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小学党建工作中的运用分析——以庆阳红色历史为例
摘要
关键词
红色文化资源;庆阳红色历史;实践;展望
正文
引言: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小学党建工作已经成为推进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方面。而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中小学党建工作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小学党建工作中的运用分析,既有理论层面的探讨,也有实践层面的应用和效果检验。本文将以庆阳市为例,对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小学党建工作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为更好地运用红色文化资源促进中小学党建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小学党建工作中的理论概述
(一)红色文化资源概念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红色历史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红色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战,不断抵御国内外反动势力,为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艰难探索和艰苦斗争创立新中国的历史。红色文化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等历史事件留下来的文物、文献、场所等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
(二)政策支持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领导作用,强化党建带团建、队建。大力开展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2022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是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中小学校得到贯彻落实的必然要求,把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深刻融入学校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2年1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认真开展“学习新思想 做好接班人”“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等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学生牢记教导、崇尚英雄、争做先锋;要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重要纪念日等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升旗、入团、入队等仪式教育。开展红色研学教育活动,让中小学生走出校园,走访红色场馆,重访革命根据地,通过瞻仰革命先烈,聆听革命故事,体验革命历程,了解革命历史,激发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怀,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培养中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激励中小学生深刻体会百年大党的梦想与追求,情怀与担当,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实施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完善党建带团建、队建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组织优势和独特作用。
1.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发布相关政策文件
教育部等有关部门陆续发布了一系列关于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小学党建工作中的政策文件,如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少工委联合印发《关于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建带团建、队建 加强少先队工作体制机制建设的意见》《关于中小学红色文化资源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小学党建工作评价标准》等。这些文件明确了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小学党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了红色文化资源的应用和开发在中小学党建工作中的重要性。引导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从小培育“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传承红色基因培根铸魂,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2.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小学教材中的渗透应用
近年来,教材改革成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在中小学教材的编写中,红色文化资源的渗透应用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教材中的红色文化资源涉及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阶段,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国家发展历程和党的历史,进一步增强了党的宣传教育工作的力度。
3.国家层面对于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是国家文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层面对于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也为中小学党建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持。例如,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
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加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加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工作的措施和建议,这为中小学党建工作提供了保护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依据。
(三)价值体现
1.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的重要见证,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通过红色文化资源的应用和开发,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感受中国共产党和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
2.丰富中小学生的知识和文化素养
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了中小学生的知识和文化素养,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通过红色文化资源的应用和开发,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党的建设成果,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
3.促进中小学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小学党建工作中的重要资源,可以作为中小学党建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通过红色文化资源的应用和开发,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党的思想和理论,了解党的历史和成果,增强学生的党性观念和党员意识。
4.提升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红色文化资源可以为中小学党建工作提供实际的教育内容和案例,可以提升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通过红色文化资源的应用和开发,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党的优良传统和历史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提升中小学党建工作的教育效果。
二、红色文化资源字中小学党建工作中的应用实践
(一)庆阳红色历史简介
庆阳是位于中国西部地区、甘肃省东部一个地级市,是中国11个革命老区之一,是甘肃唯一的革命老区,更是红色文化底蕴最为深厚的地方。庆阳地区在中国革命战争年代曾是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在这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地方武装进行了长期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曲震撼人心的红色革命史诗。庆阳地区也孕育了众多的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如王孝锡、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1927年,王孝锡在宁县创建中共邠宁支部,这既是中国共产党在甘肃,也是在整个西北地区的第一个农村党支部。1930年刘志丹在合水县领导太白起义,打响党在陇东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34年11月,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在南梁成立。1935年,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与陕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地域辽阔的陕甘革命根据地,为党中央和各路长征红军提供了落脚点,为后来八路军主力奔赴抗日前线提供了出发点,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完整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两点一存”的重要地位。
