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高年级语文有效教学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谢娟

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正平镇九渡中心小学 邮编:341621

摘要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工具学科,学好语是学生学好其他學科的基本前提。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下,传统的“应试”模式正在逐步向“素质教育”转变,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不再仅仅只是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而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所以,如何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已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小学;语文;高年级;有效教学

正文


前言

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要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上,使他们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把现代化的教育思想贯彻落实,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但是,在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师的教育理念落后,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所以,目前的小学语文老师们,必须要加速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教学方式,重视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改变目前课堂教学低效的状况,适应新时代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需求,为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意义

1.促使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在小学教育中,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如果学生得不到发展,老师就算再辛苦,再努力,也不会有任何的实际意义。此外,教学的实效应首先表现在学生的主动性上,语文教育要号召学生自己去学习,要更加重视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2.提高教学效益

语文教育的效益是指学生的收益“有效教学”是指以效果为导向的教育,它更重视对教的效果进行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盲目跟风,更不能将“效益”仅仅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闻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率的高低并不依赖于教师讲授的内容的多少,而在于对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成果和学习过程的全面考虑。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1.教师教学观念没有及时更新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老师都没有从陈旧的教学理念中走出来,过分重视学生的学业表现,在课堂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用“填鸭式的方式给学生上课,造成了学生在课堂上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没有机会去思考和发言,这就限制了他们思想素质的发展。由于师生间缺少有效的交流和沟通,老师无法知道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实际掌握程度,所以在课堂上的氛围比较沉闷,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失去了自主学习的动力,从而使得课堂的教学质量很难达到要求。

2.教师整体素质偏低,教学形式单一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性的角色,其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目前,我国小学语文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着师资队伍建设滞后、师资队伍薄弱等问题。此外,目前的小学语文老师们缺乏专业素质,这也造成了课堂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大部分老师都还停留在老师在讲台上主动讲,而学生在台下被动学习的传统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学生很难在课堂上长久地保持专注,老师也不能随时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很难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有效教学

1.更新教师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式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使之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的教学理念对其教学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决定了教师向学生传授教学内容的方法。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是教师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条件。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学生进行。所以,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打破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要积极地指导学生去思考,要让他们在课上发言,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思想,加强和学生的交流,让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更加紧密,以此来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2.开展课堂讨论促进有效教学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中,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这种教学方式以老师的授课为主,学生被动接收知识,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表明,这种教学方式并不利于学生的高效学习。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必须要把新的教学方式引入到课堂中,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课堂讨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它是指老师在课堂上把要探讨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在课堂上只对问题进行讨论。让全班同学都能有效地参与到课堂讨论的氛围中来,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比如,在教学《将相和》时,可以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来进行。在课堂上,我们就可以引出我们要探讨的问题:在这篇课文中都产生了哪些成语。对此,同学们都很感兴趣,在热烈的讨论中,有学生说:文章的题目“将相和,这是一个成语;有学生说,文中提到了和氏璧,其中就有一个很著名的成语,叫做价值连城”;学生说:文章写的是廉颇与蔺相如之间的冲突,最后蔺相如的宽宏大量终使廉颇愧悟,于是就有了“负荆请罪”这一成语。让同学们参与讨论,不仅可以引起他们的兴趣,而且可以提高课堂的效率,这对于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非常有益的。

3.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丰富教学形式

如何有效地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小学语文老师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不断地探索与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既要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又要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才能满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需要。教师要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首先,要增强课堂上的师生间的交流,可以采取提问法、谈话法等方法,在课堂上,老师要多提问,持续地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让他们学会独立地学习。其次,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采取“小组协作”的形式,使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地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问题,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丰富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不断地进行交流,帮助学生们在课堂上获得更多的知识,并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这样,老师才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真实的了解,并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引导,以此来提升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4.引导学生培养科学的学习习惯

正如那句老磨刀不误砍柴工。在语文过程中,师要想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效果进行提升要对学生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指导因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进行高效学习的前提条件是一种自动化的需求性个体学习行为。在长时间的学习过程还有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中获益良多如,在阅读前,将段落分成几个部分,以便掌握全整体结构;在读的时候要把文中的生僻字标出来以方便后的学习巩固。在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指导,学生可以实现学习的事半功倍,语文学习推向更高层次。

