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幼儿语言教学中微课的有效运用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初惠敏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广平镇中心幼儿园 邮编:252022

摘要

在幼儿的认知过程中,对于具体的、短暂的事物往往会有更深的印象,因此微课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在微课中,短视频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载体,能够引起儿童的注意,提高他们的兴趣,帮助他们突破语言学习的难点。本论文从微课与幼儿语言领域应用两个方面探讨了具体的教学策略,以期为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


关键词

微课;语言领域;策略

正文


幼儿教育包括健康教育、语文教育、社会学教育、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五个方面。语言领域本身侧重于对儿童听和说的能力的培养,需要儿童在主题学习、故事指导等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但是,在目前的学前教育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一些幼儿园存在着“小学化”倾向、教学方式僵化等现象。而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借助网络技术,微课无疑可以解决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微课和幼儿语言领域的界定

(一)微课含义

微课也就是微课堂,在幼儿教育方面,微课和日常的教育活动是紧密相连的,没有非常明显的区别与界线。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如今的微课已经成为将信息技术和日常教学紧密结合的一种碎片化教学模式。在我国更是以新课程标准为基础,以教学短视频为主的全新教学方式。微课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形式通过将声像相结合、生动灵活的方式,可以极大吸引幼儿的关注力。同时微课的教学形式短小精悍,教学资源灵活多样,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也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在具体的教师素养培训上也具有更多的优势,让教师能更快掌握这个教学方法和模式。

(二)幼儿语言领域特点

幼儿时期是进行语言能力培养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一般情况下,幼儿都采用模仿的方式,通过对成人等他人的语言进行模仿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语言和感知,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本身语言体系和互动形式也非常重要。此外,幼儿语言建构也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需要提供给幼儿足够的素材进行学习,让幼儿实现足够多的积累,才能促进幼儿根据已经学会的语言基本句式来形成自己的语言体系。一般来说,3岁左右的幼儿正处于语言学习的快速发展期,这个时期幼儿的学习能力非常高,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这个特征,充分利用教学活动让幼儿更多地开发语言学习的能力和潜力。4-5岁的幼儿在身体结构上,语言发音逐渐成熟,可以让幼儿接触更多主动表达的渠道和空间,用简单的词汇和句式,给幼儿自由表达的舞台。到了5-6岁的幼儿期,则基本的发音器官已经完全成熟,这个时期的幼儿语言表达方面的教学则更多倾向于做好幼小衔接,让幼儿能够熟练运用基本的语言和词汇表达。

幼儿语言领域的教学活动基本都遵循着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需求,采用“游戏为中心”的教学策略,让幼儿在玩耍和放松的状态下主动接受教师的引导和教育,而采用微课的形式进行幼儿教学,无疑能够充分发挥其灵活性的优势,让幼儿在语言领域综合素养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和提升。

二、当前幼儿语言领域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幼儿五大领域的教育和发展是一个科学系统的过程,需要教师能够掌握新近的教育和教学方法,并对幼儿的心理需要和特点有充分的掌握,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幼儿本身的发展和建设。但是如今幼儿教师队伍本身的素质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城乡和东西部地区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幼儿教育还普遍存在着过于小学化和教学质量不高的现象,亟待进行解决。对于很多幼儿园来说,一方面是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之间的界线并不是很分明,导致幼儿学习的方面非常杂乱,其次就是缺乏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幼儿进行充分的引导和互动。语言领域的教学是比较特殊的,既需要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又需要幼儿掌握一定的语言规范,这都需要幼儿园能够充分提高自身的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二)语言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

语言领域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会错误地将最近发展区理论应用于语言教学当中,一味地让幼儿接受更多有一定难度的语言句式和词汇,导致幼儿在接触这些教育活动时,频频受挫,不能达到掌握和应用的目的,反而让幼儿首先产生了对知识的惧怕心理。并且在进行幼儿教学时,往往不能将教育活动和生活联系起来,幼儿难以充分理解学到的语言词汇的深刻语境和使用场景,在没有充足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下,幼儿很难将具体的词汇和表达应用起来。最终导致语言领域的教学活动获得的实效性不高,幼儿只是短暂性记住了一些固定的句式和词汇,却鲜有应用的空间,长此以往,幼儿也会逐渐淡忘曾经学会的教学内容。