庆阳红色历史是指庆阳地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是庆阳地区的宝贵文化遗产。这段历史以其丰富的内涵、独特的历史背景、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等特点,成为了中国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庆阳红色历史相关史实加强中小学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领导作用,强化党建带团建、队建,充分完善新时代中小学党建带团建、队建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组织优势和独特作用。庆阳红色历史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特有的地域文化特色,对于新时代中小学党建带团队建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示意义。
(二)庆阳红色历史在当代中小学党建工作中的指导内容
在庆阳这片红色热土上,有王孝锡先烈为革命舍生取义的英雄事迹,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中央领导人长征过境庆阳留下的重要足迹,有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创建的硕果仅存的陕甘革命根据地,有《军民大生产》《绣金匾》《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等广为流传的红色歌曲……庆阳这些红色历史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更是培植青少年爱党、爱国情怀的营养剂。庆阳境内有革命遗址、遗迹、纪念地246处。这些红色历史遗存无不见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实现革命理想顽强奋斗的峥嵘岁月和可歌可泣的历史记忆。这些历史史实在新时代中小学党建引领共青团、少先队建设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历史鉴戒的重要价值及意义,坚定青少年将来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信心和决心。
1.爱国主义教育
庆阳红色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史,它蕴含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对于中小学党建工作来说,可以通过讲述庆阳红色历史的故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例如,可以讲述红军长征经过庆阳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2.革命传统教育
庆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之一,这里孕育了许多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对于中小学党建工作来说,可以通过庆阳红色历史的故事,深入挖掘革命先烈的事迹,弘扬革命传统,激励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可以讲述庆阳籍抗日英雄何万祥的事迹,激励中小学生热爱祖国、勤奋学习、献身社会。
3.思想道德教育
庆阳红色历史中的许多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具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他们坚持信仰,勇往直前,为革命事业奉献了一切。这些先烈和英雄的故事可以用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例如,可以讲述庆阳籍革命先驱王孝锡的事迹,激励学生追求真理、追求美好的人生境界。
(三)以庆阳红色历史在中小学党建工作中的运用措施
中小学党建工作是培养学生党性、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理想信念的重要环节。红色文化资源作为我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小学党建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以庆阳红色历史为例,可以分析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小学党建工作中的运用。
1.红色文化资源作为教育材料和教学资源
红色文化资源可以作为教育材料和教学资源用于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庆阳地区是中国革命的重要战场之一,有着丰富的红色历史和文化资源。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红色遗址、红色纪念馆、红色文化展览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红色文化的力量,了解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理想信念。
2.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到教学内容中
红色文化资源可以融入到教学内容中用于教育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教师通过讲授红色历史、红色文化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革命斗争的背景、意义和成果,培养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共产主义事业的信仰。将庆阳红色历史纳入教材中,设计与红色历史相关的知识点和案例,让学生通过教材学习了解庆阳的红色历史和文化。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庆阳红色历史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通过视听方式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制作庆阳红色历史的课件,包括相关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观看课件了解和学习庆阳的红色历史,设计红色主题的教学活动,如红色文化知识竞赛、红色文化展览等,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深入了解和体验庆阳的红色历史。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将庆阳红色历史文化资源融入到教学内容中,让学生深入了解和体验红色文化,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感和理想信念,培养他们的党性和社会责任感。同时,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需要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体验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真正体验到红色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3.红色文化资源用于开展红色主题活动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红色主题的演讲比赛、书法绘画比赛、红色歌曲创作等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参与和创造,深入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增强学生的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组织学生参观庆阳的红色遗址、红色纪念馆等地,亲身感受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学生对红色历史的认知和理解。通过讲解庆阳红色历史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思考能力,加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体验。鼓励学生进行庆阳红色历史的研究性学习,让他们自主查找资料、进行调研,通过写作、报告等形式展示研究成果。
4.红色文化资源用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开展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将红色文化的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为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通过运用庆阳红色历史的文化资源,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理想信念,培养他们的党性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品质。同时,教师在运用红色文化资源时需要注意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活动,注重学生主体地参与和体验,使红色文化真正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和成长中。通过学习红色文化,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党的理论和指导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庆阳红色历史在当代中小学党建工作中的实践效果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庆阳市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教师的培训活动,通过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研讨等形式,提高教师的红色文化素养和教学水平。同时,学校也积极推动教师深入到红色教育场馆、革命老区等地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增强教师的红色文化情感和教学经验。通过这些举措,庆阳市的中小学师资队伍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师生的红色文化意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庆阳附属学校建成“庆阳红色历史教育馆”,并开设红色教育课程,学校还邀请庆阳市档案馆的专家前来授课,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听取专家讲解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庆阳市的红色历史,增强中小学生的红色文化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2.