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减背景下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策略探究
摘要
关键词
双减;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正文
前言
“双减”政策的全面落实这个角度来看,有必要对当前班级管理工作进行优化,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创新型管理方式,使每一位班主任都能够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成长导师,不断提升班级管理水平和实际效果。
1农村小学班主任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1.1班级留守学生多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学生家长考虑到经济问题和生存问题,会将孩子留在家乡,自己选择外出务工;还有部分家长一直在外地工作,因各种原因无法将孩子带在身边,等孩子到上学年纪后,会无奈地将孩子送回家乡学习。此时,无论是因为何种原因被留在家乡的孩子,大多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成为留守学生。从相关调查中了解到,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学生的数量还在持续增加。农村小学班主任在管理时,许多工作需要与学生家长沟通,比如作业的完成情况、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情况、每日阅读打卡开展情况以及劳动、德育、体育等方面的教育问题,但因为学生家长在外地,沟通时不仅存在地域限制,更存在时间差,从而导致家校沟通不畅,班主任管理工作开展不顺。
1.2学生学习习惯不好
因目前农村小学班级中留守学生数量较多,这部分留守学生多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而祖父母对孙辈常有溺爱心理,尤其是父母不在身边时,溺爱表现更加明显,导致还未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更难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学习习惯不好的问题比较突出。虽然农村小学班主任针对班级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采取了多种方法,如一带一影响法、榜样教育法,但都难以长久起效,学生很难保持长久且正确的学习习惯。根本原因有二,其一是学生自身原因。学生因年龄小,还未定性,很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当班级中或者身边有不正确学习习惯存在时,其会受到影响,此时因后续学习习惯持续养成教育未跟进或者起效较慢,会使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效果不佳。其二是班级留守学生较多,这部分学生在回归家庭后,因没有家长的有效督促,其会将在校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放下,自由散漫地对待学习,此时祖父母又过于溺爱,导致学习习惯养成教育难以起效。总之,农村小学班主任在管理时因学生学习习惯不好而导致管理效果不佳的情况时有发生,教育难度无形中加大了。
2农村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
2.1关爱学生,与学生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
研究农村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需要立足学生根本进行,因为一切教学管理工作都是为了学生服务,都是为了教育。所以,关爱学生,与学生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是一切班级管理工作开展的根本与前提。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第一人,关爱学生更是其天职。通常情况下,提到管理,会使人下意识地认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是对立关系,从而导致管理工作开展受诸多限制。但实际上,在小学班级管理中,作为管理者的班主任与作为被管理者的学生之间应建立和谐友好的关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共同进步。要想与学生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小学班主任要关爱学生,用心做一个班级管理者。例如,农村小学班级中都有一定数量的留守学生,这部分学生与班级其他家庭氛围和谐的学生有一定区别,从参与班级各种活动的表现就可以看出,留守学生的表现要稍差于其他学生,这部分学生也更容易与班主任在管理中发生冲突和矛盾。基于此,农村小学班主任需重视一视同仁进行班级管理,同时要及时有效地解决班级中已经发生的矛盾、冲突,并在解决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与爱护,感受到班主任的耐心与真诚,从而主动敞开心扉,表达心中所想、所愿。此外,班主任也需重视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主动关心学生,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及时给予有困难的学生关心和帮助,及时给予情绪波动大的学生安抚和开导。总之,关爱学生,与学生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是农村小学管理工作开展的关键,需引起重视。
2.2优选班干,借助班干力量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农村小学班主任要从班级内部着手,通过优选班干,借助班干力量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班主任与班级学生建立友好关系是班级管理的前提,优选班干,借助班干力量辅助管理则是关键。学生之间建立友爱关系,是班集体和谐的基础保障,要想借助班干力量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就需要班主任全面了解班级学生,同时采取民主的班干选拔策略,精选班干,培育班干。例如,农村小学班主任要全面了解与分析班级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深刻认知班干在班级管理中起到的作用后,鼓励学生参与班干竞选,对一些具有班干能力和精神的学生,班主任可采取单独鼓励方式,推动学生主动参加班干竞选,成为班主任班级管理小助手。班干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先驱力量,班干的能力与态度至关重要,所以班主任还需重视对班干进行综合培训和鼓励教育,使其明确自身班干责任和义务,主动帮助班主任落实班级管理工作任务,主动关心学生,主动向班主任汇报班级管理情况。比如,期中考试后,班级中的部分学生因成绩不理想而出现消极情绪,此时班干会先于班主任了解这一情况,班干可先借助自身力量开导这部分学生,并以自身为例,分享学习方法,阐述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并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多关心、多帮助他们,直至这部分学生放下心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若班干通过自身力量没有解决问题,就要及时与班主任沟通,寻求班主任帮助,有效解决问题。总之,优选班干,借助班干力量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是农村小学管理工作开展的有效助力,需有效实施。
2.3家校共育,主动与学生家长做好管理教育
农村小学班主任要持续落实家校共育任务,主动与学生家长沟通,做好班级管理教育工作。家校共育应以生为本,强调为学生打造一条龙教育服务。针对农村小学教育,家校共育可起到的教育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要想落实家校共育,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就需要农村小学班主任主动学习更先进的沟通方式,主动与学生家长建立沟通关系。
结语
综上所述,班级管理质量直接影响班级学生学习质量,班风、学风建设都至关重要,需深入探究小学班级管理策略,助力小学生在有效的班级管理中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许玲赟.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优化策略[J].新课程研究,2022(02).[2]朱利营.新时代农村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现状分析和策略[J].天津教育,202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