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趣味教学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杨平

崇仁县白路乡中心小学344201

摘要

正如谚语所云,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普遍不高从而导致数学课堂质量难以提升,这是一件非常令人头痛的事情。寻根究底,是因为一所学校的教育问题必然会受到许多地方的环境和其他的因素的影响,诸多来自内外部的因素导致小学生丧失了数学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就会催生出许多“学困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有效的手段来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以构建兴趣课堂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由此真正实现数学课程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生积极性;兴趣课堂

正文

前言

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小学的数学教育难以实现大的突破,一方面,数学学科本身具备较强抽象性、逻辑性,而小学生的认知视野相对较窄,导致其对数学学习的渴望也比较低;另一方面,教师、家长甚至学生自身应试教育思想的固化,其对应试分数过于看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学习兴趣、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的提升。此外,由于小学阶段整体教研氛围较其他教育教学阶段较为寡淡,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而如何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则成了一个问题

一、结合现实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又将回到生活,只有能够实际应用于生活的数学知识,才算得上真正有意义的。通过对相关的调查发现,如果在数学教学中,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紧密,那么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就越高。所以,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把枯燥的数学和生动的人生经历结合在一起,使他们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一些小学课本上的一些东西,学生并不熟悉,有些甚至连听说都没有听说过,这对学生的学习很不利。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中,要善于灵活运用,把数学课本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材料确切融入到数学的教学之中。

如,在数据收集整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本课时基本内容及教学大纲,指导学生全面掌握收集、记录、整理数据的学习方法,并初步掌握数据的使用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数据统计能力和自我分析能力。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扩展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利用区域内特有的事物为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教学计划,使他们的学习方法和方向得到有效扩展。在这一阶段,教学内容的选取既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对探究学习的兴趣。如,城镇地区的教师可引导学生针对社区居住人员进行调查,对小区周边的路灯、垃圾桶等配备量进行统计;农村地区的教师则可引导学生统计自己家周围种植有什么作物,诸如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等,每类作物又种植有多大面积的土地……以此实现对生活事物的统计整理。这种贴切于生活实际的数学学习可使学生在感受到一种亲切感,从而对教学活动的参与更为积极,并且认识到了数学这门学科学以致用的实际意义。

二、创设趣味情境

小学生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玩耍、娱乐是其天性,而欲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也离不开游戏。为此,教师可以将故事和游戏的教学有机地结合到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如,在“人民币”相关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造出学生在集市购物的情景,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老板的角色。教师可以创造一个虚拟的交易”场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销售”与“购物”的情境模拟,并就各类蔬菜、水果等模拟出真实的价格,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购物场景中解决现实问题。这种情景创设模拟的方式既能激发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实用性的兴趣,又能加深学生们对于人民币的功能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而在角色仿真结束后,教师可取出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引导学生进行分类认识,并逐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强化师生沟通

对于数学学科来说,其知识性较为抽象,而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认知层次尚且处于初级阶段这就造成了其理解上的困难,因此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科缺乏一定兴趣,甚至会对其感到“恐惧”。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加强与学生沟通与交流,并采取家访、面谈、问卷方式,对学生实际家庭状况、学习状况等进行有效的了解,以此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在解题和家庭作业方面,也要多加注意,这样可以让学生建立自信,让不再害怕数学。或许一抹善意的笑容,一朵小小的红色花朵,就能给学生带来欢欣与鼓舞,也让学生感受到受人认可的喜悦。

其次,教师要把自己的心交给学生,通过教师和朋友的关系,让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让学生可以坦诚地说出自己的心声和困惑,这样,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关心和激励学生,帮助学生一起解决问题。另外,教师要掌握每位学生家长的联络信息,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向父母通报学生的在校情况,并透过家长的渠道,了解学生的生活、心理状态,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共同督促教育,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四、趣味游戏作业

将游戏动机、游戏思维和游戏特性作为新的元素和动力,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作业兴趣,从而提高作业的执行效果如,在“可能性”这一单元中,利用“狼人杀”这一类的卡牌游戏,便可突破传统作业囿于课堂、教室、课桌与纸笔的时空局限,让卡牌游戏成为了一种非官方的活动,可以在教室里,也可以在下午的操场上,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

1.按指定的要求,分组制作纸牌,包括“预言家”“狼人”“村民”“猎人”“女巫”等诸多角色。

1)玩家必定可以抽到“预言家”。

2)“狼人”“村民”“猎人”三者都有可能抽到,但“狼人”的概率最大。

3)抽到“村民”的可能性是“女巫”的2倍。

4)“狼人”“村民”“猎人”三者具备同等可能性。

 

图片1.png 

 

 

 

2.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制作卡片,自己开始游戏。

通过设置不同的难度,使学生在游戏中领悟到“可能性”这个概念,并在有趣的、有挑战性的环境中,使他们能够主动、愉快地认识到,很多随机事件的概率是可以被预测的。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欲想使其学好数学,就必须使其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这要求教师能够把握学生的生活、学习状况和其他方面特征,从而采取多种教学策略,科学消除学生的厌学态度,激发其学习热忱,从而推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邵旭强.有效课堂重在兴趣——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策略探析[J].学周刊,2022(8):115-116.

[2]张丽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有效合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探析[J].学周刊,2022(19):44-46.

[3]朱桂萍.提高低年级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分析[J].教育界,2022(11):53-5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