(三)语言教学方法缺乏有效互动

教育本身应是一项高效互动的活动,尤其是在幼儿教育活动中,但是很多幼儿教师却更倾向于单向输出的教育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下,虽然起到了一定规范性作用,但是却忽略了幼儿的特征和特点,幼儿的创造性和自主性被忽视。并且同质化、呆板的教学活动,也让幼儿很容易产生厌烦心理,久而久之让教学活动的实效性不断降低,幼儿在教师单向的灌输当中,变得麻木,主动探索的兴趣和欲望降低,最终也不利于语言领域能力的开发。语言领域本身就是一个需要激发幼儿创造性的素养,语言本身就是非常灵活的,但是僵化的教学模式无疑是不利于语言领域学习能力的开发的。加上幼儿的表达非常依赖于教师进行频繁的互动,这些都让幼儿的教育活动难以收获理想效果。

(四)教育教学理念相对比较落后

在幼儿教育实施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教育活动的实效性,往往很多教师缺乏科学的方法,导致最终教育活动还是变成了教师安排部署,幼儿听从安排的活动。教育方法可以学习,但是教育理念的学习却明显处于更深的层次。在幼儿语言领域教育活动中,需要树立平等的教育理念,教师和幼儿是平等的地位,并且以游戏为中心的教育活动,也要求教师可以站在观察和引导的位置上将学习的主动权重新交还给幼儿。

三、微课对幼儿语言领域活动的作用

(一)创新教学灵活性

布鲁默曾说,学习的最佳刺激就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微课作为创新的教学模式,采用视频、图片等丰富的教学资源,灵动的故事性内容本身就是幼儿所喜闻乐见的事物,并且符合幼儿自身发展特征。在幼儿语言领域的教学中,可以设计小故事讲述的方式,首先通过微课的形式让幼儿跟随进行教学内容的理解,可以参考大量的绘本故事内容,将其制作成活动课件,并用简洁的语言和图像形式在幼儿面前进行呈现,幼儿沉浸在故事情节当中,不知不觉地就增长了很多的语言能力和素养。除了将绘本故事进行视觉化呈现之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电子白板、电视、平板等多样化的现代教育技术,让幼儿在微课当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微课还可以充分发动幼儿自身的创造力,可以让幼儿自主参与到课堂当中,让每个幼儿都有自我发挥的舞台和空间,不仅让微课的内容更丰富,也带动了幼儿园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微课本身灵活性的特征可以让教师和幼儿充分发挥创新性和自主性,改变当前教育活动的单一化的现状。

(二)保证教育均衡性

微课的形式极大带动了幼儿本身的自主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每个幼儿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个性,在语言领域上的发展程度也不一样,在以往的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教育活动往往没有考虑到不同幼儿本身的特点和进度,但是微课的形式更加灵活高效,就可以充分考虑到更多平时无法关注到的幼儿发展情况,比如,有的幼儿经常注意力不集中,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表现不佳,而通过微课的形式就可以给这些幼儿充分展现自己的空间,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跟上日常教学的节奏。同时这种形式也让教育活动更加放松,幼儿可以反复学习和观看,不受更多的限制,幼儿可以得到充分的教育和肯定,保证了教育活动的均衡性。

(三)提升家园关联性

除此之外,微课的形式也极大拓展了家园共育的关联性。在如今全民触网的时代,家长和幼儿园可以在线上空间实现实时的连接和互动,微课本身就是新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可以在其中加入和家长的线上互动,共促幼儿的全面素养的提升。语言学习是一个漫长和系统性的过程,需要不断地练习和学习,这既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强化互动和引导,也需要家长在家庭空间继续强化幼儿园所掌握的能力,才能保证幼儿语言领域素养的全面提升。尤其是对于中大班的幼儿来说,正是进行语言领域学习的关键时期,这方面,微课本身的线上空间的优势地位,可以更加便于教师充分调动家长这一潜在的教育因素,帮助实现幼小衔接。通过幼儿园和家长的充分配合,让语言领域能力提升变得更加轻松有效。

