被广泛应用。她将其定义为:“社工针对案主所采取的一系列活动的过程,旨在减少基于污名群体的成员的负面评价而形成的无力感。它涉及辨识导致这一问题的权利障碍和旨在减少间接权力障碍的影响和减少直接权利障碍的运作的特定策略的发展实施。”而作为一种工作模式,赋权所倡导的并不是赋予案主权力,而是想方设法挖掘案主的潜能。实施层面也分个人、人际和政治三方面。所以社工立足于案主压迫的环境、无力感,将焦点放在案主的能力上,协助其改变。
综上,笔者认为当社工面对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群体时,要综合运用优势视角理论、生态系统理论以及赋权理论的观点,优势视角是时刻牢记的原则,赋权理论具有重要的指导实践的意义,而生态系统理论更是要综合、全面地看待案主于与问题。
3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现状
在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时,笔者采访了这一群体中的一员,主要对话如下:
社工:“请问您是什么时候参加工作的?目前对于本单位的工资满意吗?”
被访问者:“今年是我进城打工的第七年,前些年的工资确实很少,现阶段的工资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消费实在是太高了,也就是把钱花在吃和住上,不敢有啥别的消费。”
社工:“是这样啊,那您们真的很不容易啊!请问您来了这个城市这么多年有什么感受吗?或许您在工作当中有没有收到不那么善意的行为?如果有的话您是怎么看待的呢?”
被访问者:“感觉这个城市所有的一切都太大太多了,我只有在工作时才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我来大城市务工,虽然也想融入这所城市,但是感觉还是有些困难。在我们村里大家都是和和气气的,有啥事大伙儿都能互相帮助,但来了这以后就没怎么有归属感了,所以我只能使劲挣钱,能消费的同时也期待获得一些尊重。”
通过上述简单案例可知,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虽然在城市里生活,但还是有很多的问题与无奈,在以下有所体现:
1.经济融入问题
经济因素是促使新生代农民工来大城市务工的首要原因,收入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他们城市融入,所以经济融入问题是首要解决的问题。经济融入难的方面主要又可以分为三方面:收入低、消费高、住房困难。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收入普遍较低,如若无法支撑在城市里的基本生活消费,就会存在生存问题,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来看,如果这方面存在困难,那必将无法城市融入问题。
2.城市居民歧视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交往也是城市融入的一个重要过程,这就要求他们要与城市里的居民有所交往,但这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困难。新生代农民工虽然在城市打拼多年,但仍然面临着城市居民的歧视,导致他们无法真正融入城市。二元户籍制度下存在的差异等原因使得城市居民往往对外来务工人员有一定的误解,存在排斥心理,当他们体现在言语或者其他行为上时,毫无疑问将新生代农民工推远了,两者之间的距离更远了,这对新生代农民工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严重时甚至威胁到社会和谐发展,不难发现很多案例都是具有社会报复性质。
3.社会支持网络薄弱
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群体业余时间大部分就是用来休息了,他们交往的群体也固定化、单一化,一般就是工作同伴、亲友以及在同座城市工作的老乡,所以他们的社交也局限于此,很少有与城市本地人交流的机会。即使是有,由于双方文化程度不同、所持观念不同等差别,也仅停留在对话层面,无法深入交往,这样一来新生代农民工减少或者丧失与他们交往的意愿,陷入恶性循环。使得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网络太过狭窄且薄弱。
4 社工运用理论介入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
4.1 优势视角模式工作技巧的运用
社工可以结合优势视角中重要的概念如抗逆力对其进行介入,正是因为他们有自我纠正的取向,在逆境时发挥这种反弹作用,所以抗逆力也可以支撑他们渡过现在遇到的困难。要帮助新生代农民工重新审视自己的境遇,重新思考自己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关系,更好的发挥抗逆力,促进城市融入。首先,社工要细心、耐心听取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经历以及生存感受,当他们陈述时给予尊重和理解,进入他们所“建构”出来的世界,和他们以同一视角看待问题,寻找意义,善于捕捉他们的情绪,明确新生代农民工与他们所处的环境中的资源存在着哪些不平衡,问题产生以后尝试做过哪些行为,有无促进情况的改变。其次,社工帮助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发现和意识到他们自己拥有具体的优势与能力,只要积极正确的发挥也是有意义的。接受现状,虽然目前的生活处境没有那么理想,但身边还是具备很多资源的,要积极的与社会发生良好的互动,发现与环境互动的美好,也会利用抗逆力去克服遇到的不美好,找到适合自己去促进融入这个城市的途径,制定一定的计划并有希望地实施下去。与此同时社工也要链接相应的资源提供给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例如教会他们如何寻找单位的企业社会工作者帮助解决困难,如何扩大社会支持网络,在居住的社区中引入社区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等等。最后,让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意识到他们自己是非常重要的存在,只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就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
4.2 生态系统理论优化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环境
