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卫生院综合性护理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效果研究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敖金美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盘关镇卫生院 贵州省 六盘水市 553533

摘要

目的:分析基层卫生院综合性护理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某基层卫生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6例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变化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社会功能、精神状态、生活功能、心理状态、躯体反应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P<0.05)。结论:基层卫生院综合性护理有助于改善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良好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

基层卫生院;综合性护理;高血压

正文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遗传、不良生活习惯、肥胖等均是导致该疾病的重要因素,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可能诱发中风、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目前,尚无高血压特效治疗方案,大多数患者需长期用药,再加上科学的生活管理来维持血压稳定。但普通人群高血压患者缺乏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因而对规范用药、科学饮食的依从性不高,导致血压控制效果不理想,不仅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还对其家庭造成极大压力,影响患者正常生活[2]。基层卫生服务院是为高血压患者提供治疗与护理的重要场所,通过科学的指导可有效提升患者血压控制效果,从而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提升患者生活质量[3]。本次研究针对基层卫生院综合性护理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展开分析,旨在为基层卫生服务院高血压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参考,具体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来自某基层卫生院20221-202212月期间收治86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23例,女20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63.49±6.12岁,病程2-11年,平均病程5.48±1.36年;研究组男28例,女14例,年龄11个月-5岁,平均年龄2.46±0.58岁,病程2-12年,平均病程5.32±1.29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P0.05)。纳入标准:(1)通过临床检查明确诊断为高血压病者。(2)知晓本次研究详情,并签署同意书者。排除标准:(1)患有其他精神疾病或存在智力障碍者。(2)继发性高血压者。(3)高血压等级为3级,高危或极高危者。本院伦理会委员会已批准本次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即告知患者高血压的危害、治疗流程,强调科学用药、规范用药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为患者提供饮食指导,提醒患者定期检测血压等。

研究组采用基层卫生院综合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健康宣教:缺乏疾病知识是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较低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高血压患者健康宣教十分必要。首先进行一对一沟通,了解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了解程度,然后利用健康教育视频、健康手册、动画等为患者讲解高血压发病原因、血压控制不佳原因、长期高血压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等,提升患者对规范控制血压的重视度,提升用药依从性。(2)心理疏导:长期高血压状态会使患者产生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容易对患者疾病治疗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及时安抚与鼓励患者,让患者感受到关心与爱护,提升治疗的信心,积极接受治疗。(3)饮食指导:饮食是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关键环节,因此需了解患者营养状态,并结合患者病情程度不同给予患者合理的建议与指导。但总体上要求患者坚持清淡隐私,尽量避免食用腌制品、冷冻品及熏烤类食物。严格控制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量,高脂类食物中胆固醇含量相对较高,可能会沉淀管壁而引发血管硬化。建议患者适当增加新鲜瓜果蔬菜、杂粮食品的摄入,严格戒烟戒酒,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4)用药指导:高血压属于终身性慢性疾病,需长期用药,因此科学的用药指导对患者来说十分必要。注意与家属及患者沟通,详细告知如不规范治疗可能引起血压波动,增加心、脑、肾等器官病变风险,提升患者及家属重视程度。嘱咐患者在用药过程中不可根据自我感觉而自行增减药物使用剂量,需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然后再根据医嘱调整药物服用剂量。指导患者学习自我血压检测方式,嘱咐患者定期检测血压,并记录血压变化,如出现异常情况需及时就诊,以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②从社会功能、精神状态、生活功能、心理状态、躯体反应五个方面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每项100分,分值越高则生活质量越高;③采用本院特制的调查问卷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满分100分,总分<60为不满意,60-79分为比较满意,80-99分为满意,100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2.0软件分析,使用t表示计量资料,使用卡方和%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变化

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患者,护理前,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分别为153.93±1.49mmHg97.86±3.63mmHg,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分别为154.25±1.77mmHg96.62±3.46mmHg,护理前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t1=0.907P1=0.367t2=1.621P2=0.109P0.05;护理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分别为130.78±1.59mmHg84.77±2.32mmHg,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分别为125.19±1.84mmHg78.88±2.16mmHg,研究组护理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对比有差异t1=15.074P1=0.001t2=12.185P2=0.001P0.05