四、微课在幼儿语言领域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一)丰富道具改善教学内容

丰富的道具是微课教育实践当中的有利帮手,比如,在进行绕口令和猜谜语的微课教育活动中,幼儿面对复杂的词句和内容往往更容易有畏难情绪,但是可以使用教师准备好的一些道具,来进行你画我猜、你描述我来猜的活动,微课教学还能通过图片等形式来进行提示,帮助幼儿之间更好地对词语进行理解。尤其是在绕口令的教学当中,有些幼儿囿于本身的发音器官发展还不够完善,很容易会有不想表达、畏惧表达的情绪,在表达的时候更容易卡壳,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让其他小朋友帮助落后的幼儿一起参与到教学当中,既能帮助幼儿进行复习,也让进度落后的幼儿及时跟上大家的节奏,即使是落后的幼儿也能从大家的鼓励当中获得集体的力量。

(二)开放课堂发展核心素养

微课是一个灵活的课堂形式,可以采用更加开放的课堂形式,让课堂不再拘泥于固定的教师或者空间里,不管是任何的教育形式和教学方法,最终的目标就是育人,让幼儿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有所提升。在微课教育互动的设计和安排中,可以让幼儿更加轻松地加入到其中,包括组织丰富的角色扮演、剧目等形式,让幼儿能够充分感受到教育活动的乐趣。同时微课的开放性不仅体现在课堂空间和形式上的开放,也表现在课堂内容的开放上。尤其是语言领域的教育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和互动的教育载体,教师可以将微课和生活实际、传统节日等进行有机的融合,让幼儿在这些熟悉的情景当中不知不觉渗透语言领域的素养和能力。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幼儿,让幼儿自主表达、畅所欲言,充分活跃课堂的氛围。

(三)故事形式激发课堂活力

幼儿的想象力可以说是非常丰富的,有很多时候,大人无法理解,但是幼儿却可以创造出天马行空的事物,这是幼儿独一无二的优势和能力,教师在进行语言领域的教育活动时,需要保护幼儿的这份想象力和创造力。因为说到底,语言能力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幼儿需要先进行创造,充分进行模仿和表达,在敢于表达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展表达的规范化的能力,尤其是幼儿阶段,教育活动更需要强调幼儿的想象力。在这个方面,教师不仅要激发课堂的活力,更要突出引导和控制的作用,在这方面多媒体技术可以在其中起到关键性作用,比如,在进行《加菲猫的故事》的讲述中,幼儿需要生动讲述绘本中的故事,教师可以运用微课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其中起到关键性的引导作用,对幼儿进行科学合理的训练,发挥教学的作用。

(四)完善课后教育反思总结

除了正常的微课教学,还需要适时进行教学反思才能起到应有的反思和提高的作用。在微课的具体实践当中,这是教师所必须要经历的一道程序,才能真正将微课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微课课堂的碎片化、机动性,让课堂非常灵活高效,在教学设计上,就需要教师在其中的各个环节提前做好应有的记录和观察的计划,这样才能在紧张高效的微课活动中,起到应有的教学反思和总结的效果。幼儿语言领域的教学是五大领域的重要方面,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精力,来对其进行反思和总结,保证课堂的实效性。

结语

微课“短、小、精、活”的特征注定其教学形式比较碎片化,这不仅考验着教师教学综合素养和能力,也考验着教师的创新能力,不然很容易再一次陷入到同质化的窠臼当中,微课作为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有效方式,需要教师加强学习,不断跟上教育发展变革的脚步。

参考文献

· [1]张海艳,宋士奎,张树苗.混合教学对幼儿学习动机的影响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38(07):82-85.

· [2]曹延雪.有关幼儿教学中学生性格培养的几点思考[J].华夏教师,2019(21):10.DOI:10.16704/j.

· [3]孙英俊.手指游戏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2019,8(22):37-38+51.DOI:10.16070/j.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