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红色教育,从娃娃抓起。中共庆阳市委宣传部、中共庆阳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庆阳市教育局、庆阳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共青团庆阳市委印发《关于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意见》庆阳市中小学校园中红色文化元素的渗透和应用已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如红色墙、红色书屋、红色队徽等,让学生在校园中深切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同时,学校也开展了一系列的红色文化活动,如革命传统教育、红色经典诵读、红色文化知识竞赛等,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庆阳第一中学、陇东中学、华池县柔远小学等组织中小学生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弘扬南梁精神”红色研学旅行主题实践活动,中小学生通过走访庆阳境内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亲身感受革命先辈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英勇奋斗的事迹,从而增强了学生的红色文化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感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红色政权的来之不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3.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培养爱国情怀
庆阳市的中小学通过各种形式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如开展“红色故事会”“红色讲坛”等活动,让学生通过讲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体验红色文化,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家国情怀。同时,学校还开展了一系列的红色志愿服务活动,如慰问抗战老兵、关爱留守儿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红色文化的力量,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例如,华池县柔远初级中学开展“峥嵘岁月,南梁红色之旅”研学活动。通过聆听革命故事、向烈士献花、吃忆苦思甜饭、参加红色趣味运动会等一系列活动,让广大青少年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南梁精神。收集红色文化资料,通过制作红色文化展板、红色文化墙等形式展示学习成果,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庆阳市的红色历史,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家国情怀。
三、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小学党建工作中的未来展望
1.创新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式
未来,中小学党建工作需要更加注重创新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式,挖掘和发掘新的红色文化元素。例如,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将红色文化场馆等实体展示空间与数字化展示空间相结合,打造更加互动、沉浸式的红色文化体验。同时,也可以通过设计开发红色文化教育游戏、漫画、动漫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红色文化资源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逐渐消失。因此,未来中小学党建工作需要更加注重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以确保红色文化资源的长期保存和利用。例如,可以通过建立红色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加强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工作,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红色文化的历史价值。同时,也可以通过开展红色文化传承教育,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学习红色文化,继承和发扬红色文化的优秀传统。
3.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未来,中小学党建工作也需要更加注重红色文化资源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外红色文化的深度融合和交流。例如,可以邀请海外专家学者来中国参观红色教育场馆、红色革命历史遗址等,同时也可以推广中国的红色文化资源到国际舞台,让更多国际友人了解中国红色文化的历史价值和文化特色。
4.红色文化融入中小学校文化建设
将红色文化融入学校的文化建设中,如设置红色文化墙、红色文化角等,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通过课堂教育、主题班会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和了解红色文化的重要性和意义,培养爱党爱国的情感。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设计与红色文化相关的知识点和案例,让学生通过教材学习了解红色文化。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到不同学科的教学中,如历史、语文、道德与法治、地理、美术等,通过跨学科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体验。组建红色文化研究小组,由学生自主选择参与,开展红色文化的研究和探索,通过写作、报告等方式分享研究成果。通过以上策略的运用,可以使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小学党建工作中得到充分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党性教育效果,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理想信念。同时,教师在运用红色文化资源时需要注重因材施教,因地制宜,让学生能够真正体验到红色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结束语:
在中小学党建工作中,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是提高学生党性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庆阳市作为一个拥有丰富红色文化资源的城市,在中小学党建工作中的实践经验,为其他城市的中小学党建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庆阳市在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方面的探索和创新,为推动红色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也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成果。
通过对庆阳市在中小学党建工作中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指导内容和实践效果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到,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既可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也可以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党性教育效果的目的。未来,随着红色文化资源的不断挖掘和应用,中小学党建工作中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途径和方法也会更加丰富多样,这必将进一步促进党性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深入开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晓莉, 王蕴藩. 浅析中小学红色文化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课程教育研究, 2019(9): 131-132.
[2] 刘勇. 庆阳红色文化在中小学党建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教育教学论坛, 2017(36): 154-155.
[3] 李华, 郭娜. 中小学红色文化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教育教学论坛, 2017(25): 109-110.
[4] 贺玲玲. 当代中小学红色文化教育的实践策略. 中国教育创新导刊, 2019(16): 168-169.
[5]《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
[6]《中国共产党庆阳历史》(第一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年。
[7]《陇东革命根据地》,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
[8]《南梁精神与甘肃红色文化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年。
[9]任学岭:《陕甘革命根据地史》,人民出版社,2013年。
[10]《南梁革命根据地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18年。
[11]《南梁红色故事》,南梁红色故事编委会编著,杨维军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2020年。
[12]《中国共产党庆阳百年大事记》,中共庆阳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编,2021年内部出版。
[13]《庆阳这些地名关联的红色故事》,《甘肃日报》2021年12月9日第11版。
本文系2023年度甘肃省教育领域党的建设研究课题《庆阳红色历史在新时代中小学党建带团建对建引领作用研究 》(立项编号:2023GSJYDJKTYB20B)的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