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与学生灵动的生命共飞扬
摘要
关键词
教师专业成长;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个性化需求和特点
正文
东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习凿齿曾说:“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习主席也一直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那么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教师就是首要培养的人才。是学校最丰富、最有潜力、最有生命力的教育资源。有优秀的教师团队,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子,学校才有更好的发展。那么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素养才能应对瞬息万变的发展环境?如何引领学生让他们灵动的生命焕发出新的活力呢?
一、科学定位当下,精准规划未来,为学生的终生成长奠基
作为一个有着17年教学经历的老师来说,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能够游刃有余地应对课堂上的各种状况。我的教育教学逐渐走向成熟阶段,在教育教学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育人理念和管理经验,但随着繁忙的工作和生活压力的不断加大、单调重复,周而复始,教学工作激情和探索研究欲望开始弱化,对工作较为敏感,身心疲惫,幸福感和自我期望值在下降。随之而来的出现了职业倦怠的情绪,感觉好像进入到“职业高原期”,有些得过且过。现在想想,应该是缺少自我的认知和规划,没有前进的动力和方向。书中提到: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能够更好地剖析自我、正确地认识自我,突破生活的格线,找准人生的定位等。诚然,有规划才可以有条不紊地、分阶段、分步骤地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通过对照规划,也可以不断地省察、反思,时时鞭策、督促、激励自己,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于是,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目前的自我定位,我对自己未来的三年教学生涯进行了科学、合理、精准的规划,并进行了自我剖析。回顾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和现在所处的阶段,认真客观地分析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及个性特征,也正视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我对2021—2023三个学年的目标及具体措施进行了精细的规划,着重从师德理念素养及学科知识能力素养两个方面提升自己,主要从多读教育理论书籍和专业期刊汲取智慧,通过坚持做学习笔记充实自己的头脑,并通过多积累、多实践,将理念转化为执行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坚持参加市区级各类教研,虚心学习,集思广益,兼容并蓄,逐渐呈现出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根据实际情况计划每个学年撰写教学论文、教学案例或者教学设计等,提炼教育思想,形成教学成果。致力于向知识储备丰富型、教育教学智慧型、终身学习发展型的教师转变,进而实现从传授知识的教书匠转变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的蜕变,为学生的终生成长奠基。
二、构建高效课堂,创新教学思维,与学生的思想同频共振
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真正高效的课堂应该是让学生有较多的收获,有不断的提高,有持续的进步。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领下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学习的满足感。同时这种高效课堂也能够让教师体验到教学的幸福,获得教学的幸福感。结合书中的分享,我了解到真正高效的课堂,是为学生终生发展而教的一种课堂模式。引导学生经历好学、乐学、会学、善学、能学的过程,呈现出不断自主学习的持久力。我想,这应该是在教学改革杠杆下的全面突围,也是当下课堂教学的新诉求。核心素养下的高效课堂要通过让学生经历发现、探究、创造、协作与问题解决来实现。重于观察发现、勤于探究创造、乐于交流协作, 在目标上更加关注个体潜能的发挥,在模式上关注个体主动探究和情感体验,在策略上,关注自主学习与受导学习统一。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一定要遵循以学生的问题和知识储备为教学的起点,以学生的思维培养为核心点,以学生的深度参与为支点的教学理念,创设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为先、以学业为要的情境教学课堂模式,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在积累好必备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其关键能力,提升思维品质,与学生的思想同频共振。
三、提升知识素养,提炼教育智慧,让学生灵动的生命焕发新彩
2014年9月,习主席提出了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四个标准,其中之一就是必须有扎实的学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有良好的知识素养。这也是书中提到的必备素养。当下的老师,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识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现在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有一桶水是不够的,应该是要有一潭水。当一位教师具备了相当的知识素养后,他就能轻松地驾驭教材,游刃有余地调控课堂,深入浅出地传道受业解惑。如果我们仍用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学生将耽误学生的明天。那如何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素养呢?我想应该要坚持广博地学习,做一个终身学习发展型的教师。如可以参加一些培训或进修、网络学习、阅读学习等等。但在众多的学习路径中,阅读应该是教师提升自我的一种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教师要成为一个有知识素养、有文化品位的人,第一是读书、第二是读书,第三还是读书”,所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同时,在读书的过程中还要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进行总结反思,提炼教育智慧,形成教学成果。我在自己的三年规划中写到,争取每个学年都要撰写教学论文、教学案例或者教学设计等。就像裴光亚《在写作状态下生存》中所说:“一个把自己置于写作状态的教师,一定是有理想的教师,有反思意识的教师,也是对教育事业无限忠诚,追求卓越的教师。”希望自己能够将阅读常态化,让思想更有高度、深度和广度。我想一个人只要能坚持写作,他也能坚持做任何事情。以读促写,读写结合,随着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知识素养的不断提高,教学风格的进一步完善,逐渐形成一定的教学特色和教育智慧。进而更好地助力学生的成长、成才,让学生灵动的生命焕发新的光彩。
引领教师专业成长,让我努力想和这些灵动的生命一起心脉跃动,轻舞飞扬。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终身学习,持续生长,丰盈生命。虽然我们无法左右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宽生命的广度,挖掘生命的厚度,保持生命的热度,活得有血有肉有温度!
参考文献:
[1]付跃红.让每一个生命都灵动飞扬[J].河北教育(综合版),2016(12):35-36.
[2]解微.创设生命灵动课堂让每个学生情趣飞扬[J].现代教育科学,2014,(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