5.创设学习情境与氛围,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高年级的学生面着小升初的考试,有一定的学习压力,课程安排比较紧,知识容量也比较。如果学习的内容是枯燥味的,那么学生在语文学习会产生厌烦和抵触情绪因此,在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学习的进行恰当的调节,尽可能地出更的情境来吸引学的注意力。教师要始终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看待分析问题,以学生为,并与教材相结合,展开合理的教学安排,从而让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从而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6.利用信息工具,丰富语文教育教学手段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一般都是黑板板书为主较单一,不利于提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目前的教育背景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充分运用新兴的多媒体等信息工具,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手段,学生创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此外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对于老而言,教学会变得更方便、更快捷,还能更好地向学生展示教材上的知识,使自身的教学结构变得更加合理,也让学生容易理解等。因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课堂教学对语文教师来说是势在必行的

如,师在讲授《威尼斯的小艇》的时要把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课堂上师可以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并对课文内容加以归纳和总结。为了将威尼斯小的特色展现给同学们帮助同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可以通过络收有关威尼斯小船的视频料,供同学们欣赏。在过程中,使学生产生方面的感受视频本相结合,体会文表达的巧妙

7.鼓励大胆质疑与创新,锻炼阅读写作的思维

陶行知过,孩子有了表达意见的自由,尤其问的自由,他们的创造性就会得到最大的发展 学生不管多大,总还是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思维能力还是不够完善的产生问题是他们最正常的想象之一提出意义的问题,能提高他们的能力,对他们的阅读写作起到促进作用阅读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疑问,这说明学生的思考能力很强问题是进步的先决条件当他们在思考和判断的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积极帮助他们的语气向他们解释不明白内容,引导他们解决的法,给他们发展空间,同时要重视他们对文学知识的积累,让他们在写作候,能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够更详细的描述重点更好的运用汇,让句子更通顺,让他们的文章更完美,让他们在质疑思考中锻炼他们的阅读能力。而促使学生在探索与追求中不断发现与创新。

8.精心布置作业

新课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传统的教学式,尽可能堂上完成作业在课堂上及时解答学生反的问题,强对学生作业的导,提高课堂利用率。课本中的知识体系,按照学生的学习况,认真地安排与他们的学习水平相适应的作业,在安排作业时,注意“精”,只注重数量而不注重质量的思维方式。作业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不是文字作业,还可以是口头语言表达作业。作业的难度要有梯度性,不能太难,作业难度大,容易磋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能简单,不然就会影响到学生自身的潜发挥。例,在教学生不能给学生布置机械地抄写作业,应选择一些关联性词利用这些词汇进行训练。写句子训练,既可以对有关的字形进行练习又可以帮助学生在特定下,掌握词义,还可以锻炼他们的语感,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9.创设开放式课堂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较强的求知欲,但是在学习上也存在较大的困难——难以集中注意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学生的好奇心为出发点,构建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听讲的注意力。其中,教学方法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应根据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首先,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让学生主动进入课堂;小学生没有应试教育的观念,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是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的。而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只有把学生带进课堂的学习氛围中,才能为后续的教学开展提供保证,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权,明确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以自己学习为主,以教师、家长为主。

如,在《将相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自由地阅读课本上的故事内容,把学生带进课堂,这是激发学生兴趣的第一步。其次,在学生理解了文本故事之后,继续向学生提问:“为何蔺相如见到廉颇后要避而远之,这个故事又给我们讲了什么道理呢?”这是激发兴趣的第二步,用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这两步,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营造出一个开放的课堂环境。在教师提问、学生思考的过程中,课堂教学效率也能得到提高。

 

结语

总之,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师要怀揣着一颗育人的匠心,树立正确的教育念,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心,在新课改的指引下顺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教学方案进行改革和优化更加系统化、精细化的教学策略,提升高年级的语文教学效率促进小学课堂素质教育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联胜.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20(36):105.

[2] 王凤.探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合作[J].中国校外教育,2020(36):139.

[3] 刘碧霞.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 2019(36):222-222.

[4] 蔡凌燕.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构建与运用[J].名师在线,2019(07):74-75.

[5] 张明.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构建与运用[J].学周刊,2020(27):121-12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