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与护理教育有效融合的策略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裴丽丽

铁岭卫生职业学院 112008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课程思政与护理教育有效融合的策略。通过深入研究课程思政和护理教育的内涵,本文提出了三个有效融合的策略,即建立关联性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以及培养学生思政素养。这些策略将有助于促进护理教育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党性修养和担当精神的护理专业人才。


关键词

课程思政;护理教育;关联教学

正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护理教育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护理人员,更要求他们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而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学科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政治素养。因此,将课程思政与护理教育有效融合,对于提升护理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1.课程思政和护理教育的内涵

课程思政是指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针对性的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品质和思想道德素养,以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护理教育是指为了培养合格的护理人员,通过系统的教育和培训,传授护理知识、技能和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内容。护理教育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护理基础知识: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医学基础知识,以及与护理实践密切相关的护理学理论知识。②护理技术与技能:培养学生具备护理操作技术和技能,如输液、换药、护理评估等,以便能够有效地进行护理实践。③护理伦理与职业道德:教育学生遵守护理伦理规范,尊重患者隐私和人权,保护患者利益,并培养正确的职业道德。④护理管理与沟通:培养学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备良好的护理管理能力,包括护理计划制定、团队合作、沟通能力等。⑤护理研究与创新: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推动护理学科的发展和创新。通过以上内容的培养,护理教育旨在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具备良好的伦理道德素养,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奠定基础。

2.课程思政与护理教育有效融合的策略

2.1建立关联性教学模式

建立关联性教学模式是将课程思政与护理教育有效融合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在护理课堂上引入案例分析、伦理道德讨论等形式,将思政教育与护理学科知识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在一些护理课程中引进相关的思政元素,例如,在教授护理技术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工作中遵守职业道德和伦理规范,如何维护患者的隐私权和人权等问题;在教授疾病护理的同时,引导学生认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疾病观念和护理需求,从而加深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和尊重[1]。此外,可以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探讨和讨论,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护理知识的同时,认识到护理职业的社会责任和伦理道德要求,从而培养他们的思政素养,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综合素质。这样的关联性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促进课程思政与护理教育的有效融合,而且可使学生从中受益,以更好地为社会健康事业作出贡献。

2.2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是将课程思政与护理教育融合的关键策略之一。通过临床实习、模拟演练等方式,使学生能够亲身接触和解决实际护理问题,并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思政素养。在临床实习环节,学生可以进入医疗机构与患者面对面接触,参与护理实践工作。这种亲身经历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护理职业的重要性,同时也感受到自己作为护士的责任和使命。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涉及伦理、道德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的问题。例如,在处理病患隐私权、知情同意和护理决策等方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探讨和思考相关的伦理、社会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2]。此外,模拟演练是另一个有效的实践教学手段。通过模拟真实情境,学生可以在安全环境下进行护理操作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训练。在模拟演练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伦理和道德困境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例如,如何平衡患者权益和医疗资源分配,在面对护理决策时如何权衡利弊等等。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思考伦理和社会影响因素的能力,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思政素养。通过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护理教育不仅能够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实际操作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思政素养,提高他们解决实际护理问题时的伦理、道德水平,以及对社会影响的认识。

2.3教师角色定位

在护理教育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政素养和专业素养,并能够将思政教育与护理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他们应该秉持高尚的道德标准和职业操守,注重个人修养,时刻保持良好的职业形象。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教师能够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引导他们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其次,教师要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他们应该善于引导学生思考伦理、社会影响等方面的问题,并提供相关的知识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培养他们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同时,通过教育方式的灵活运用,如讨论课、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思想活力,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最后,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他们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倾听学生的声音和关切,为学生提供积极的指导和支持。教师可以通过定期的心理辅导、个别的谈话等方式,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健康,并及时引导他们解决困惑和问题。

3.结束语

本文通过分析课程思政和护理教育的内涵和特点,提出了建立关联性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以及培养学生思政素养三个策略,旨在推动课程思政与护理教育的有效融合。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可以使护理教育更加贴近实际需求,培养出拥有专业技能和高尚品德的护理人才,为社会的健康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未来,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对护理专业的思政教育,为培养更多优秀护理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晓丽,白燕,张永爱.新时代护理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现状及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22(10):141-142.

[2]郑佳映,陆思雯.基于学生本位的护理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效果[J].全科护理,2023,21(03):416-41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