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探究式教学;实践
正文
前言
在新课程标准中,老师要转变落后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调整教学策略、结构和体系,改变学习的方法和状态,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进行研究性的学习,从而提升教学的效果,让学生真正地对知识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同时还能让他们的情感和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所以,在我看来,每位初中物理老师都应该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在教育方式上进行变革与创新,并在探索式教学中进行灵活运用,从而可以切实地提升初中物理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一、 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初中物理的应用意义
在课堂中,探索式教学主要是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最大,教师仅仅是课堂的引导者,通过事先制定好课程计划或问题的设定,引导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独立的探究,或者在同学间的合作讨论中发现问题,并不断地提升自己对问题的认识。但是,初中物理以实验为主导,大部分学生都是从实验中得到与之有关的结果,如果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对物理感兴趣,更谈不上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所以,在初中物理中,强化研究性教学的运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研究性学习对于学生的将来发展是十分必要的。研究性教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师生之间的角色转换,它既与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相适应,又从某种程度上激起了学生们对初中物理的兴趣,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可以正确地应对各种问题,此外,通过探索式教学,能使学生对问题有更深刻的了解,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能继续他们的生活,更好地展开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这不但有助于他们现在的学习,而且对他们将来的发展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其次,将研究性学习引入到初中物理课堂,能够有效地提升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层次与质量。在以往的教育模式中,老师只是一个人在说,一个人在听,这种模式下,老师很难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更是很难让他们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然而,通过研究性的教学方式,可以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在得到新的东西的同时,还会感受到一种成功的快乐,让他们在愉快的情绪中进行学习,从而可以切实的提升教学的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几点应用策略
(一)运用提问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把握提问时机,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
课堂提问的时效性是课堂提问的首要环节,只有在提问的时候,问题才能起到启发和引导的作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初中物理老师要改变以前的随意性发问模式,正确对待发问的问题,掌握好发问的过程,并结合学生的思考与认知状况,适时地选择发问的时间,这样才能及时地得到解答。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和影响,能直接激发学生的思想动力,使他们的思想不受干扰,能够不断地学习。以《声音的特性》为例,先让学生认识到声音的三种特性,再让他们对这三种特性进行分析,再由他们对这三种特性做出判断。其次,当学生对课程目标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我就利用他们的积极性,再次设置有关的问题,用问题的方式来引导他们理解某些概念。
2.选取内容设问,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课堂中,提问的设计又是课堂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这一环节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认真研读教材,从中提炼出重点,难点,知识点,设计灵感。以学生所处地域的特征为依据,提出了一些具有开放性和趣味性的问题,从而有效地创造出一个悬疑的教学情境,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认知层面上进行碰撞,从而可以有效地激发他们的思维。
例如,在讲授《摩擦力》这节课时,我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展现给同学们,让学生对日常生活中运用的摩擦现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哪些因素影响了摩擦力的大小?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移动的方向有关系吗?在提出问题之后, 会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进行独立思考,对他们的思考能力进行训练,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就会有了答案,此时,再让他们进行回答,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现出来。
(二)采用讨论式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1.科学划分小组,奠定讨论教学基础
在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可以确保每一位同学都积极地参加协作学习,从而使课堂上的每一位同学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上来。因此,在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能力水平、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标准和原则为依据,对4-6个学习小组进行合理的划分。除此之外,老师要为每个小组选出一名组长,并由组长对每个小组中的成员进行明确的责任分工,让每个人都有参与和展现自己的机会,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完全激发出来,为今后的讨论教学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讲授《二力平衡》的时候,很多老师都会遇到这个问题,例如,为节省时间,让同学们自己去组队,结果就会造成小组间的差别,从而影响到同学们的成绩。所以,笔者会对分配环节进行优化,在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他们的学习风格进行充分的了解之后,再对他们进行分组,每个组要安排一到两个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的学生,来对他们的学习进行指导。
2.合理安排任务,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
作业安排的好坏,常常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直接的影响,从而影响到教学的最终效果。为此,初中物理教师应当对指导教学进行清晰的论述,要懂得所有的知识都适用于讨论教学,但要把握好物理教学的关键与主体,将其当作合理布置探索任务的标准,并通过提问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为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老师自己一定要注重教学的过程和步骤,能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地做好每个实验,从而更大地提升实验的效果。学生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做一个有很强的观察力的人。观察力与领悟力,对于学生做好重要的实验,以及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都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各种物理知识的时候,要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从而为他们提供一个很好的培养创造力的地方。
结语
总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开展探究式教学是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所以,身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一定要建立起一种科学的理念,要有一种先进的思维方法,要对现代教育与教学的发展与变化进行准确的把握,要对教学的基本目标与要求进行明确,要不断地推动探索式教学模式的建立,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与体验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促进初中物理教学的高效和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邢耀刚.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策略[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1(16):49-52.
[2]王海玲.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8):258-259.
[3]郑鹏凯.试论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7):25
[4]曾华南.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2019(12):72-73
[5]刘顺林.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9(05):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