生态系统理论给社工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要求分析所处环境的视角。首先,社工在介入新生代农民工服务对象系统的时候,不能和以前一样只关注他们本身的情况。因为造成困境的原因不仅仅出在他们自己身上,他们所在的中观系统、宏观系统都时刻起到不一般的作用,也就是说直接或者间接给他们造成了影响。这就要求社工不仅仅局限于新生代农民工个体,而是立足于不同的系统,如家庭、工作单位、所在社区等等。其次,社工应时刻且以动态的视角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与不同系统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是如何进行互动的,这样才能根据最新的形势与互动状态来解决问题,尤其要关注与系统之间的互动是促进问题的解决还是起到了阻碍作用,例如与工友的互动较多看起来像是有良好的互动,可是这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新生代农民工扩大社会交往,不利于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的扩建。最后,社工应适当帮助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识别到自身与这些系统以及与这些系统之间的关系和互动状态,在以后生活的过程中有意识的进行良好的互动,要多参与社区的一些教育活动,与原住居民形成良好的邻居关系等等。
4.3 赋权理论促进新生代农民工改变现状
赋权实践的基本过程要社会工作者完全了解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群体,甚至可以和他们共同生活居住一段时间,清楚了解他们适应城市的具体情况,并应制定相应的融入尺度可以作为考量。其次就是了解他们自身所拥有的能力、兴趣、只是才华等等,肯定他们所拥有的优势与一些资源,并学习权力。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所处的环境很容易让他们时常觉得压迫与无力,社工要让他们学会控制这些负面的感觉,让他们明白之所以产生这种无力感是不是他们自己造成的,而是社会或者是城市默许的运行规则造成的。另外,社会工作者要熟练运用社会工作系统,除了新生代农民工本身以外,还要从案主系统、目标系统、行动系统以及改变媒介系统四个方面进行介入,观察其所在的微观环境、中观环境还有宏观环境。通过”赋权“实践过程,尽量减少甚至消除新生代农民工的无权感,达到拥有权力。
综上,在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上,社工要采取优势视角、结合赋权理论以及生态系统理论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群体进行分析,积极地、带有引导性地对这类群体进行介入,充分利用各种优势和资源,再有信息解决问题。
5 结论
新生代农民工是渴望融入城市的,但在这条道路上走了太久发现还是有很多阻碍,无论是经济融入难的问题还是心里融入难的问题,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严峻的考验。社会工作一直是以科学的、专业的助人方法介入各个领域有需要的人群,我国正处在发展的进程中所以所以在实践上也或多或少拥有一些难题。关于优势视角理论的选取,虽然它在发展过程中也引起了一些学者的疑问与探讨,例如社工对于优势的界定方法不明确,或者是会因为案主所处的境遇不同而见解不同等等,但总体上优势视角在实务运用过程中是有效果且较明显的,所以笔者选择并坚定选用优势视角理论,再加以生态系统理论以期运用在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上能够有新的思考,再赋权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当然,本文毫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没有和大多数学者一样提出具体的对策而是更多地在理论方面有所思考,再比如是处在优势视角框架里考虑问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参 考 文 献
[1] 王春光.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 社会学研究,2001(3).
[2]刘建民. 优势视角: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服务实证研究[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01):64-69.
[3]刘庆.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策略初探——社区工作介入的空间[J].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25(01):62-66.
[4]王亚娟.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农民工社区融入[D].苏州大学,2011.
[5]苏曦.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6]侯金来.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与社工专业介入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7]巴涛平. 企业社工介入新生代农民工异地就业适应性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
[8]孙静琴. 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促进策略:一个社会工作的视角[J]. 行政科学论坛,2022,9(07):50-53.
[9]吴佳桐. 社会工作者参与城市老旧小区“微自治”的实务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22.
[10]Shawn Fremstad,Heather Boushey. THE (MIS) MEASURE OF PROSPERITY: Morning in America and the Decline of the Social Wage[J]. New Labor Forum,2010,19(1).
[11]Tyrone Cheng. Case Examples in Child Welfare and Family Services for Social Workers[M].Taylor and Francis:2022-05-18.
[12]Kam Ping Kwong. From the Strengths Perspective to an Empowerment–Participation–Strengths Model in Social Work Practice[J].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2021,51(4).
[13]Sanjay Mundra,Vinay Agrawal,Ravindra Nagar. Sandstone cutting waste as partial replacement of fine aggregates in concrete: A mechanical strength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Building Engineering,2020,32(prepubli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