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护理在提高聋哑患者白内障手术沟通满意度中的应用
摘要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白内障;围手术期
正文
白内障是临床眼科常见疾病,且好发于中老年群体。据相关研究表明,白内障发病率与患者年龄存在密切联系,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1]。临床数据表明,白内障形成影响因素较多,常见有代谢异常、局部营养存在障碍等[2]。一般患者发病后主要症状表现为视力进行性减退、出现不同程度眩光感等[3]。目前临床对白内障患者治疗方式多以手术为主。但因部分患者对白内障疾病发病机制等了解不清晰,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焦虑、担忧等不良心理状态,从而容易影响视力治疗效果。本文就围绕临床护理路径白内障,围手术期展开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我院90例聋哑白内障患者,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5例。纳入标准:①两组患者无其他眼部疾病,也无心脏病等其他严重疾病;②两组患者无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类相关疾病;③两组患者均无语言、肢体、凝血等障碍;④平均年龄(63.42±6.51)岁;⑤一般资料对比后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
1.2.2观察组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具体内容如下:(1)组建护理小组:为确保患者能够接受到更加优质的护理,提升其治疗效果,科室相关负责人需要依据科室的实际情况等,制定临床护理干预小组,让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并通过对应考核选取小组成员。选取好小组成员之后,科室负责人还需要组织小组成员参与对应的培训,以提升其工作能力,让患者能够得到更加优质的护理。之后,小组长需要组织小组成员收集、分析观察组患者各项资料,以全方位了解患者情况。同时,小组长还需要组织小组成员收集、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并与科室医生等,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对应的护理方案、临床护理路径表格等,以保证各项护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另外,在护理过程中最好不要修改护理方案,若出现异常情况,小组长就需要组织相关人员适当调整护理方案,让患者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护理服务。(2)非语言沟通交流:①以图卡片为载体做实时交流。护理人员会根据患者病情特点、身体状态、过往病史、性格特点等,分析患者的主要需求,然后制作对应的图文并茂的卡片,如:话题板、沟通书、选择板等,用图卡片开启选择训练,让患者点头、摇头来示意确认与拒绝,以常用的动作卡片指认进行需求表达,以情绪图卡指认表示心情等,以此迅速掌握患者具体需求,从而给出合理的答案和处理解决方案。②手势语交流。通过手势交流,护理人员根据患者手势去分析患者需求,比如:患者用手指杯子表示“想喝水”,用手指枕头表示“想休息”等,从而快速给予医疗护理等方面服务反馈,使患者的需求可以尽快得到满足。③以智能网络平台为载体交流。通过智能手机软件,微信,QQ或者电子写字板,直接和言语沟通障碍患者进行非语言交流,让患者将自己意愿和合理需求通过微信、QQ、电子写字板书写记录,护理人员按照写字板要求去开展后续服务工作。④按键按铃交流。按键按铃交流是非语言交流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按键按铃本身便是一种提示,可以及时呼唤护理人员,尤其重症监护室患者,身体状态普遍比较虚弱,简单的拍床、呼救甚至都难以实现,此时护理人员便可在其床边配备电子按钮或者金属摇铃,患者有事、有需求时,只需轻轻按下电子按钮,或者轻触金属摇铃,便可迅速呼唤护理人员前来。⑤体态神情交流。非语言交流方法中的体态神情交流则十分多样,其包含了目光眼神、口型唇语、面部情绪、手势头势等。体态神情交流适用于所有患者,比如护理人员适当用眼神给予患者鼓励,稳定患者情绪,使之可以主动配合护理人员完成相应医疗工作。⑥基于电脑、平板电脑以及手机等沟通软件与装置扩大交流,沟通软件安装于电脑或平板上,可设计为言语沟通障碍者传递信息的动态版面程序,可合成电子语音、有丰富的沟通主题和词汇供选择,同时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操作,如触摸、开关、鼠标、操纵杆等。(3)术中护理:护理人员需要严格依照手术流程做好灭菌等工作,并积极配合医生的各项操作。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各项指标数据的变化情况,在发现异常的数据信息之后,需要立刻告知给医生,让其能够立刻进行处理,以保证患者的安全。(4)术后护理:护理人员需要严格依照术后医嘱开展各项工作,定时检查、记录、分析患者各项指标数据,保证医生能够掌握患者术后情况。待其各项指标趋于平稳之后,就可以对其进行眼部护理,让患者能够重视,并做好眼部卫生的保持,以降低其微生物感染几率,进而有效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另外,为提升患者的恢复速率,还需要指导其饮食,让其身体能够接受到充足营养的同时,减少对其眼部的刺激。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需要严格控制其药物的使用,让其能够依照医生的要求使用各类眼药水,继而提升其治疗效果。
1.3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22.0软件开展检验,检验项目以计量和计数两项内容为主,计量数据通过T值进行检验,并以(均数±标准差)形式展现,计数数据通过X²进行检验,并通过百分比形式表达,P值低于0.05代表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住院情况对比