2.2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

护理前,对照组社会功能、精神状态、生活功能、心理状态、躯体反应评分分别为75.52±3.87分、74.97±3.58分、75.49±3.34分、75.12±3.56分、75.79±3.65分,研究组社会功能、精神状态、生活功能、心理状态、躯体反应评分分别为75.84±3.32分、74.43±3.78分、75.29±3.53分、75.81±3.77分、74.74±3.66分,护理前两组患者各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t1=0.412P1=0.682t2=0.680P2=0.498t3=0.270P3=0.788t4=0.873P4=0.385t5=1.332P5=0.186P0.05

护理后,对照组社会功能、精神状态、生活功能、心理状态、躯体反应评分分别为85.59±3.38分、86.34±3.29分、86.17±2.45分、85.61±3.23分、85.55±3.74分,研究组社会功能、精神状态、生活功能、心理状态、躯体反应评分分别为94.42±3.13分、94.19±3.54分、93.26±3.49分、94.18±3.42分、94.64±3.37分,护理后研究组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对比有差异t1=12.569P1=0.001t2=10.651P2=0.001t3=10.903P3=0.001t4=11.946P4=0.001t5=11.840P5=0.001P0.05

2.2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非常满意1023.26%)例、比较满意1227.91%)例、满意1534.88%)例、不满意613.95%)例,总满意度为86.05%,研究组非常满意1944.19%)例、比较满意1534.88%)例、满意716.28%)例、不满意24.65%)例,总满意度为95.3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有差异x2=8.036P=0.045P0.05

3讨论

高血压属于临床常见慢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病程较长,治愈难度较大,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极大不良影响[4]。高血压发病受年龄因素影响较大,年纪越大机体器官、组织机能随之减弱,高血压发病风险也就随之升高,因此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都是老年人。但近年来,人们生活质量显著提高,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发生变化,高油、高脂、高盐食物摄入增加,熬夜、饮酒、抽烟次数增多,导致高血压发病逐渐出现年轻化趋势,这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5]遗传因素、超重、环境因素是导致此疾病发病的重要因素,高血压分为继发性与原发性两种类型,其中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总发病率的90%-95%,可见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均为原发性高血压[6]。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大多起病较缓慢,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等,血压降低后症状会得到缓解。

高血压状态下血管壁压力较大,使得血管壁出现增厚或硬化,对血管弹性及血液流动产生影响,从而引发器官供血不足,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严重情况下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在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治疗的同时,需辅以科学的、优质的护理干预以提升血压控制效果,保障其身体健康,优化生活质量[7]但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无法根据医嘱严格用药,或者难以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导致血压控制效果并不理想,从而增加治疗难度。基层卫生院防治对改善这一现状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基层卫生院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高血压预防保健逐渐出现基层卫生院依托服务模式[8]同时,各地区基层卫生服务中心也在积极探索高血压基层卫生院防治护理管理模式。目前,多地基层卫生院已将综合性护理服务模式纳入高血压管理模式中,并取得良好效果。与常规护理服务相比,综合性护理服务更加全面、更加细致、更加规范,且整个护理过程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时刻关注患者需要,尊重患者个体差异,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以促进患者疾病恢复。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护理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与赵玉芳[9]的研究结果相似,可见综合性护理在提升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水平方面效果显著。基层卫生院综合性护理中包含健康宣教、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等多个环节,其中健康宣教可有效提升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从而增强治疗依从性;心理护理可消除患者负面情绪,增强治疗信心;饮食指导可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用药指导可规范患者用药,增强对高血压危险因素的控制提高高血压治疗效果[10]。本次研究还发现,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综合性护理更符合患者护理需要,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细致的护理服务,从而提高血压控制效果,提高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基层卫生院综合性护理有助于提升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段玉姝. 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服务的效果观察[J].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21,21(11):84-86.

[2] 陈晓燕,张雪莲. 探讨综合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 黑龙江医药,2023,36(2):476-478.

[3] 管贵芬. 基层乡镇医院临床护理原发性高血压的方法与效果[J]. 健康忠告,2021,15(34):139-140,161.

[4] 孙鑫,魏翠玲. 综合护理干预对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效果及心理状态影响分析[J]. 当代临床医刊,2022,35(1):115-116.

[5] 刘俊峰. 社区综合性护理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效果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36):121,128.

[6] 汤玉文. 综合护理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价值和措施评价[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A5):322-323.

[7] 蔡迎,叶春华. 探讨综合护理对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水平影响[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4):13,20.

[8] 李红菊.有效护理干预对乡镇卫生院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1):136-137.

[9] 赵玉芳. 基层乡镇医院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满意度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8):206-207.

[10] 李连,梁润兰.卫生院护理综合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躯体功能的影响评价[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9,41(S2):333-33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