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中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及实施策略

期刊: 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DOI: PDF下载

沈延亮 曹满举 杨晓明

潍坊市园林环卫服务中心 山东省 261021

摘要

近几年以来,由于人们对于资源过度消耗,在生产生活当中人们所产生的污染物数量与种类也在持续增加,对于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除此以外,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对于环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危害。环境监测对于在生产生活当中人们的发展有了非常大的影响。监测数据可以用于分析在环境污染当中的总体情况,为制定出污染物转化规律也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科学依据。土壤环境、水资源与大气环境是主要的监测对象,覆盖范围更广。


关键词

生态环境保护;环境监测;重要性;实施策略

正文

1导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群众的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对于环境质量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各类环境污染问题的发生已然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重点关注。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初期,经济的迅猛发展主要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前提,因此生态环境的治理工作便成了一项长期并且艰巨的任务,要想进一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应不断提升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环境监测体系,从多方面、多角度合理提升环境监测工作的整体水平。

2环境监测的概念

环境监测指的是利用监测技术对环境进行监测与分析。虽然我国的整体实力得到了大幅度发展,但是环境污染问题也日渐突出,环境问题关乎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做好环境的监测工作,为环境保护提供更多有利的支持也是十分重要的。当前我国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尽管对于一些污染现象已经进行治理,但是污染问题依旧层出不穷,往往旧的问题还未解决,新的问题已经出现。在这种情况下,不仅需要对已经被污染的资源进行净化,还需要对污染的源头进行监管,而环境监测工作则能够承担起污染源头监管的责任。环境监测可以对周围的资源进行分析测量,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更多原始的数据,相关人员也能更好地分析出污染的源头,对污染源头进行严格的控制,针对污染源头提出可行性的监测计划,做好奖罚分明的监管机制,让环境污染问题能够从源头上解决,避免更多污染现象的出现,让我国的环保工作能够实现新的发展目标。

3生态环境保护中环境监测的重要性

首先,为环境保护提供有力依据,由于不同地区环境情况会存在一定差异,并且引发环境问题的原因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时,就要通过环境监测对这些信息数据进行精准获取,并为环境保护工作有效开展提供有力参考依据,在助力所在地区环境问题更有针对性解决的同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目标也能更快更好达成;其次,促进环境质量科学评价,环境质量评价也是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好该项工作可以对所在地区整体环境状况有一个细致了解,并透过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对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加以关注和妥善处理,整个过程中加强环境监测工作,就可以为环境质量评价提供更多需要数据信息,并保证环境质量评价科学性、全面性和有效性,进而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更加顺利、深入推进;最后,实现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环境问题的出现,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紧密联系,特别是在大气污染方面,引发原因与工厂生产排放废气、汽车数量急剧增多、森林植被不断减少等密切相关,这时候大力开展环境监测工作,就可以对出现的污染情况进行仔细了解,并根据所得监测信息,对城市经济发展进行统筹分析和科学规划,并将生态环境保护有效融入到其中,以形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4我国环境监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1环境监测标准更新不及时

我国现有的环境监测标准更新速度较为缓慢,难以有效制约污染排放,而且无法全面保护环境。在制定出环境监测标准之际,缺乏对于地区差异性问题的考虑,未曾重视经济发展水准,并且未融入环境治理技术,导致了后期实施的过程之中执行效果非常差。此外,个别监测的方法通常应用到实验室手工的监测技术,导致监测过程极其繁琐,而且耗费大量时间,数据实效性有待考察,极有可能在实验过程中导致“二次污染。

4.2设备技术较为落后

开展环境监测工作需要运用到许多设备和技术,并且设备、技术的先进性水平,也会对实际工作效率与质量带来极大影响,而现阶段开展环境监测工作,所采用设备、技术还比较落后,不仅无法保障环境监测所得数据资料精准性,还会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产生严重影响。

4.3共享数据平台普及度不足

从国家层面进行分析,并且未实时公开生态环境的监测数据,个别省级的环境保护部门所公布出的环境监测数量少之又少,这样便导致了县级环境保护中的部门也越来越不重视其公布环境监测的数据。此外,每一级环保部门与有关单位在建设环境监测的平台以及管理的平台之时投入的财力以及人力也明显不足,无法高效整合数据信息,部门与部门之间难以形成合力,欠缺配合度。