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表1:住院情况对比(`x±s)
组别 | n | 住院时间 | 住院满意度 |
对照组 | 45 | 7.03±1.42 | 91.41±3.95 |
观察组 | 45 | 5.91±0.80 | 96.81±1.49 |
t | - | 5.579 | 10.381 |
P | - | <0.05 | <0.05 |
2.2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表2: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组别 | n | 角膜水肿 | 虹膜炎 | 眼压增高 | 前房积血 | 发生率 |
对照组 | 45 | 4(8.89%) | 1(2.22%) | 1(2.22%) | 2(4.45%) | 8(17.78%) |
观察组 | 45 | 2(4.45%) | 1(2.22%) | 0 | 0 | 3(6.67%) |
X² | - | - | - | - | - | 5.232 |
P | - | - | - | - | - | <0.05 |
3 讨论
随着国民生活质量的逐步提升,糖尿病等代谢疾病的较高的发生几率,我国聋哑白内障患者人数不断增多,而在局部营养障碍、高度近视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此类疾病有逐渐向低龄化的趋势[4]。而在疾病早期,患者只会出现视物模糊等症状,不会对其生活产生较大影响。所以很多患者都不会意识到自身眼睛出现问题,认为自己只是老花眼,或者是疲劳所导致的视物模糊。而当晶状体浑浊程度逐渐加重,其病情也会随之加重,并伴随着炫光等异常的感觉。若患者未接受到及时地诊断、治疗,情况严重时,患者还会出现失明,严重影响其日常的生活。而手术是治疗各类白内障的主要方式。并且,随着现代科技及医学的发展[5]。手术治疗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其适用范围也得到扩张,让更多的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但是,治疗之后,患者也容易出现各类并发症,严重影响其治疗效果。为此,护理人员须对其实施积极的护理[6]。白内障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也是导致人们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不便[7]。患者在患病之后,也会因视力持续下降等因素的影响,出现较为负面的情绪,对其治疗产生影响[8]。因此,在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时,护理人员需对其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以促使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各项工作[9]。
此次研究发现,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显著,不仅能够让患者知晓自身疾病知识、相关注意事项等,还能舒缓其情绪,提升其信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各项工作,使患者得到更加有效的治疗,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缩短其康复时间,缓解经济状况较差患者的压力等,进而使其后期生活得到明显改善,提升患者满意度,因此此类护理模式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会英,吴庆珠,吴燕,等.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与临床护理路径相结合的综合诊疗模式在产科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36(21):1644-1647.
[2] 余毅宏,张明珠. 产科临床护理路径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 糖尿病新世界,2021,24(2):120-123.
[3] 罗建英. 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 黑龙江中医药,2021,50(3):315-316.
[4] 付丹丹. 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 黑龙江中医药,2020,49(6):209-210.
[5]张立群.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1,53(09):1141-1142.
[6]肖艳,肖冰,邱小玲.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性聋哑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1,28(06):146-148.
[7]李美英,吴惠如,吴赛,蔡秀奇.眼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性聋哑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视力恢复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2020,33(06):1464-1466.
[8]利娇.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性聋哑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9):5532-5533.
[9]张睿.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聋哑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4):273-274+2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