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危机的表现及干预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史慧心

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委会 102208

摘要

青少年阶段是心理和生理发育一步一步从稚嫩过渡到成熟的重要时期,心理和生理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目前的教育状况来看,青少年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为心理危机而导致的学生自杀事件时常发生,学校的心理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切实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危机防范和干预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动地探究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特点和规律,就是与青少年的心灵对话,将此环节落实到教育环节中,既能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又是实现校园安全的一道屏障。


关键词

青少年;心理危机;表现;干预策略

正文


一、青少年心理危机的具体表现

(一)自杀危机

近几年来,学生自杀的数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并且具有很强的低龄化的特征自杀是一种严重危害到学生生命安全的问题。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有相当数量的青少年有可能有自杀的风险。从整体上来看,学生的自杀行为是由自杀心理引起的,但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自杀行为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有关:首先是家庭的原因。家庭不和谐,长时间得不到关注,或是受到了暴力,这些学生对生活缺乏自信,因此,在受到重大打击时,他们的心理崩溃,从而导致了他们的自杀。其次是一个人的性格有些性格比较孤僻、胆小的学生,他们在生活中感受不到任何的快乐,当他们对生活没有期待时,他们的自杀心理也会越来越强烈。

(二)焦虑危机

在学习压力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影响下,青少年很容易出现焦虑的情况。比如,有些学生对学习上的问题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过于担忧,从而导致了学生的焦虑危机。有些学生性格上比较喜欢较真,对挫折比较重视,当遇到问题时,很容易产生焦虑。出现焦虑危机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在焦虑的情绪下,学生做事情时不能集中精力,做事情的效率更低。当期望的效果没有实现时,们就会变得更焦躁。简单来说,就是一种焦虑,一种恶性循环。二是焦虑会让学生在各种情况下失去控制,这对身心发展是非常有害的。

(三)突发事件引起的心理危机

青少年在面临突发事件的时候,比如亲人突然去世、家庭危机(家人破产或者失业、生病、父母离婚等)、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性侵意外怀孕等这些突如其来的事件,会使他们所面临的心理危机更加严重。人生中很多事情是不可预知的,是突然降临的,它会给学生带来失落或悲伤。这个时候,学生往往缺乏安全感,最需要陪伴,需要对他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和帮助

二、青少年心理危机的有效干预

(一)进行心理急救,消除消极情绪,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心理急救指的是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一个阶段,它能够有效地控制早期应激反应,让受到心理问题困扰的学生在第一时间得到心理支持。根据 WHO的指南:“心理急救不是让当事人去梳理和分析发生的事情,施救者在关注当事人基本需求的同时,主要是耐心倾听,为对方提供所需的信息和实际帮助,让对方感到平静,觉得自己还能在身心上得到家人和社会的支持,觉得自己对自己的生活还有掌控能力。”  

教师可以从问题疏导、心理疏导、后期巡查三个角度入手,帮助学生积极解决心理危机,消除他们在心理危机期间的焦虑心理。在“疏导”环节中,教师要从家庭、学校和个人三个方面对造成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梳理,达到“对症下药”的目的在心理疏导活动中,教师应该在发现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之后,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干预策略,引导学生重新评价自己,客观评价生活,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以家庭因素造成的心理危机为例,教师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家庭环境,要求学生的家长承担起教育学生的责任,帮助学生重新认识父母的爱。教师可以通过谈话、在线交流等方式,帮助学生敞开心扉,引导他们树立起健康的心态,完成对心理危机的观念修正在疏导工作完成后,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后期管理,培养学生接受失败、承受挫折的能力,逐步锻炼其自立自强意识,使其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缓解危机状态,解决心理危机事件。除此之外,师生建立起信任和良好的沟通关系,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加强心理建设,增强适应身心压力的能力

“心理建设的目标,就是让人从不能接受的状态,变成平静的状态。”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必须去面对的,从不敢面对到敢于面对,这需要一系列的心理建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青少年的认知是在不断探索和求证中逐渐建立起来的,有些认知是在不断试错中去理解和感知的,目前大多数的教育模式都是鼓励学生去争取成功,却没有教会他们如何去面对挫折和失败。面对频发的青少年心理危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要深刻反思,努力去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让孩子们明白,有成功就有失败,失败了还可以从头再来。只有加强心理建设,才能真正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应激能力,彻底解决心理危机。

(三)家校社会三位一体,重新树立对未来生活信心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青少年成长的“三驾马车”,它们缺一不可。对心理危机进行干预,以真心之爱为出发点,以三方同步为最终解决问题的方法。家庭的关爱是无微不至的,学校的教育是科学有序的,社会的帮助是广泛的,青少年的身心都在成长,总会经历一些风风雨雨。家长学校社会三驾马车要齐心协力,帮助孩子重拾信心,让他们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迎接更好明天的过程

结语

青少年心理危机不仅会影响到学业成绩,会影响到将来的健康成长,严重的还会造成自我伤害和社会伤害。因此,一旦发现青少年有心理危机有可能发生,就要及时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救助。通过学校的心理咨询服务和家庭的相关帮助,如果无法解决学生的心理危机,要及时转介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只有及时有效地对青少年心理危机进行干预,才能确保他们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田晶.青少年心理危机的特征、原因及干预机制的建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1,3708:63-6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