5生态环境保护中环境监测的实施策略

5.1合理制定监测管理体系

相应人员应根据环境保护以及环境监测的相关法律法规,并根据当地的实时状况,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环境监测管理体系。相关人员应对当地区域的环境保护情况、受污染程度、污染分布区域等细节进行全面分析,并制定符合当地区域的环境质量监测制度以及电子信息数据库,再通过二者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环境监测系统管理制度,合理划分各个环节的具体内容以及范围。并通过责任制的方式,将环境监测管理的细节落实在具体工作中。若发生相应问题时,可以根据工作情况合理确定责任。与此同时,还需要根据监测技术的发展以及监测系统的运用程度,建立更加完善的绩效考评制度,合理考评监测人员的工作细节。除此之外,部分单位监测管理监督制度并不完善,因此,可以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成立监测管理监督部门,并在储备人才中成立专门的监测管理监督小组,并对相关人员的工作环境进行系统考核,也可以与相应的监测、监管机构通力合作,派遣高水平、高素质人员负责各个流程的监督管理工作,唯有如此,才能进一步保证各个环节的环境监管工作能够充分满足相关标准。

5.2明确工作内容

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接受任务、现场调查、优化布点、样品采集、分析测试、收集资料、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涉及到的环境监测对象主要有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污染组分等,由于环境监测具有综合性、连续性、追踪性等特征,要保证最终监测结果准确性,就要对环境监测工作内容及实施流程进行细致了解和严格把控,只有这样才能推进环境监测工作有条不紊进行,所得监测数据结果也能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力支持。实践中,需要对环境监测工作内容进行细致梳理,并对监测工作实施流程进行准确掌握,以为环境监测工作有效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实际操作也能做到心中有数。与此同时,紧紧围绕环境监测工作内容、主要目标、具体操作步骤等,对相应工作规章制度进行建立和完善,执行时还可以将责任制度、奖惩机制等融入其中,可以指导环境监测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要求进行规范性作业,有效防止环节漏失、操作错误等问题发生,并保证最终环境监测所得信息数据质量,进而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效开展提供有力数据信息支持,相应工作目标也能更好达成。

5.3引入先进环境监测技术

若想顺利完成环境监测工作,则应得到专业环境监测技术的支持。所以,就要求环境监测人员充分明确环境监测对象,结合具体情况,考虑污染程度,分析其是否受自然因素影响,或者受人为因素影响,结合相关性质归类,促使监测人员联系个人工作案例及经验,科学选择监测技术。比如,可以应用“分光光度法”以及“比重法”来监测环境,也可以结合化学技术以及物理技术全面监测空气质量,分析空气的主要成分。为了促使专业的人员充分了解到空气污染的程度以及现实的状况,可以通过DOAS环境监测技术,掌握环境污染信息,结合实际状况作出有效的环境保护规划。由于遭受到生态环境污染的影响,个别的群落以及生物的物种发生了改变,所以便可以应用到PCR技术监测到生物群落以及自然的环境。为了充分了解到土壤当中生物的结构以及污染的程度,可以使用DGGE方法提取到样品的DNA,展开系统性分析及测定。最后,需要专业的部门重视应用信息化的技术,关注环境的监测与新成果,及时引入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以及污水污染监测系统,保障环境监测自动性及精准性。

5.4提升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以及综合素养

相关部门应从多方面、多角度进一步提升监测人员的业务水平以及综合素养,同时也要根据实时情况制定针对性较强的环境监测以及生态环境保护训练课程,积极引导从事监测工作的相关人员主动参与到课程中。其次,还应保证从事环境监测工作的相关人员了解并掌握关于环境监测的信息技术以及理论知识,积极引导相应的技术人员正确认知有关环境监测的法律法规以及管理学等各类内容,从多方面、多角度合理提升环境监测人员的业务水平以及综合素养。与此同时,还可以从外界聘请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定期到单位内部开展相应的主题讲座以及讨论会,促使监测人员了解自身业务水平以及综合素养的不足之处,并根据自身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具体分析,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应急措施以及相应方案。唯有如此,才能够进一步提升环境监测人员的业务水平以及综合素养,从各个方面提升监测人员的临场应变能力,从而为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结束语

总之,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可以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力依据与科学指导,并更好达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目标。实践中要取得这一理想效果,除了要深化对环境监测重要性认识以外,还要做好明确工作内容、加强技术创新、构建监测网络等工作,以提高环境监测工作效率与质量,涉及到的各类环境问题也能得到有效防范和治理。

参考文献:

[1]王正芳,赵兵,柴文波,胡建利,蒋旭瑶.基于生态环境保护中环境监测管理的实践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1(05):68-69.

[2]班惠昭.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措施[J].山西化工,2021,41(03):221-223.

[3]王真.浅谈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1(07):69-70.

[4]张翠忠.试论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12):26-27.

[5]梁红霞.生态环境保护中环境监测的作用及措施[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07):78.

 


...


阅读全文